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2)
2023(11437)
2022(9723)
2021(9033)
2020(7339)
2019(16218)
2018(15741)
2017(29910)
2016(16376)
2015(18197)
2014(17962)
2013(16931)
2012(15276)
2011(13973)
2010(14490)
2009(13626)
2008(12715)
2007(11454)
2006(10541)
2005(9811)
作者
(43458)
(35657)
(35417)
(34061)
(22812)
(17059)
(16315)
(13626)
(13620)
(13087)
(12049)
(12038)
(11350)
(11309)
(11247)
(11212)
(10726)
(10602)
(10594)
(10085)
(9107)
(8739)
(8631)
(8260)
(8220)
(8149)
(8035)
(7947)
(7358)
(7156)
学科
(57676)
经济(57613)
管理(44111)
(41508)
(33694)
企业(33694)
(26503)
金融(26502)
(24948)
中国(24937)
银行(24936)
(24194)
(19164)
地方(18676)
方法(18469)
(18093)
(16172)
数学(15993)
数学方法(15541)
业经(14605)
理论(13008)
农业(12842)
(11852)
贸易(11838)
(11505)
(11342)
财务(11302)
财务管理(11282)
中国金融(11247)
(11060)
机构
学院(217003)
大学(210406)
(85883)
经济(83625)
管理(76722)
研究(74081)
理学(64205)
理学院(63434)
中国(62612)
管理学(62070)
管理学院(61675)
(44235)
(44162)
科学(42908)
(36939)
中心(36434)
(35247)
(33547)
师范(33303)
财经(33245)
研究所(32761)
(31311)
(29830)
(29301)
北京(28621)
(27020)
业大(26458)
师范大学(26284)
经济学(26170)
技术(25910)
基金
项目(135919)
研究(108693)
科学(107442)
基金(93782)
(79361)
国家(78588)
科学基金(67744)
社会(66147)
社会科(62672)
社会科学(62662)
(56843)
教育(53136)
基金项目(48017)
编号(47608)
(47272)
自然(40777)
成果(40445)
自然科(39849)
自然科学(39840)
自然科学基金(39037)
资助(38931)
课题(35457)
(32016)
重点(31956)
(30213)
(29574)
(29262)
(28532)
项目编号(28524)
规划(27695)
期刊
(102128)
经济(102128)
研究(72492)
中国(51640)
教育(41433)
(38884)
金融(38884)
(33655)
(30174)
管理(29529)
学报(26124)
科学(25492)
技术(21239)
大学(20481)
农业(19802)
学学(18854)
业经(18026)
经济研究(16449)
财经(16088)
(13896)
职业(12720)
问题(12513)
(11291)
(10785)
论坛(10785)
理论(10424)
国际(10361)
(10021)
(9552)
现代(9502)
共检索到35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亚婷  
现场学习是能将教师的求知热情及所学纳入教师精神生命的学习方式。现场之“现”指向时间维度的现时性,现场之“场”指向空间维度的情境性,两者的交互彰显出学习即意义在现场中敞开的过程。培训现场是教师现场学习的方式之一,研究发现,培训现场中教师处于抑身扬心的境遇之中,并彰显出身心分离的被动化学习样态。身体是整全性的身体,整全性的身体构成了教师现场学习的原初性基础,以具身性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的现场学习应该强调教师的身体参与、身体体知和身体表达,以使教师实现身心合一的实践行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萌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中起着制约性作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递缄默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师徒制,而"影子培训"恰恰就是师徒制在教师教育培训当中的体现。因此,影子培训的实效性与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密不可分,影子培训的实施必须充分重视缄默知识,必须在缄默知识理论指导下进行,两者只有相互推动、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教师培训的整体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白琳  
终身学习理念正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运用,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现代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对终身学习也有着强烈需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才能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从而有效地吸收、保存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将在终身学习的视域下,分析员工培训开发的必要性,通过对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的培训开发策略,以促进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和实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丹  
为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满足残疾儿童发展的需要,美国越来越重视融合型教师的培养。美国要求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拥有较好的合作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融合型教师。在融合型教师的职前培训中举办培训合作技能的研讨会,以培养即将入职的融合型教师的合作技能,为入职后实施合作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结构和框架,为今后的合作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继奎  杜杉杉  黄警钟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禹春晖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注重国家的教育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更是我国向"新四化"迈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视域下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一直是一大难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芬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素养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TPACK知识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性知识,强调教师知识的多面性、灵活性和情境性。将TPACK知识引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切实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忠海  
由于培训者和新教师在职业认知方面的理解不同,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着理论认识、示范课效能和职业信念等三方面的逆差。其症结在于培训者将新教师定位于按既定模式、方法和程序操作、执行的技术人员;将教师入职培训定位于在内容上追求完美性、无限性,在形式上唯报告、讲座、观摩是从的灌输性训练。为此,培训者应反省和新教师之间的职业认知逆差,超越教师的技术角色窠臼,强化新教师作为人的职业认同教育;立足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发展的成长契机,开展衔接性培训;摒弃报告、讲座、观摩为代表的大班灌输性培训,代之以工作坊和案例教学等张扬教师职业实践属性的主体性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迪新  
文章结合校本培训的内涵,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校本培训实效性的基础上,从培训制度化、方式多元化、内容个性化以及评价标准科学化四方面构建教师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艳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剧增的信息时代,教师仅仅接受职前一次性学历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接受职后培训等继续教育,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再学习,才能使自身随着时代发展而前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养涛  
面对信息大爆炸、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成为重要命题。教师职后培训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学校管理层的充分重视和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恩芹  邱秀伟  
为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益,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然而,有研究表明,很多农村教师在培训结束以后,当他们试图在教学实践中去应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或者理念的时候,却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导致很多教师放弃了应用。为了解阻碍培训效果转化的相关因素,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教师所接受的相关培训水平偏低、培训内容不适合农村教师的需求、农村教师培训的后续支持明显不足,是导致培训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本友  
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以其现实生存处境的需要为动机,以可行度为条件,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生成"学术—技术—师范"三维素质结构。从学历构成、行业来源等基本情况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学术、技术和师范三个维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有助于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针对粤西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双师型教师需要补偿教育学或专业理论培训,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水平培训。阻碍其培训的外因有缺乏经费、师资短缺、计划性差等,因此需要由企业实施技术培训,由高师院校实施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培训,并最终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白彦茹  
终身学习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师是建构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加强 师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