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0)
- 2023(6295)
- 2022(5080)
- 2021(5047)
- 2020(4247)
- 2019(9625)
- 2018(9734)
- 2017(18537)
- 2016(10159)
- 2015(11590)
- 2014(11690)
- 2013(11444)
- 2012(10364)
- 2011(9561)
- 2010(10013)
- 2009(9375)
- 2008(9106)
- 2007(8428)
- 2006(7714)
- 2005(6950)
- 学科
- 农(44614)
- 济(38693)
- 经济(38622)
- 业(35387)
- 农业(29695)
- 管理(22345)
- 企(15170)
- 企业(15170)
- 业经(14468)
- 制(11473)
- 中国(11116)
- 方法(10916)
- 农业经济(9962)
- 数学(9187)
- 数学方法(9043)
- 村(9009)
- 农村(9004)
- 学(8797)
- 发(8620)
- 地方(8534)
- 体(8424)
- 土地(7897)
- 策(7484)
- 发展(7175)
- 财(7171)
- 展(7168)
- 银(6932)
- 银行(6920)
- 劳(6915)
- 劳动(6914)
- 机构
- 学院(147605)
- 大学(140804)
- 济(56972)
- 经济(55629)
- 管理(54432)
- 研究(50557)
- 农(50190)
- 理学(46634)
- 理学院(46182)
- 管理学(45287)
- 管理学院(45064)
- 中国(40617)
- 农业(38295)
- 科学(32573)
- 业大(31919)
- 京(30147)
- 所(26679)
- 中心(24916)
- 研究所(24167)
- 财(24141)
- 江(23857)
- 农业大学(23615)
- 省(19425)
- 业(19077)
- 范(18849)
- 师范(18646)
- 北京(18627)
- 州(18587)
- 财经(18288)
- 经济管理(17932)
- 基金
- 项目(97774)
- 科学(75185)
- 研究(72773)
- 基金(68001)
- 家(60657)
- 国家(60034)
- 科学基金(49843)
- 社会(43914)
- 社会科(40956)
- 社会科学(40944)
- 省(40685)
- 基金项目(36511)
- 划(33436)
- 教育(32256)
- 编号(32203)
- 自然(31995)
- 自然科(31146)
- 自然科学(31138)
- 自然科学基金(30548)
- 农(29064)
- 资助(26560)
- 成果(25436)
- 发(22476)
- 重点(22351)
- 课题(21748)
- 部(21080)
- 创(20587)
- 制(19574)
- 业(19475)
- 创新(19192)
共检索到225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吉 马道坤 曾庆猛 孙宇瑞
基于应变片测力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嵌入式土壤压实度传感器和车载行进式农田土壤压实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将微型压力传感器嵌入到锥体前部,直接测量行进过程中锥头受到的土壤阻力,简化了测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复合度。以超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作为内核的数据采集器实现了多路模拟信号的测量,2个串口分别用于与上位机的通讯和GPS信号的接收,采用PDA作为数据处理、存储以及显示终端。传感器实验室标定结果表明,嵌入式土壤压实度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标准载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车载行进式农田土壤压实度实时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土壤压实度测量结果与GPS信息融合效果良好,系统能够快速获取农田土壤压实度及其...
关键词:
土壤压实度 嵌入式 车载行进式 PD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益 刘军 王益权 张兴昌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剖面坚实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含水率的定量关系,以黄墡土、土娄土、裸露在地表的粘化层耕作剖面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其0~45 cm土壤坚实度与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墡土、土娄土、裸露在地表粘化层耕作剖面的犁底层平均坚实度均大于耕层,犁底层平均坚实度较耕层分别高194.8%,87.3%,10.4%;剖面土壤质地越粘其平均坚实度越大;土壤坚实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坚实度变化速率为0时,以上3种土壤剖面临界含水率分别为0.1712,0.1757,0.1835;质地不同的土壤剖面坚实度时空变化特征有差异,其中黄墡土剖面0~20 cm土层土壤坚实度为350~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毅青 吴根义 佘磊 刘永丰
以2011年为例,采用土壤表观养分平衡理论(soil-surface balance),分析湖南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的种养结构对湘潭县农田系统土壤氮素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8年,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耕地面积增加了7 180 hm2,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26 530 hm2,复种指数下降了58.06%;农作物产量增长了11.57%,生猪存栏量增长了111.94%。2011年,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氮素供给能力为540.94 kg/hm2,氮素消纳能力为236.40 kg/hm2,土壤氮素承载力为304.54 kg/hm2,表现为"盈余"状态。较高的氮素盈余主要源自于过量化肥氮的施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候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季国军 张永春
为探明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稻麦产量的影响,论文通过8 a的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模式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仅麦秸稻季还田(W)、仅稻秸麦季还田(R)。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P0.05),RW处理的活性有机碳、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R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P0.05),显著大于W处理;活性有机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候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季国军 张永春
为探明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稻麦产量的影响,论文通过8 a的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模式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仅麦秸稻季还田(W)、仅稻秸麦季还田(R)。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P0.05),RW处理的活性有机碳、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R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P0.05),显著大于W处理;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水稻产量均值呈极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稻麦两季还田模式相比,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实施仅稻秆麦季还田模式,并不影响作物稳产性与土壤地力的提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宏 曹志洪 王志明
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讨论了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活性碳含量为049~499mg/g、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CPMI的影响为绿肥(GM)>厩肥(FYM)>FYM+NPK>参考(REF)>NPK>对照(CK);对水稻土为:稻草(RSC)>FYM>FYM+NPK>REF>NPK>CK。黄棕壤GM、FYM和FYM+NPK处理的CPMI分别比REF提高了50%、459%和219%,NPK和CK下降了6%和381%。潮土施肥10年的CPMI与施肥5年相比,FYM和FYM+NPK提高了284%和197%,而NPK和CK下降87%和1...
关键词:
活性碳,碳库管理指数,施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万宏 王益权 黄耀 刘军 赵磊
采用静态箱和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施肥条件(CK,NP,秸秆+NP)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1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娄土农田土壤的呼吸速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7月上旬最大,冬季最小;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PNP>C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鸣 陈晨晨 赵智强 蒲胜海 马红红 吴湘琳 钱海峰 楚天舒 李晓红
为完善面向土壤固碳的畜禽粪便承载力估算方法研究,以北大荒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养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种养业生产现状与农田土壤固碳机制,以静稳态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率的畜禽粪便农田承载力模型;设定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率目标值,估算每hm2农田适宜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量与畜禽承载量。结果表明:1)当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维持当前水平,北大荒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可承载的畜禽养殖量以猪当量计分别为180.5~832.1和14.7~327.6头/hm2。2)考虑土壤固碳需求,两地畜禽养殖业未来发展潜力大。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种养结合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张夫道 杨学云 宝德俊 石孝均 王胜佳 王伯仁
2001年夏季作物收割季节,采用系统调查法对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网的黄土、潮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5 个土壤类型定位试验中的对照(CK)、撂荒、NPK、NPK+OM、NPK+S 和1.5(NPK+ OM)施肥小区的土壤动物调查。采集土壤样品90个,通过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共获得土壤动物6 414只,隶属6门12纲22目,同时对采集的土壤样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8类主要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6项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田土壤动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6项指标中,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全氮负荷量(或权重系数)较高;8类主要土壤动物中...
关键词:
农田土壤动物 土壤理化性质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晶秋 王作尊 郭常莲
通过对淤灌农田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看到:各种植物残体、厩肥和垃圾肥对土壤的生物活性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变化快捷短暂,15d左右出现峰值;土壤酶活性可以较长时间保留下来,一季作物后施厩肥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原土增加36.6%、11.3%和65.8%。连续3年施用有机肥,土壤酶活性与无肥区差距不断加大,其中脲酶的累积效果明显。还田植物残体由于成分的差异对各种酶活性的影响也不一致。秸秆的酶促作用大于根茬,含热水溶物较多的高粱秸、玉米秸强烈促进了转化酶活性提高;豆秸对磷酸酶活性有利
关键词:
淤灌土壤,土壤酶活性,植物残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秀双 师江澜 王淑娟 田霄鸿
【目的】研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形态及空间分布(层化现象)的影响。【方法】以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连续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为对象,并以临近葡萄园土壤为对照。比较2种土壤不同土层(0~5,5~15,15~30cm)速效钾及其3种组分(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全钾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中各形态钾的层化比率和相关性。【结果】经过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0~5cm土层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有提高;在5~15和15~30cm土层中,与葡萄园土壤相比,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降低。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的层化比率总体高于葡萄园土壤。与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仝淑萍 关法春 曹舰艇 张宇阳 边步云 程犇
为了解农牧一体化下"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的土壤温度影响机制,通过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处理杂草群落平均密度为171.33株/m2,是对照密度(11.11株/m2)的15.42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萍 徐演鹏 谭飞 杨忠岐 林英华
【目的】分析外源性碳、氮干扰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外源性碳、氮转化与土壤动物相互作用。【方法】2011年5—9月,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吉林黑土区不同外源碳、氮干扰处理小区,即0.5倍、1.0倍、1.5倍和2.0倍(C0.5、C1.0、C2.0、N0.5、N1.0、N1.5、N2.0)和对照小区(不施肥,CK)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土壤主要性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时段,共收集到农田土壤节肢动物70 485头(未知111头),隶属8纲20目3亚目87科(总科)。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小兵 武琳 王惠明 刘晖 郭乃嘉 张鸿燕 何波 黄欠如 周利军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镉污染农田土壤养分、质地、微团聚体、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等影响。试验设置T0、T1、T2、T3、T4和T5共6个处理,对应添加土壤调理剂0、1 500、3 000、4 500、6 000和7 500 kg·hm~(-2)。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增加了土壤pH值(0.66%~6.75%)、阳离子交换量(22.68%~64.45%)、碱解氮(7.94%~29.26%)和速效钾(0.28%~21.99%),而对土壤质地、有效磷、微团聚体组成影响较小;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环境,抑制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调理剂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环境,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12.34%~24.78%)和糙米镉含量(7.69%~64.10%)。相关性表明:施用量与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磷、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有效态镉和糙米镉相关性不明显。综上,从镉污染修复效果、土壤环境影响及经济成本考虑,以T2 (3 00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镉 土壤调理剂 施用量 土壤环境 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