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0)
2023(13885)
2022(12183)
2021(11517)
2020(9720)
2019(22474)
2018(22143)
2017(42505)
2016(23345)
2015(26111)
2014(25877)
2013(25463)
2012(23298)
2011(20937)
2010(20523)
2009(18670)
2008(18032)
2007(15486)
2006(13389)
2005(11416)
作者
(68022)
(56518)
(56022)
(53239)
(35725)
(27186)
(25360)
(22148)
(21612)
(19915)
(19146)
(18931)
(17918)
(17433)
(17363)
(17267)
(17088)
(16735)
(16170)
(15985)
(14281)
(13638)
(13489)
(12850)
(12693)
(12524)
(12417)
(12286)
(11419)
(11316)
学科
(90042)
经济(89909)
管理(65597)
(59947)
(49116)
企业(49116)
方法(40364)
数学(35243)
数学方法(34851)
(24440)
中国(22505)
(21926)
(20504)
业经(19209)
地方(19207)
(16516)
农业(16293)
(16132)
贸易(16125)
(15599)
环境(14158)
理论(13935)
技术(13865)
(13754)
(13553)
财务(13485)
财务管理(13464)
企业财务(12686)
(12365)
银行(12302)
机构
大学(324895)
学院(321572)
管理(127532)
(122350)
经济(119632)
理学(111548)
理学院(110221)
管理学(108247)
研究(107853)
管理学院(107678)
中国(78280)
(71037)
科学(70822)
(58863)
(54890)
(54533)
业大(54489)
研究所(50330)
中心(49109)
农业(46652)
(45058)
北京(44907)
财经(44642)
(42480)
师范(41975)
(40642)
(39394)
(36908)
经济学(36057)
师范大学(34292)
基金
项目(230778)
科学(179189)
基金(166575)
研究(162971)
(147544)
国家(146327)
科学基金(124390)
社会(101431)
社会科(95897)
社会科学(95871)
基金项目(90292)
(89851)
自然(83762)
自然科(81746)
自然科学(81722)
自然科学基金(80249)
(77032)
教育(73863)
资助(67464)
编号(65921)
成果(52089)
重点(51528)
(49594)
(48574)
(47908)
课题(44980)
创新(44693)
科研(44616)
计划(43664)
大学(42304)
期刊
(129359)
经济(129359)
研究(90214)
学报(59049)
中国(58112)
(52558)
科学(51518)
大学(43636)
管理(43381)
学学(41130)
(40655)
农业(36090)
教育(32950)
技术(25252)
(24271)
金融(24271)
业经(21833)
财经(20883)
经济研究(20320)
(18366)
(17708)
问题(17613)
科技(17148)
图书(17019)
(16478)
业大(15924)
理论(15608)
资源(15286)
实践(14462)
(14462)
共检索到45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亚艺  朱道林  郑育忠  王兴  陈庚  
采用半对数特征价格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参照区"对比分析,研究轨道交通运营前后不同时期对城区和郊区之间房价梯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区和郊区之间房价梯度起到"缓冲器"作用。但在研究期内,轨道交通沿线的房价梯度呈现先加速扩大再加速缩小的倒"U"型结构。跨越城区和郊区之间的轨道交通对其沿线房价梯度的影响呈现三阶段变化:在轨道交通开通前的短期内(阶段一),市区房价上涨高于郊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房价梯度扩大加剧;在轨道交通运营后的短期内(阶段二),市区房价上涨低于郊区,但城区和郊区之间的房价梯度继续加剧上升;在阶段三,即轨道交通投入使用的长期,市区房价涨幅远小于郊区,城区和郊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菁  周雯雯  杨小花  
城市轨道交通会引起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变化,产生溢价效应,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呈现差异性。基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589个二手住房信息数据,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规律和分市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霞  朱道林   张鸣明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 ,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以北京市轻轨 13号线为例 ,分析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轻轨站点在城市中心区对房价的影响较小 ,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 ;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对地价的影响一直集中在 1公里范围内。因此 ,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下 ,房地产价格分布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一桢  郭睿  
尽管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积极影响,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影响并不显著。分市场效应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不同区位的分市场效应是两种相反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商业及办公、住宅等部门竞租曲线梯度的差异使得两种效应的相互大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商业及办公物业,效应Ⅰ的作用要大于效应Ⅱ,使得其价值增幅在中心区更大;对于居住物业,效应Ⅱ则占据了上风,使得其价值在郊区增长更大。针对北京市八通线的实证研究结果映证了以上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维阳  李慧  段学军  
通过构造修正后的衰减模型,运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的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的工具,选择路线长、沿途区位特征分异显著、对房价影响成熟的北京市地铁一号线为例,论证房价与距地铁站距离的相关关系,研究地铁站对房价影响的波及范围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一号线带状区域在局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自相关指数高值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邻近地铁站点分布的特征,而是呈组团状聚集在四个区域。局域自相关性和距地铁站距离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轨道交通对郊区住宅价格的影响要高于中心区域,且影响范围较广。地铁站点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圈层衰减,而是与特定的区位要素和其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典型的地铁站点呈裙状或环状影响。各地铁站点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从0.5km到1km不等,衰减比重为20%—35%,且在影响范围内衰减程度逐渐降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永超  陈春  沈昊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周边物业的可达性,减少通勤成本,进而提升周边房地产价值。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对重庆轨道3号线华新街站至江北国际机场站之间沿线2km范围内普通住宅样本房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距CBD距离、周围环境、距轨道站距离3个因子对房产价格影响显著,其中轨道交通对房价影响十分明显,如重庆轨道3号线郑家院子站为其周围2km范围内房产带来约7.535亿元的增值空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永超  陈春  沈昊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周边物业的可达性,减少通勤成本,进而提升周边房地产价值。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对重庆轨道3号线华新街站至江北国际机场站之间沿线2km范围内普通住宅样本房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距CBD距离、周围环境、距轨道站距离3个因子对房产价格影响显著,其中轨道交通对房价影响十分明显,如重庆轨道3号线郑家院子站为其周围2km范围内房产带来约7.535亿元的增值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谦  吴殿廷  李瑞  邱研  
以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时间组成单程通达时间,进而构建包含7个基于通达时间概念的评价指标,提出一套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和网络整体可达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北京2013年6月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网络、线路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分别得到了评价结果。从结果来看,由于空间绝对距离和换乘站点数量的原因,中心城区线路可达性优于外围线路;站点密度较高和换乘困难可导致线路可达性较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夏海山  宋彦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朋  
基于城市"轨道+土地"模式的概念、内涵、操作方式等基础理论,归纳整理了国内各城市采用"轨道+土地"模式的主要做法,介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土地"模式的运作要点,并对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晖  杨军  刘常平  王珂  
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万份调查数据,构建了以通勤时间/距离为基础数据的职住分离度量模型,即基于频数分布法的通勤时间/距离和基于不同时段/区段范围内居民分布结构的"职住分离强度指数"。根据上述判别模型与计算结果,发现:①各样本区居民通勤时间普遍增加,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沿线居民通勤时间多数集中在40分钟以上,自购居民的通勤时间明显高于租住居民。②与非地铁沿线居民相比,轨道沿线居民的职住距离较高,以居住为主的大型外围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明显偏大。③郊区居民职住分离强度相对较大,通勤时间及其变化在远郊区、中心城区以及不同的样本区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差异。④基于差异,简要分析了样本特殊性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并简要透析出与房地产价格、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燕巧  焦世泰  张晓奇  
文章构建衡量地铁通勤时间节省度的指标——地铁指数。基于该指标的回归分析显示,多数城市房价对交通便捷度的溢价为负。这一反直觉结果反映了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地铁房价关系的影响。为识别不同的中心区块,提出一种带约束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其分区结果完全是数据导向的,相对于传统的行政分区,更能反映各区块的内在联结程度。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在最小化组内距离的同时,加入一个在地铁指数的基础上构建的约束条件,该约束条件使得聚类分区结果能够同时反映城市经济学中关于交通便捷度溢价的基本假说和房地产市场的空间连续性特征。在分区的基础上重估模型,研究发现,在多中心城市的不同区块,地铁所带来的交通便捷度增益与其带来的居住环境恶化两种力量的对抗导致十分复杂的溢价效果。同时,诸如城市是否存在多个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大小、多中心城市的副中心与核心区距离的远近、不同中心区块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等城市结构因素也都会对地铁溢价的方向与大小产生影响。而这些复杂关系是在使用常系数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单一城市的地铁房价关系时无法得到体现的。最后,基于约束聚类算法的分区结果还反映城市内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地理一体化趋势与隔离趋势,因而可以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有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燕  
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低,造成了运营成本的持续增长。本文对我国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运营成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控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耀东  张佳仪  
以2001-2010北京市轨道交通为样本,对轨道交通的城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经济效应的实现过程可以表达为可达性改善引起人口集聚,进而形成土地价值提升,商业等服务业繁荣,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客运量增加与其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增加客运量和里程等刺激系数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其经济效应的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刺激系数的改变与其经济效应的变化关系不大,存在弱化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诚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建设对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着重要意义。车辆段作为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等特点。在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稀缺与匮乏的情况下,如果能对这些车辆段的上盖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相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