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6)
- 2023(10461)
- 2022(9423)
- 2021(9114)
- 2020(7710)
- 2019(17965)
- 2018(18102)
- 2017(35454)
- 2016(19266)
- 2015(21718)
- 2014(21716)
- 2013(21559)
- 2012(19826)
- 2011(17549)
- 2010(17660)
- 2009(16128)
- 2008(15808)
- 2007(13811)
- 2006(12180)
- 2005(10904)
- 学科
- 济(70856)
- 经济(70760)
- 管理(56720)
- 业(55610)
- 企(45520)
- 企业(45520)
- 方法(33993)
- 数学(29260)
- 数学方法(28874)
- 财(21009)
- 中国(20787)
- 农(19368)
- 制(17639)
- 业经(16256)
- 银(15991)
- 银行(15959)
- 学(15282)
- 行(15107)
- 地方(14350)
- 务(13903)
- 财务(13835)
- 财务管理(13793)
- 融(13778)
- 金融(13777)
- 贸(13136)
- 贸易(13130)
- 企业财务(13082)
- 理论(12995)
- 易(12761)
- 农业(12713)
- 机构
- 大学(265523)
- 学院(263511)
- 管理(109318)
- 济(101417)
- 经济(98901)
- 理学(93530)
- 理学院(92546)
- 管理学(90956)
- 管理学院(90490)
- 研究(84897)
- 中国(69355)
- 京(57265)
- 科学(52692)
- 财(50977)
- 所(42431)
- 中心(40056)
- 财经(39953)
- 农(39241)
- 江(38642)
- 研究所(38123)
- 业大(38111)
- 北京(37038)
- 经(36251)
- 范(33847)
- 师范(33586)
- 州(32083)
- 院(31151)
- 农业(30459)
- 财经大学(29862)
- 经济学(28764)
- 基金
- 项目(178119)
- 科学(139422)
- 研究(132065)
- 基金(128683)
- 家(110866)
- 国家(109906)
- 科学基金(94903)
- 社会(80993)
- 社会科(76534)
- 社会科学(76512)
- 基金项目(69089)
- 省(68931)
- 自然(62749)
- 自然科(61261)
- 自然科学(61250)
- 自然科学基金(60136)
- 教育(59901)
- 划(58178)
- 编号(55142)
- 资助(53614)
- 成果(45159)
- 部(39174)
- 重点(38857)
- 课题(37154)
- 创(36617)
- 发(36574)
- 项目编号(34457)
- 科研(34112)
- 创新(34058)
- 教育部(33704)
- 期刊
- 济(112039)
- 经济(112039)
- 研究(82684)
- 中国(49348)
- 管理(39773)
- 学报(39142)
- 财(38879)
- 科学(36400)
- 农(35599)
- 融(30827)
- 金融(30827)
- 大学(29719)
- 教育(28599)
- 学学(27818)
- 农业(24631)
- 技术(22183)
- 财经(18713)
- 业经(18075)
- 经济研究(16812)
- 经(15618)
- 理论(15600)
- 图书(14899)
- 实践(14533)
- 践(14533)
- 问题(14348)
- 科技(12530)
- 技术经济(12526)
- 现代(12173)
- 业(12000)
- 财会(11350)
共检索到39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车险反欺诈联合课题组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近年来反欺诈监管工作实践,以北京地区5家大中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及反欺诈工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车险欺诈案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而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信息共享、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方协作联动防控体系的监管工作建议。
关键词:
车辆保险 保险欺诈 现状分析 保险监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信用证是最常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与其他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相比,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这也是买卖双方乐于采用信用证结算的原因。但信用证欺诈案件屡屡发生的事实证明,信用证交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玉泉
近年来,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我国的汽车保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一直居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收入的首位。2006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到1108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0%。但车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却并没有为财产险公司带来盈利的快速增长,不少公司的车险业务虚盈实亏,车险业务成了财产险公司的"鸡肋",似乎除了压缩车险业务,扩大非车险业务之外别无良策。车险经营之所以一直处于亏损边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车险欺诈的泛滥。欺诈被喻为保险业无声的巨灾,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保险业微薄的盈利空间;欺诈好比人体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旭华 谢冬青
互联网保险线上交易便捷性、虚拟性等特征为保险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客户套保、骗赔和洗钱行为产生。为了提高反欺诈能力,保险公司首先应完善核保流程和保险条款,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和信息共享,以防范客户套保风险;其次,应完善理赔流程,建立理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规范与调查公司的合作,自建理赔服务中心,以防范客户骗赔风险;另外,应保证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明确合作方相关责任,优化产品设计,加强对网络支付的监测,规范退保流程,以防范客户洗钱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 保险欺诈 反欺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郝光昊
在现代经济迫切需要金融健康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反欺诈逐渐成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聚焦点,也是信息科学界、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字化金融欺诈具有专业化、系统化、隐蔽化等特点,而金融科技反欺诈工具则可凭借提效与保质两大优势,主要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应对机制的技术研发逻辑出发,能够在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内部、政府监管等应用场景提供可靠的数字化金融反欺诈能力,进一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反欺诈 数字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荆 涛 杨 舒 卢秋雨
网购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网购退货运费险欺诈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对欺诈问题进行控制和规范成为促进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网购退货运费险反欺诈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成本-收益视角对网购退货运费险欺诈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促进互联网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素芬 李青竹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基金积累日渐增多,但社会保险欺诈现象也随之发生。我国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上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给予了一定的回应,但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我国当下社会保险反欺诈虽然从研究成果上呈增多之势,研究范围日益拓宽,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既有宏观的关照,也有微观的分析,但社会保险反欺诈的法学研究仍需强化理论性、规范性及借鉴的深入性。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反欺诈 法律责任 研究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薛珂
保险欺诈自保险出现伊始就如影随形,是影响保险业发展壮大的毒瘤。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与服务手段日渐丰富的同时,欺诈手段与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反保险欺诈问题研究的迫切性,总结了我国目前反保险欺诈的现状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欧美台反保险欺诈的经验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反保险欺诈 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焕灵 王许人
教育欺诈的出现造成了社会诚信危机,阻碍了受教育者的成长,损害了名校自身的品牌。教育欺诈是依托名校追逐金钱和教育市场不规范的产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监督,政策上禁止民办教育不规范的问题并加强教育公益性的导向,同时名校自身也不应急功近利。
关键词:
教育欺诈 名校办民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邹世允 贺晓晨
社会保险欺诈是威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相关立法不成熟,缺乏有效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的预防措施、认定方法、监管体制和惩罚措施,以致无法有效制止和预防欺诈行为。为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建议在相关立法中建立严格的社会保险欺诈预防措施,明确统一的欺诈认定方法,设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和独立的行政监督主体,加大处罚力度,增加法律责任类型,以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欺诈 预防 认定 监管 法律责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文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信用证交易欺诈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相对于其它欺诈方式,这类欺诈具有隐蔽性强、手段诡秘的特点,加之人们疏于防范,因而危害性极大。本文试就信用证交易欺诈的起因,结合案例对信用证交易欺诈的种种手段、特征,以及识别方法和防范策略作了探讨。 一、信用证交易欺诈的起因 (一)信用证的信用风险 信用证尽管是一种以银行信用作保证的结算方式,但它毕竟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而各当事人并非绝对恪守信用,这就使信用证的信用风险难以避免。加之国际贸易的跨国性,交易双方在语言文字、商业习惯、贸易法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萍 马奔 胡海峰
公司欺诈已经成为各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从公司欺诈的动机、影响因素、识别、揭露、后果等方面对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层绩效薪酬契约是导致公司欺诈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探索,尤其是需要关注公司高管的个人特征、经历以及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心理。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文化、社会关系、经济周期、监管环境都是影响公司欺诈的重要因素;员工内部举报和媒体报道是揭露欺诈行为的主要机制;公司欺诈对公司价值、股东财富以及整个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估计公司欺诈的严重程度和社会成本面临数据和方法等诸多困难。据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要重点关注公司高管的心理因素、外部不确定性、文化等对公司欺诈行为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公司欺诈的国家间异同。
关键词:
公司欺诈 绩效薪酬 公司治理 经济周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课题组·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较为普遍和严重地出现了价格欺诈行为。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之探本溯源,以完善立法体系,规范价格行为,保障合法权益,使社会主义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