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
2023(100)
2022(72)
2021(63)
2020(57)
2019(124)
2018(121)
2017(262)
2016(133)
2015(160)
2014(139)
2013(137)
2012(130)
2011(140)
2010(117)
2009(101)
2008(109)
2007(93)
2006(82)
2005(60)
作者
(508)
(481)
(434)
(408)
(279)
(249)
(217)
(175)
(173)
(172)
(166)
(164)
(154)
(146)
(146)
(140)
(133)
(126)
(126)
(120)
(116)
(116)
(112)
(111)
(109)
(109)
(108)
(105)
(96)
(95)
学科
土地(804)
资源(792)
(653)
(630)
(622)
耕地(614)
农业(481)
(425)
经济(425)
(370)
(237)
土壤(206)
(206)
业经(165)
农业经济(156)
水资源(146)
方法(128)
生态(125)
数学(124)
数学方法(122)
地方(117)
农村(115)
(115)
环境(109)
问题(102)
经济学(98)
及其(96)
管理(93)
(89)
劳动(89)
机构
学院(2034)
大学(1996)
(1394)
农业(1146)
研究(993)
业大(895)
科学(809)
农业大学(791)
管理(791)
中国(778)
资源(720)
理学(703)
理学院(690)
管理学(680)
管理学院(679)
(620)
经济(616)
(594)
研究所(579)
环境(539)
(538)
(533)
科学院(505)
中心(468)
(451)
(411)
实验(390)
实验室(379)
(369)
重点(363)
基金
项目(1724)
科学(1379)
(1370)
国家(1363)
基金(1339)
科学基金(1117)
研究(998)
自然(892)
自然科(868)
自然科学(867)
自然科学基金(853)
基金项目(766)
(676)
社会(641)
(628)
社会科(597)
社会科学(597)
(596)
资助(448)
计划(446)
科技(439)
农业(423)
(407)
科研(406)
重点(397)
教育(393)
编号(391)
(387)
(369)
专项(360)
期刊
(1210)
农业(927)
中国(908)
科学(701)
学报(666)
资源(635)
(631)
经济(631)
(563)
大学(407)
学学(406)
中国农业(382)
国土(313)
土地(291)
业大(280)
农业大学(263)
研究(248)
(237)
自然(219)
业经(195)
环境(171)
(168)
区划(168)
社会(168)
社会科(161)
社会科学(161)
自然资源(149)
农村(147)
(147)
林业(142)
共检索到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范利仁,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前身)副校长、校长,2002年开始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良华  
<正>北京工商大学有我美好回忆,而著名会计学家张以宽老师则是我一生最难忘怀的导师。2023年9月25日凌晨,恩师张以宽教授不幸辞世,思念绵绵不绝。下面从点点滴滴追思恩师生前为事与为人。一、慈父严师,治学严谨我是张以宽老师的硕士生,1989—1992年期间,在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就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丽  杨艳丽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在依托农业资源、政府政策、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等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了观光型、体验型、度假型和养生型等多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以美丽乡村为目标,推进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依托农民合作社转变休闲农业资本投资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金;重视休闲农业产品品牌培育,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价值;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从而促进绥化市休闲农业深化发展。以期为东北地区寒地黑土核心区通过休闲农业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莉  郝放  
本文从产业营销视角探讨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规律。以黑龙江"寒地黑土"品牌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应用扎根理论,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构建了基于"学习型地域网络"、"价值链体系"和"农业集群品牌战略"三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揭示了上述因素对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影响机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仝星星  孙武  李松坚  张洪生  刘树堂  姜雯  
为进一步探索适宜黄淮海区域砂姜黑土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高效、可持续生产适宜机械耕作措施,自2010年开展定位机械耕作试验,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分别设置7个冬小麦-夏玉米年内轮耕处理:旋耕-免耕(对照)、免耕-免耕、深松-免耕、深耕-免耕、旋耕-隔年旋耕、深松-隔年深松、深耕-隔年深耕,于2012,2013年分别取样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和干物质积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2年均为旋耕-隔年旋耕处理值最高,分别比对照(旋耕-免耕)增加14. 57%(2012年)和30. 95%(2013年),且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灌浆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连续2年均为对照、免耕-免耕和深耕-免耕处理较低,灌浆期间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连续2年均为对照、免耕-免耕和深耕-免耕处理较低,地上部干物重2年均为对照最低,显著低于深松-免耕、旋耕-隔年旋耕(2012年)和深松-隔年深松(2013年)处理。各处理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2012年深松-免耕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深耕-免耕和深耕-隔年深耕处理。因此,建议黄淮海区域砂姜黑土农田小麦季和玉米季以旋耕和深松为主进行周年内或年际间轮耕,促进玉米植株氮素积累尤其是灌浆期间,促进干物质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靳海洋  谢迎新  李梦达  刘宇娟  贺德先  冯伟  王晨阳  郭天财  
【目的】筛选利于改善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蓄水保墒效果及提高作物产量的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耕作方式。【方法】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5个夏玉米季-冬小麦季周年耕作方式处理:免耕-旋耕(对照)、免耕-深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免耕-免耕,通过多年定位试验研究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及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深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25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35 cm土层土壤容重,深松-免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25 cm土层土壤容重,而免耕-免耕处理显著增大夏玉米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然嫣  陈印军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并建立Logistic模型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农户耕地保护利用行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样本统计分析发现,调研区在黑土保护利用中普遍存在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突出、化肥过量使用、保护性耕作措施使用率不高、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农户种粮收入、耕地面积、政府宣传与补贴政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配套服务等因素对农户黑土耕地利用与保护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应该建立黑土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农户黑土耕地保护意识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欣   杜国明   王玲  
[目的]从农户视角分析农户对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参与耕地轮作意愿之间的关系,为耕地轮作政策顺利推进提供参考,促进东北黑土区土壤保护和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于2022年7—8月对拜泉县、集贤县和望奎县的耕地轮作情况开展调研,共得到466份有效数据,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愿意响应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占52.58%,积极响应程度有待提高。(2)从农户对耕地轮作的政策认知来看,农户对轮作政策的了解程度、对轮作补贴的满意程度、对这项政策收益的未来预期以及对该政策的生态认知,均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农户的个体和家庭特征以及耕地经营情况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具有显著的影响。(4)各地热量条件不同导致玉米单产差异较大、但大豆单产差异不明显,因此农民对轮作表现出不同积极性。[结论]农户对于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不高,需要多途径加强轮作政策的宣传、建立合理的轮作补偿机制以及科学规划耕地轮作模式以刺激农户参与耕地轮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缓解耕地资源退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性社会嵌入理论,利用黑龙江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7.0%的农户采纳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中,47.1%的农户采纳深松技术,33.3%的农户采纳免耕技术,28.0%的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8.1%的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技术。政策支持、农户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技术服务可获得性和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年龄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负影响。因此,提出发展乡村社会规范提高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同,强化技术服务主体激励,提高服务供给能力,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政策支持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65年,1999年成为重庆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在英雄的歌乐山与秀美的缙云山之间,在人杰地灵的重庆大学城,"重电人"秉承"厚得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龙翔马跃、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谱写"重电"大发展的绚丽华章,累计培养电子信息等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近10万人。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新中国成立6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国芬  
2017年7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甘肃省政府决定共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据了解,目前甘肃省共有6所省部共建高校,这些高校无一例外都是本科院校,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资环学院)是甘肃省省内跻身"省部共建"行列的第一所高职院校,也是唯一一所省部共建高职院校。是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什么样的办学实力、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术艳  颜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国各省市中,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战略大粮仓"。但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仍存在与农业生产不相协调的因素,制约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能力,亟需加大投入,进行现代化的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秀  赵华甫  冯新伟  韩伟  
为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亟需探究旱改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本研究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田分布、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其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热点区域并划分生态功能管理分区。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旱地改为水田趋势明显,全省水田面积增长162.45%,主要位于三江平原;2)研究区的粮食产量、碳固定量、土壤保持量呈上升趋势,水分亏缺量也随之增长;3)粮食供应和碳固定具有空间协同关系,而与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存在显著的权衡关系。研究发现1995—2020年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一致的权衡/协同关系,但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依次,全省可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区、土壤保持区和生态保护区3类生态功能区,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戈  王越  雷国平  
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是保护耕地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论文以巴彦县为例,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识别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敏感性影响因子,并应用通径分析法,确定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对系统安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单一因子的作用中土壤类型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作用强度最大,高程最弱。不同因子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正负相关关系不同,对系统安全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耕地利用系统的其他影响因子对系统安全的共同作用也很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②各因子存在复杂的制约关系,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共同作用是系统安全主要的作用机理,且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对系统安全影响的显性特征不同;自然生态因子对系统安全的单一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李丹  梁海鸥  包喜利  
准确地掌握区域耕地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将耕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坡度图与行政区划图叠加,以此确定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应用"3S"技术,获取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特征的评价指标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质量得分并划分质量等级,进而分析耕地质量总体特征及空间地域分布与行政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呈现以四等地为峰值,三等地为次峰值,向五等地、二等地和一等地逐次减少的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耕地的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质量等级的高低与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及海拔高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各乡镇耕地质量等级差别较大,直接对其经济活动类型及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