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
2023(35)
2022(30)
2021(33)
2020(29)
2019(44)
2018(32)
2017(103)
2016(51)
2015(58)
2014(63)
2013(65)
2012(79)
2011(59)
2010(63)
2009(52)
2008(59)
2007(52)
2006(41)
2005(38)
作者
(194)
(177)
(157)
(155)
(103)
(91)
(73)
(72)
(71)
(71)
(68)
(64)
(62)
(61)
(58)
(58)
(56)
(53)
(52)
(52)
(52)
(48)
(44)
(42)
(42)
(40)
(39)
(39)
(38)
(36)
学科
(263)
经济(263)
环境(251)
土地(203)
生态(194)
(193)
管理(188)
资源(165)
经济学(135)
(99)
(83)
系统(77)
城市(76)
生态系(74)
生态系统(74)
(71)
开发(68)
(65)
利用(64)
环境规划(62)
规划(62)
区域(54)
(54)
地方(53)
(51)
生态环境(51)
区域环境(50)
建设(50)
城市经济(47)
方法(47)
机构
大学(839)
学院(835)
研究(385)
科学(335)
中国(307)
(271)
资源(264)
(260)
管理(252)
农业(229)
理学(226)
业大(222)
理学院(219)
环境(217)
(211)
管理学(208)
管理学院(207)
研究所(206)
(202)
经济(194)
师范(182)
(182)
农业大学(175)
地理(174)
(174)
北京(159)
科学院(158)
师范大学(157)
(151)
(148)
基金
项目(636)
科学(496)
基金(473)
(447)
国家(445)
研究(384)
科学基金(362)
自然(292)
基金项目(285)
自然科(280)
自然科学(280)
自然科学基金(273)
(246)
(222)
社会(212)
社会科(203)
社会科学(203)
编号(180)
科技(159)
计划(159)
重点(158)
教育(142)
资助(139)
(139)
科研(134)
课题(132)
中国(123)
生态(122)
(121)
资源(113)
期刊
(340)
经济(340)
资源(279)
中国(264)
科学(205)
(180)
学报(172)
研究(159)
农业(147)
国土(126)
土地(108)
生态(99)
(98)
环境(89)
(82)
大学(80)
自然(72)
学学(70)
(68)
(66)
图书(66)
自然资源(66)
地理(60)
中国农业(58)
江流(57)
流域(57)
长江(57)
长江流域(57)
城市(53)
书馆(52)
共检索到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晓兵  
《建议》明确提出,要破解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亮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观、关系处理及目标实现上都具有内在一致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曙光  李雪亮  
西部金融生态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优化金融生态,将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并打通资金融通渠道,同时产生外部效应,调整金融资源在传统资源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配置,以驱动技术创新,加快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反过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又会促进金融生态的优化。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内蒙古金融生态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经进一步分析得出:西部整体金融生态较差,不利于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优化金融生态,加快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伦轩  孙铁成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生态中的人。因此,教育对人的价值定位要与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一起协同进化。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所赋予的"机械人"与"市场人"的人学范式定位,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语境的转换,需要教育使"人"走向以自然、社会和个体的生态性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伯飞  白冰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文章强调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方式。还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和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进步,也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之后,人类进入的新的文明样态。生态文明的出现,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事业。所以,加快发展方式变革,就是要进行广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并以创新驱动战略真正做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被明确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再次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思路已十分明确。从《意见》的要求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要协同推进。其中,绿色发展、循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云兰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制约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富民强桂、赶超跨越,又要保持和发展"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核心品牌,必须放弃传统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因此广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捷  
本文提出根据文明演化的自然逻辑和自然界对工业文明不堪重负的现状,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的主流文明。生态文明将更多着眼于满足人类的非物质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精神享受型的服务业将成为生态文明阶段的主导产业;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在生态文明阶段仍然存在,但其重要性已经远远不如工业文明时期。文章进一步分析国家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博弈选择,认为要求所有国家同步实现向生态文明转型,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但非同步转型也是一个冒险的策略,可能带来满盘皆输的结果。这种悖论造成了气候谈判的僵局。只有将减排视为对自然资本的长期投资,零和博弈才能转变为正和博弈。最后,基于中国国情,本文提出,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亚青  王栓军  
强调了低碳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正惠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明确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针对天然气市场发展中所遇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业翠  郑新奇  
核心提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的背景下,节约集约用地是提高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内涵和工作重点很有必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花楼  卓玛措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乾隆  刘鹏凌  栾敬东  杨乃琦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对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TOPSIS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综合评分,在此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结果发现:2007-2016年五大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城市群间差别较小;二者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基本协调转变,整体达到基本协调水平,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深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协调发展,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图1表2参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