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3)
2023(6526)
2022(5277)
2021(5303)
2020(4352)
2019(10002)
2018(9771)
2017(16765)
2016(10098)
2015(10957)
2014(10970)
2013(10098)
2012(9448)
2011(8715)
2010(9021)
2009(7871)
2008(7924)
2007(7136)
2006(6395)
2005(6120)
作者
(26728)
(22359)
(21600)
(21424)
(14238)
(10693)
(10197)
(8721)
(8556)
(8324)
(7613)
(7604)
(7305)
(7245)
(7096)
(7086)
(6733)
(6694)
(6443)
(6407)
(5737)
(5600)
(5389)
(5197)
(5083)
(4922)
(4920)
(4914)
(4621)
(4526)
学科
(30464)
经济(30432)
教育(19910)
管理(18845)
(17296)
中国(14886)
(13535)
企业(13535)
方法(11850)
(11796)
数学(10221)
数学方法(10001)
理论(9388)
(7904)
(7392)
教学(6738)
(6222)
地方(5813)
技术(5688)
(5269)
金融(5269)
(5223)
(5181)
银行(5171)
业经(5109)
(4998)
农业(4782)
发展(4573)
关系(4523)
(4483)
机构
大学(133989)
学院(126553)
研究(52797)
(43149)
经济(41953)
管理(38143)
(33085)
理学(32670)
科学(32208)
中国(32153)
理学院(32017)
教育(31159)
管理学(31033)
管理学院(30738)
(28913)
师范(28741)
(27031)
研究所(24784)
师范大学(23983)
(22061)
中心(21848)
(21523)
(21328)
北京(21321)
(19788)
业大(19278)
技术(17371)
财经(16664)
(16294)
农业(16197)
基金
项目(84239)
科学(67574)
研究(66140)
基金(58650)
(52208)
国家(51637)
科学基金(42358)
社会(39352)
教育(39004)
社会科(36951)
社会科学(36939)
(33446)
(30721)
基金项目(29513)
编号(27659)
自然(26662)
自然科(26079)
自然科学(26070)
成果(25763)
自然科学基金(25599)
资助(24346)
课题(23562)
重点(21289)
(20451)
(19567)
(19318)
(18874)
教育部(18092)
规划(17579)
(16978)
期刊
教育(51284)
研究(50180)
(47832)
经济(47832)
中国(37860)
学报(23537)
科学(20209)
大学(19149)
(17915)
(16642)
学学(16385)
管理(14222)
技术(13613)
职业(12066)
农业(11791)
(10217)
金融(10217)
财经(8725)
经济研究(8267)
林业(7965)
技术教育(7952)
职业技术(7952)
职业技术教育(7952)
(7617)
(7026)
论坛(7026)
业经(6926)
(6847)
(6726)
(6474)
共检索到20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肖甦  刘晓璇  
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便把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起来。他的健康教育观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将孩子引入自然世界;心灵健康是人类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儿童健康教育是一项立体工程;必须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健康。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充分的教育实践和思考所建立的健康教育观具有超越时空的预见性——他的健康教育观不仅符合现代人类的健康理念,而且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极大的启发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培材  
基于2015-2016年五个国定贫困县137所农村小学两期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总体上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分离效应"会显著降低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而"收入效应"会显著改善儿童的身心健康,抵消"分离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父母外出的"收入效应",减少"分离效应"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华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闰青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外界多重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各类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小学56人以上的大班额占小学全部班额的20.03%,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占5.42%;全国初中56人以上的大班额占初中全部班额的51.34%,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占14.76%。小学的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的比例比2009年略有上升,初中的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的比例比2009年略有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池上新  
文章基于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调查数据,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与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并分析文化适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随迁老人的生理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有待提升。(2)随迁老人的文化适应性较好,态度文化适应水平较高,行为文化适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文化适应对随迁老人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态度文化适应影响心理健康,城市认同与家乡认同分别起促进与阻碍作用;行为文化适应则与生理健康紧密相关。(4)运动参与和社会资本是文化适应影响随迁老人身心健康的两条路径。因此,提升深圳市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个人、家庭、社区与政府从增强文化适应性、培养积极生活方式、构建社会资本等方面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尉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令人堪忧。通过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归结其身心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室、成立体育相关社团、建立健全身心健康档案和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等,是促进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庞亚男  李泊  朱丽娟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以传播《生命知识》的十大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健康教育合作项目,于1990~1993年周期及1994~1995年过渡周期,在我国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山东、内蒙古12个省(区)的24个项目县,以及1994~1995过渡周期的吉林、安徽、湖北、广西、海南、西藏6个新项目省实施。 项目的总目标是:加强中国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加强妇幼的健康教育,支持优先开展妇幼保健和改善营养活动,从而提高项目省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徐宁吟  
伴随中国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11年六轮家庭数据,研究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影响的城乡差异。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文章运用工具变量法构建了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主要结论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身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城市儿童突出;对儿童体重产生显著改善作用,超重减少,尤以农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庄琦  
儿童健康是国家健康的起点与基础,是提升劳动力素质与人口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健康的必要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健康资本、健康均等受益维度出发,构建与完善协同发展的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融合协调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针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机制作用,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实现健康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概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相应提出了我国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协同治理及发展的政策建议:(1)将大健康的儿童健康教育理念渗入到儿童健康教育长远规划中去;(2)建立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协同治理的机制,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健康教育协同发展体系;(3)优化儿童健康教育的协同治理路径,完善一体化儿童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协同治理工具;(4)科学的识别机制,细分儿童健康教育服务需求;(5)完善儿童健康保障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儿童健康教育体系的监督反馈评估机制;(6)提升儿童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尤其关注儿童心理及社会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教育服务递送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周永刚  王志刚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农民身心健康的改善;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积极性和治疗满意度较高;参加新农合时长、家庭是否有大病报销对参合者身心健康改善的具有正向影响,而超过门诊补贴上限则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健全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平衡城乡医药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周永刚  王志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峰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追寻大师的足迹,我们提出并实践了"幸福教育"。"幸福教育"要通过构建幸福课堂、打造幸福校园、促进教师幸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任强  唐启明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基线数据,研究国内迁移对10~15岁儿童情感健康的影响。通过在五组儿童之间进行比较,包括有当地户口且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农村儿童、有当地户口且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城市儿童、随单亲或双亲迁移的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或寄养在其他亲属家庭的儿童,本文预期与同父母一起居住的儿童相比,后三类儿童存在情感障碍增大的风险。本文用常规回归模型和社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不一致,且不完全支持研究假设,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家庭居住类型对儿童情感健康的影响很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