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8)
- 2023(5533)
- 2022(4600)
- 2021(4322)
- 2020(3562)
- 2019(8332)
- 2018(7985)
- 2017(15165)
- 2016(8128)
- 2015(9171)
- 2014(8934)
- 2013(8668)
- 2012(8178)
- 2011(7338)
- 2010(7075)
- 2009(6451)
- 2008(6133)
- 2007(5355)
- 2006(4669)
- 2005(4218)
- 学科
- 济(33983)
- 经济(33915)
- 管理(21450)
- 业(18392)
- 企(13584)
- 企业(13584)
- 方法(12272)
- 数学(11030)
- 数学方法(10912)
- 地方(10755)
- 农(10434)
- 中国(8908)
- 制(7872)
- 财(7692)
- 业经(7126)
- 农业(6982)
- 学(6619)
- 环境(5949)
- 体(5454)
- 土地(5438)
- 贸(5162)
- 贸易(5159)
- 易(4916)
- 融(4849)
- 金融(4847)
- 地方经济(4687)
- 银(4536)
- 银行(4533)
- 技术(4385)
- 行(4358)
- 机构
- 大学(110856)
- 学院(109786)
- 济(44462)
- 经济(43441)
- 管理(41406)
- 研究(37455)
- 理学(35859)
- 理学院(35321)
- 管理学(34754)
- 管理学院(34519)
- 中国(28618)
- 京(24156)
- 科学(23156)
- 财(21380)
- 中心(18750)
- 农(18123)
- 所(17617)
- 江(17041)
- 财经(16894)
- 业大(16505)
- 范(16463)
- 师范(16328)
- 研究所(15986)
- 经(15296)
- 北京(14978)
- 院(14386)
- 农业(14141)
- 经济学(14108)
- 州(13684)
- 师范大学(13561)
- 基金
- 项目(78650)
- 科学(62536)
- 基金(57912)
- 研究(57377)
- 家(50532)
- 国家(50099)
- 科学基金(43553)
- 社会(37695)
- 社会科(35665)
- 社会科学(35659)
- 基金项目(31979)
- 省(30153)
- 自然(28180)
- 自然科(27491)
- 自然科学(27485)
- 自然科学基金(27003)
- 划(26106)
- 教育(25506)
- 编号(22552)
- 资助(21929)
- 成果(17654)
- 重点(17550)
- 部(17292)
- 发(17076)
- 创(16228)
- 制(15862)
- 课题(15845)
- 国家社会(15840)
- 创新(15244)
- 科研(14949)
共检索到164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刘健 田宗星 杨家文
城市轨道交通能显著影响站点和线路周边土地密度和价格,但这种影响存在时空范围和类型差异。基于此,定性分析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宝线和龙华线主要站点周边用地类型、规模和开发密度的变化,然后利用深圳市地块交易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回归模型探讨轨道交通对土地价格和容积率的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在轨道交通与地价/容积率的时空关系上,距站点越近其用地密度和价格普遍更高,远离地铁站点,地价下降幅度增加。2土地价格与距站点距离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距站点每增加1km,地价下降幅度约为5%~10%。在时间上,随着地铁运营的成熟,更显著提升站点周边的土地价格。3轨道交通对不同类型用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居住用地的负面效应高于商业用地,地铁开通运营和线路完善后,对商业的正向刺激效应高于居住用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福良 冯长春 甘霖
研究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有助于将轨道交通带来的外部效益转化为内部收益,对城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在真实城市空间中,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轨道交通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并非都是相同的,因而需要划定分市场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深圳龙岗线郊区段为对象,首先运用Moran’I指数证实了空间自相关效应的存在,并构造变量将空间自相关效应纳入模型进行控制,结合其他变量构建了4个Hedonic模型,然后通过Chow Statistics检验划定远郊段和近郊段2个分市场,最后运用最优的Hedonic模型对轨道交通影响住宅价格的分市场进行研究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轨道交通在近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②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存在分市场效应,不同分市场中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龙岗线近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远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负向影响;③可以通过Chow Statistics检验来划定分市场,龙岗线近郊段和远郊段的分界点为"六约—丹竹头",近郊段分市场的空间范围可能与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有关;④分市场的形成原因是空间异质性,龙岗线郊区段的分市场是由两个区域中心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导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浩锋 施苏 饶小军
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特点。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街道密度指标可以揭示城市宏观层面的片区密度差异,而街道网络的拓扑结构则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对于街道网络、土地开发强度和用地功能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有助于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城市密度的配置问题。
关键词:
城市密度 街道网络 功能构成 深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刘舒翼
以厦门地铁1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细化四个特征变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上,在研究的距离范围内,住宅与地铁站点的距离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地铁1号线对不同距离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值作用。时间上,地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都能对住宅价格产生增值效应,地铁通车阶段对住宅价格产生的增值效应大于建设阶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刘舒翼
以厦门地铁1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细化四个特征变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上,在研究的距离范围内,住宅与地铁站点的距离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地铁1号线对不同距离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值作用。时间上,地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都能对住宅价格产生增值效应,地铁通车阶段对住宅价格产生的增值效应大于建设阶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菁 周雯雯 杨小花
城市轨道交通会引起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变化,产生溢价效应,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呈现差异性。基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589个二手住房信息数据,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规律和分市场效应。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城区和郊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志雄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是连接产业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纽带,其对促进产融结合、资本有效运营和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庆市为例,从重庆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轨道交通产业引进产业投资基金的现实性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就重庆市设立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原则、发展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伟 王红平 孙海玲
为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增值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溢价的互动机理,继而以河南省郑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分析过程做了详细阐述,运用特征价格半对数模型进行了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计算,最后得出了郑州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增值效应结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朋
基于城市"轨道+土地"模式的概念、内涵、操作方式等基础理论,归纳整理了国内各城市采用"轨道+土地"模式的主要做法,介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土地"模式的运作要点,并对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融资 轨道交通 土地 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耀东 张佳仪
以2001-2010北京市轨道交通为样本,对轨道交通的城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经济效应的实现过程可以表达为可达性改善引起人口集聚,进而形成土地价值提升,商业等服务业繁荣,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客运量增加与其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增加客运量和里程等刺激系数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其经济效应的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刺激系数的改变与其经济效应的变化关系不大,存在弱化趋势。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系统动力 刺激系数 经济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涛 张明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引起沿线土地或房地产价值的变化,形成溢价效应,且在不同建成环境中呈现出差异性。以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路周边3587栋住宅样本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对比不同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差异性,分析了地区发展条件对溢价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周边地区主干道结构制约着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的影响范围;在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落后的地区,轨道交通的积极溢价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地区发展条件 轨道交通 溢价效应 武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贵文 彭燕
现代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进一步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了轨道沿线特别是站点附近的住宅房地产价值。以重庆市为实例,通过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轻轨对住宅房地产价值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的时间性。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房地产价值 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昆仑 周岱霖 袁媛 杨箐丛 何冬华
轨道交通站点根据其所处区位、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现状开发分异的不同,往往与城市开发活动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并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适应及引导两种类型。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在对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开发活动分异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适应及引导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布局的特征,为指导周边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土地利用特征 台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冬华 袁媛
轨道交通环线往往与城市其他轨道交通线共同形成"环线加放射线"的结构,环线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发挥特有的作用。以广州轨道交通11号环线为例,研究在其导向下,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分区以及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等三个层面的空间特征,认为轨道交通环线引导开发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构建城市中心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实现区段空间资源整合过程中具有"催化剂"作用;在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中具有引导作用。
关键词:
轨道交通环线 沿线土地利用 广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客运需求 TO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轨道交通对不同区段土地利用影响差异研究——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
轨道交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以华北某轨道交通集团为例
轨道交通项目机电工程的设计变更管理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1、2号线为例
空间资源紧缺下的城市密度演变与政策价值取向——以深圳市为例(2000年至2006年)
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客流—用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类型识别与空间再平衡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北京市轻轨13号线为例
轨道交通对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商业地价的影响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以北京市八通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