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550)
2022(3428)
2021(2943)
2020(2114)
2019(4841)
2018(4826)
2017(8735)
2016(4765)
2015(5344)
2014(5420)
2013(5390)
2012(5139)
2011(4646)
2010(4699)
2009(3722)
2008(3663)
2007(3540)
2006(3262)
2005(2508)
作者
(14394)
(12152)
(11908)
(11313)
(7699)
(5686)
(5436)
(4824)
(4754)
(4312)
(4156)
(4141)
(3923)
(3850)
(3711)
(3689)
(3616)
(3613)
(3535)
(3346)
(3015)
(2941)
(2845)
(2772)
(2707)
(2695)
(2664)
(2618)
(2470)
(2460)
学科
(22020)
经济(22000)
管理(16757)
中国(10895)
环境(10801)
地方(8544)
(7939)
城市(6384)
(5879)
(5850)
企业(5850)
(5216)
(5160)
方法(5152)
(4756)
资源(4583)
城市经济(4465)
(4439)
业经(4410)
规划(4379)
数学(4304)
数学方法(4278)
环境规划(4256)
生态(3650)
农业(3479)
(3204)
经济学(3178)
理论(3095)
地方经济(3094)
发展(2963)
机构
学院(66612)
大学(66607)
(25646)
研究(25099)
经济(24774)
管理(24568)
理学(20626)
理学院(20272)
管理学(19861)
管理学院(19736)
中国(18007)
科学(16162)
(15583)
(11764)
中心(11604)
(10862)
(10833)
(10764)
研究所(10610)
业大(10393)
(10224)
师范(10110)
(10082)
北京(9660)
(8885)
农业(8293)
财经(8254)
师范大学(8225)
(8104)
技术(7719)
基金
项目(47814)
科学(38234)
研究(34473)
基金(34416)
(30287)
国家(30043)
科学基金(26391)
社会(22553)
社会科(21287)
社会科学(21281)
(19292)
基金项目(19088)
自然(17394)
自然科(16981)
自然科学(16980)
自然科学基金(16639)
(16391)
教育(15514)
编号(13101)
资助(12225)
(11450)
重点(11071)
课题(10253)
(9844)
成果(9812)
(9658)
发展(9245)
国家社会(9224)
创新(9125)
(9092)
期刊
(31494)
经济(31494)
研究(21154)
中国(16905)
科学(10247)
学报(9858)
(9439)
教育(9248)
管理(8941)
大学(7709)
(7337)
学学(7011)
城市(7008)
技术(6540)
农业(6470)
问题(5632)
(5253)
业经(5048)
(4768)
金融(4768)
资源(4472)
图书(4452)
经济研究(4118)
现代(3849)
财经(3697)
书馆(3561)
图书馆(3561)
科技(3435)
发展(3337)
(3337)
共检索到10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凌曲  张建森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晏莉  
"低碳"这个词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已成为一个"高频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也正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低碳交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种延伸,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和城市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履行减排义务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1城市低碳化轨道交通发展的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官莹  黄瑛  
从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四个方面讨论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燕荣  王旭龙  孟亚东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需求增大,许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纷纷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针对新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验室建设,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设备特点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建设案例和建设经验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思路,同时明确了规划在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卢昀伟  张梦杨  
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着力于构筑多层次融合线网,推动“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开拓城市群轨道交通协同建设运营机制,这能够在交通资源日趋紧张的约束下保证乘客出行方便。从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深入研究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与宜居建设的互动效应。基于轨道交通跃迁式发展对城市宜居的影响和中心城市群综合性宜居基本特性,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跨界建设等层面的深入分析研究入手,
关键词: 群轨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雍瑞生  王春河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1.3%。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继续加快的趋势。随着城市化及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占全部城市能源消耗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道路上行使的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宛平  吴静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分析区域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基础上,提出专业建设"双元双环一体,三师三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依托行业,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优化教学团队等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代军峰  
阐述ABO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以北京轨道交通项目为例,分析其应用中存在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操作程序有待完善及政府仍存在支付压力和责任等问题,提出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相关程序、增强被授权单位融资能力及注重操作模式融合设计等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斌  赵小红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增速,城市规模的建设不断扩大,大部分城市都在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的交通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进而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公交交通设施相比较,其更加具有环保、节能、安全、载客量大的特点,轨道的运输量是路面交通载客量的几倍,能够进一步缓解上下班交通的拥堵情况,从而调整城市交通的结构,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综合开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娅  祝雅辉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巨大融资压力的情况下,开拓融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资产证券化是现代运用于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步发展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本文针对云南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分析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想以采用政府分期采购资产证券化模式和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为例进行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提出了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玮  王玉彩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极大的优势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风险,同时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设带来的是高强度基建工程,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小洲  杨涛  
阐述了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特征及其敷设方式、车站设置、运营组织和行车速度等技术特征。基于宁句综合交通整体出行时耗的分析,论证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发展要能引导汤山-黄梅-句容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形成。针对宁句轨道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以及既有相关规划基础,为了提高规划方案的应变性与可行性,在明确了线路规划研究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的线路规划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尤福永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特别是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为了解决城市化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冲突,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即快捷、安全、经济、无污染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是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元慧  欧国立  邢虎松  
本文根据城际轨道交通供给的特点,从网络形态分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际轨道交通多元化的供给模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说明了政府对城际轨道交通的分层次供给进行引导和监管的作用机理;通过政府的补贴和监管,能促使企业间遵守"坚持合作"的策略,有利于城际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本文对城际轨道交通企业间合作的演化博弈过程进行了仿真,并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应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推动多元化供给、促进城际轨道交通市场机制的建立、协调不同层次间企业的合作关系、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参与轨道交通的运营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