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9)
2023(9022)
2022(7374)
2021(6717)
2020(5230)
2019(12026)
2018(11617)
2017(21714)
2016(11858)
2015(13127)
2014(13354)
2013(12939)
2012(12622)
2011(11483)
2010(11821)
2009(10628)
2008(10623)
2007(9715)
2006(8845)
2005(8056)
作者
(34473)
(28691)
(28506)
(26953)
(18358)
(13769)
(12996)
(11073)
(11004)
(10315)
(9785)
(9687)
(9416)
(9113)
(8955)
(8903)
(8379)
(8272)
(8252)
(8164)
(7285)
(7184)
(6946)
(6624)
(6530)
(6484)
(6483)
(6417)
(5826)
(5768)
学科
(54341)
经济(54283)
管理(28631)
(27229)
地方(21650)
中国(20840)
(19803)
企业(19803)
(16653)
业经(14120)
方法(13573)
农业(11670)
地方经济(11404)
(11362)
数学(10961)
数学方法(10856)
(10754)
金融(10753)
(10330)
(10147)
银行(10134)
(9980)
(9674)
环境(9596)
(9592)
(8362)
发展(8332)
(8305)
(8219)
贸易(8205)
机构
学院(164156)
大学(161426)
(65875)
研究(64607)
经济(64147)
管理(56178)
中国(49387)
理学(46134)
理学院(45399)
管理学(44637)
管理学院(44312)
科学(38942)
(37079)
(33028)
(31810)
研究所(29433)
中心(29354)
(28422)
(27537)
(26460)
师范(26200)
北京(24286)
(23939)
财经(23565)
(22771)
业大(22179)
农业(21738)
(21284)
师范大学(21108)
(21043)
基金
项目(103705)
科学(81607)
研究(79870)
基金(71900)
(62498)
国家(61875)
科学基金(52515)
社会(49701)
社会科(47012)
社会科学(47006)
(42556)
基金项目(38154)
教育(36279)
(35452)
编号(33117)
自然(31789)
自然科(31001)
自然科学(30994)
自然科学基金(30416)
(29282)
成果(28027)
资助(27982)
课题(25164)
重点(24160)
发展(23902)
(23479)
(22057)
(21714)
(20583)
创新(20265)
期刊
(86960)
经济(86960)
研究(55865)
中国(44417)
(28468)
教育(26729)
学报(23301)
(22988)
管理(22807)
科学(22542)
农业(19910)
(19571)
金融(19571)
大学(17977)
学学(16275)
技术(15543)
业经(15534)
经济研究(13276)
财经(11314)
问题(11177)
图书(10919)
(10824)
(9832)
(9199)
(8922)
论坛(8922)
世界(8759)
现代(8341)
书馆(8336)
图书馆(8336)
共检索到27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董艳霞  
新城是大都市区多中心、高密度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促进城乡空间紧凑布局、集约一体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轨道交通则因其快速、准时、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升新城的通达性而成为区域客流空间联系的首选。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讨轨道交通引导下城市空间的组织特征,对其如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整合与新城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任晶晶  
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引领了以建设轨道交通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热潮。文章选取巴黎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并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晓萍  赵坚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我国主要大城市已经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的形成,体现人口、产业城市功能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空间规模的扩大能够提供专业化分工所需的市场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为多中心结构提供了空间支撑,在扩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的同时,提高了大都市区多个集聚中心的可达性与连通性,维护了市场的完整性,为多中心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勤铁路在建设成本、运行速度、运送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经济特性和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最理想的交通方式。东京大都市区的通勤铁路系统在其空间组织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啸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快速城市化,机动化的问题,传统超高密度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如何构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所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定得启示。由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加以总结。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常年的调查研究,从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站点周边土地使用,交通出行的响应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结构的优化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艳红  
通过探索国际上典型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力图寻求其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以实现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宁  
主要分析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模式与特点,并探讨创新空间转型对大都市区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创新区从传统"硅谷模式"向具备城市特质的"创新城区"模式发展的趋势,并阐述了创新城区模式的三类表现形式。进而从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改造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空间对于大都市区发展的功能性作用,并提出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塑造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明  杨涛  凌小静  邬岚  
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特征,在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体系与技术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大都市区的用地布局、客流分布以及走廊特征,以扬州市为案例,提出带状用地布局的大都市区市郊轨道不适合直接穿越中心城区,而应该在中心城外围设置终点站与城区轨道衔接的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锐  王文静  王宏  
大运量、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大都市郊区交通发展和土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郊区融入大都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郊区的社会经济和客流通勤联系。在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大都市郊区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钟摆型布局、串珠型布局、环线+放射布局、网络型布局四种郊区轨道交通布局模式,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以重庆綦江区为例,综合分析确定其轨道交通建设模式选择和发展策略。本研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大都市郊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黄(王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伦敦、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新城建设获得蓬勃发展,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本文在分析西方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背景与阶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相关经验,并对21世纪上海的新城建设得出若干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涛  周强  刘作丽  解永庆  宋健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解决当前都市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高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顺应和利用规律,促进都市区空间治理体系的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回顾国际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和治理的区域化趋势,总结了国际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和协同治理的若干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提升北京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琳娜  曹小曙  黄晓燕  
通过选取世界255个大都会区城际轨道交通样本,对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空间分布和网络特征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际轨道交通规模与大都会区人口、用地、经济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多个回归模型;最后,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其城际轨道交通的规模和布局进行预测。模型显示,世界大都会区城际轨道交通的规模与经济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是人口和用地,而人均城际轨道规模与人均GDP和人口密度呈指数相关,其中,与人均GDP正相关,与人口密度负相关。应用模型得到,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规模超前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但低于人口发展水平。近期应重点建设广州、佛山、深圳、东莞4个城市重要节点的城际轨道交通,构建广佛和广深两条走廊,并联系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江门的中心城区,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布局;远期则需要进一步加大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的线网密度,扩大线网的覆盖范围,并对外围的肇庆、惠州和江门适当增加联系的节点,最终形成网络状布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不大;本地和周边区域的金融业和餐饮业均能从轨道交通的发展中获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