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5)
2023(2879)
2022(2346)
2021(2240)
2020(1814)
2019(3955)
2018(4209)
2017(6991)
2016(4253)
2015(4818)
2014(5142)
2013(4620)
2012(4273)
2011(3929)
2010(4004)
2009(3605)
2008(3413)
2007(3223)
2006(2818)
2005(2522)
作者
(12852)
(10644)
(10403)
(10042)
(6660)
(4988)
(4848)
(4257)
(4054)
(3840)
(3612)
(3600)
(3504)
(3433)
(3416)
(3206)
(3193)
(3192)
(3122)
(2927)
(2789)
(2672)
(2583)
(2505)
(2454)
(2375)
(2354)
(2290)
(2255)
(2199)
学科
(10934)
经济(10908)
管理(10455)
(7548)
(6297)
企业(6297)
(4794)
(4769)
(4569)
中国(4558)
教学(4529)
理论(4410)
教育(4025)
(3969)
(3436)
(3063)
银行(3050)
方法(3033)
(2976)
(2933)
金融(2926)
地方(2802)
业经(2750)
体制(2667)
农业(2273)
(2271)
数学(2193)
制度(2096)
(2096)
学法(2088)
机构
大学(55782)
学院(55509)
研究(21737)
管理(17535)
(17144)
经济(16517)
中国(15475)
理学(14545)
科学(14284)
理学院(14272)
管理学(13798)
管理学院(13697)
(13021)
(12231)
(11594)
研究所(10600)
(9934)
中心(9923)
(9864)
师范(9776)
农业(9699)
业大(9355)
(9310)
技术(9209)
北京(8313)
教育(8172)
(8098)
师范大学(7789)
(7635)
(7619)
基金
项目(36853)
研究(28306)
科学(28035)
基金(24221)
(21788)
国家(21576)
科学基金(17383)
(15637)
社会(15456)
教育(14528)
社会科(14403)
社会科学(14401)
(13624)
编号(12726)
基金项目(12373)
成果(11534)
自然(11092)
自然科(10832)
自然科学(10826)
自然科学基金(10603)
课题(10259)
资助(9874)
(9086)
重点(8812)
(8295)
(8032)
(7813)
项目编号(7669)
(7571)
(7153)
期刊
(22155)
经济(22155)
中国(17865)
研究(17421)
教育(15531)
学报(11607)
(11465)
科学(9153)
大学(8439)
学学(7831)
(7689)
农业(7545)
管理(7090)
技术(5824)
(4791)
金融(4791)
职业(4258)
业经(4133)
(3736)
图书(3495)
(3445)
经济研究(3417)
业大(3383)
财经(3310)
(3195)
论坛(3195)
农业大学(2903)
(2901)
科技(2795)
技术教育(2783)
共检索到92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春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洪建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寇冬泉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秋苹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黎  
随着元宇宙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传统在线职业教育所固有的“离身化”弊病将得到“具身化”医治的可能。传统在线职业教育面临的离身困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的“强心弱身”困境、教育活动的“强身弱心”困境、教育评价的“身心分离”困境。在元宇宙赋能在线职业教育具身化转型的技术功效方面,学习分析技术推动在线职业教育内容从“机械固化”转向“智能整合”;沉浸式交互技术推动在线职业教育活动从“无心之劳”转向“有心之动”;数字孪生技术推动在线职业教育评价从“身心分评”转向“具身预演”。为实现具身化在线职业教育,需围绕元宇宙场景中的在线职业教育内容、在线职业教育活动、在线职业教育评价,探索“元宇宙+在线职业教育”的融合之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海亮   叶提芳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背景下,乡村网红是深度媒介化的乡村涌现出的新群体,其自发或自觉的文化建构对乡村文化振兴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判断性抽样,从抖音平台抽取251个有效样本,审视乡村网红在建构当代中国乡村文化中的价值与局限性,并给出引导建议。在身份层面,乡村网红主要由“在地”农民构成,作为数字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率先确立了农民群体在当代乡村文化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内容层面,乡村网红在新媒体空间生产的巨量媒介文本,记录和塑造当代中国新乡村文化;意义层面,乡村网红话语从个体意识、生活方式、人伦关系和乡村本体价值等方面构建乡村文化新涵义。同时,乡村网红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生产主体的持续生产能力不足、内容题材超真实趋势增强、价值观念存在较多矛盾话语等局限。由此建议加强公共培训服务,提升乡村网红自主生产能力;调控平台算法和流量,加大对真实乡村题材的流量倾斜;倡导“三农”知识精英入场,形成信息内容和价值观念对冲机制,引导乡村网红良性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海亮   叶提芳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背景下,乡村网红是深度媒介化的乡村涌现出的新群体,其自发或自觉的文化建构对乡村文化振兴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判断性抽样,从抖音平台抽取251个有效样本,审视乡村网红在建构当代中国乡村文化中的价值与局限性,并给出引导建议。在身份层面,乡村网红主要由“在地”农民构成,作为数字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率先确立了农民群体在当代乡村文化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内容层面,乡村网红在新媒体空间生产的巨量媒介文本,记录和塑造当代中国新乡村文化;意义层面,乡村网红话语从个体意识、生活方式、人伦关系和乡村本体价值等方面构建乡村文化新涵义。同时,乡村网红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生产主体的持续生产能力不足、内容题材超真实趋势增强、价值观念存在较多矛盾话语等局限。由此建议加强公共培训服务,提升乡村网红自主生产能力;调控平台算法和流量,加大对真实乡村题材的流量倾斜;倡导“三农”知识精英入场,形成信息内容和价值观念对冲机制,引导乡村网红良性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经验主义孕育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理性主义造就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二者尽管迥然相异,但在贬抑或轻视身体方面,却分享着共同观点。生成论强调身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认知不是一个既定心智对既定世界的静态表征,而是一种具身的行动。认知并非是产生于头颅内的精神事件,而是涌现于大脑—身体—环境动力耦合之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学说造就了生成学习观。生成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是身体。身体并非指物理性躯体,而是现象的身体或“心智合一”的身体。在生成学习中,学习、身体行动和环境影响是一个动力整体。学习过程“自治”而非“他治”,意义建构存在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自古希腊开始,身体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就受到贬抑或忽略。教育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脖颈"以上,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身体要么是通向真理的障碍,要么仅仅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或"容器"。学习被视为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但是具身认知挑战了这种教育观念。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挑战了以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教育与教学观,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传统教育观形成挑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霞  
数字时代以其网络化、沉浸化、泛媒介化的核心特征再次重启技术、身体与学习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场域身体的回归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分析了身体如何成为数字时代学习场域的新面向;揭示了数字化技术从不同方向卷入身体世界所形成的身体与技术的“间隙”;探究了数字时代学习场域“身体—技术”关系模式下的技术协商形态和身体呈现形式;进而提出实现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与技术的共进共生之路径,以此促进数字时代教育的主体性回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秀凤  
本文论述了在多媒体课件开发时,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并给出具体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方法,探索了在多媒体课件中将计算机多媒体处理能力与各种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并重的课程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志平  周海云  李立  马文慧  
山区农村的中学由于缺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创新的体育指导理念,学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导致中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提高山区中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在简陋的条件下,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飞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分流的重要举措。从福柯规训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对教师、宿管和职校生的访谈,探讨职业中学寄宿生在宿舍场域框约下的生存图景和行动策略。研究发现,学校为实现学生宿舍日常生活秩序的“顺从”运用的手段有:时空控制,强调纪律,训练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机械化完成规定的任务和动作;全景敞视空间与层级监视,促使学生自觉反思自身行为;仪式化检查,以保证学生服从管理,遵守规则。而职校生在接受学校规训的同时也进行了多重抵抗,如学生间人际关系冲突的直接抗争、反学校文化的弱者式抗争,以及焦虑情绪的抗争次表达。为此,职业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把握好规训的度,使教育走向教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宁南  陈国权  付悦  马菁蕴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假设模型,基于10个企业68个团队350个个体的样本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与个体基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都显著正相关;个体对学习导向3个维度的感知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有不同的影响;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在感知的学习导向与个体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