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6)
2023(8673)
2022(7386)
2021(6833)
2020(5797)
2019(13411)
2018(12949)
2017(25897)
2016(13427)
2015(14913)
2014(14439)
2013(14020)
2012(12558)
2011(11051)
2010(10453)
2009(9189)
2008(8512)
2007(6811)
2006(5307)
2005(4035)
作者
(33312)
(28147)
(27938)
(26525)
(17924)
(13474)
(12655)
(11044)
(10757)
(9643)
(9573)
(9294)
(8846)
(8466)
(8406)
(8352)
(8309)
(8184)
(8039)
(7930)
(6727)
(6507)
(6500)
(6437)
(6429)
(6305)
(5949)
(5719)
(5528)
(5517)
学科
(61653)
经济(61591)
管理(40777)
(39972)
方法(37784)
数学(35299)
数学方法(34968)
(32945)
企业(32945)
(16555)
(13871)
中国(12921)
业经(11344)
(10931)
财务(10901)
财务管理(10878)
(10761)
贸易(10759)
(10482)
企业财务(10447)
地方(9631)
农业(9555)
技术(9178)
环境(8576)
(8274)
(8222)
金融(8221)
(7543)
(7477)
银行(7473)
机构
大学(182214)
学院(181457)
(83183)
经济(82061)
管理(80095)
理学(72084)
理学院(71514)
管理学(70495)
管理学院(70157)
研究(49414)
中国(37349)
(36947)
(33850)
财经(31605)
(29290)
经济学(27926)
科学(26659)
经济学院(25823)
中心(25252)
业大(24571)
财经大学(24353)
(23033)
商学(22383)
(22301)
商学院(22193)
经济管理(22043)
(20467)
(20335)
师范(20146)
北京(19662)
基金
项目(137062)
科学(112179)
基金(105766)
研究(100032)
(90320)
国家(89642)
科学基金(80884)
社会(68925)
社会科(65799)
社会科学(65786)
基金项目(56378)
自然(52024)
(51575)
自然科(50956)
自然科学(50947)
自然科学基金(50084)
教育(47207)
(43296)
资助(43188)
编号(38059)
(32404)
国家社会(30193)
重点(30097)
(29572)
教育部(29312)
人文(28599)
(28217)
成果(28178)
创新(27650)
科研(26980)
期刊
(71506)
经济(71506)
研究(46294)
(28319)
管理(27327)
中国(23175)
学报(22428)
科学(22291)
大学(18957)
学学(18247)
(18044)
技术(16495)
财经(15649)
(14907)
金融(14907)
(13317)
经济研究(12903)
农业(12668)
教育(12307)
业经(11777)
统计(10520)
问题(10184)
(9718)
技术经济(9144)
商业(8878)
理论(8740)
决策(8653)
(8231)
财会(7949)
实践(7880)
共检索到23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鲁元平  王军鹏  王品超  
本文基于身份经济学理论框架,利用CGSS2012年数据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员身份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党员身份的幸福效应并非仅仅由收入溢价、社会资本提升等经济激励带来,党员身份认同对于促进幸福感的提升亦具有重要作用;党员身份的幸福效应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在党员比重较低的群体中,比如农村、少数民族、女性党员等,党员身份呈现出更明显的幸福效应。其原因在于,在党员所占比重越低的群体中,越能凸显出党员的身份价值,党员身份认同程度也就越高,从而党员身份的幸福效应就越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港  李涛  沈华福  
本文设计了由中国大学生被试作为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投资实验,通过在实验中"泄露"不同完备和对称程度的信息,检验了在"无信息"、"单向信息"和"双向信息"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学生干部"这一社会身份对"信任"和"值得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多数中国学生被试之间存在着彼此信任和值得信任,这使得双方实现了"双赢"。其次,受托人的干部身份,招致了委托人更高的可信任度;但干部在其身份信息不公开时,并不比无信息状态下的受托人更值得信任。再次,双向信息的干部身份可以显著提升干部的互利性,使得他们比无信息状态下的受托人有着更高的值得信任的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港  李涛  沈华福  
本文设计了由中国大学生被试作为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投资实验,通过在实验中"泄露"不同完备和对称程度的信息,检验了在"无信息"、"单向信息"和"双向信息"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学生干部"这一社会身份对"信任"和"值得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多数中国学生被试之间存在着彼此信任和值得信任,这使得双方实现了"双赢"。其次,受托人的干部身份,招致了委托人更高的可信任度;但干部在其身份信息不公开时,并不比无信息状态下的受托人更值得信任。再次,双向信息的干部身份可以显著提升干部的互利性,使得他们比无信息状态下的受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志涛  张婷  李晗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身份认同与益贫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具有显著的益贫效应,身份认同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益贫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户主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以及地区因素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益贫效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构建均等化的身份认同有助于放大农村三产融合带来的益贫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海湘  魏敏  许锐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为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收入差距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带来了幸福感的提升,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本文测度了31个省市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居民幸福感的微观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降低收入差距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在青年人群体以及中西部区域更显著。本文从幸福感的视角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和人群溢出效应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于伟  张鹏  李雪丽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旅游业高速发展和"幸福停滞"的共同背景使得探究旅游发展对国民幸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研究显示,旅游在为参与者带来愉悦体验之外还具有显著的幸福增进效应,这种效应部分通过充实参与者社会资本和提升社会经济地位等方式实现;旅游的幸福增进效应存在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未充分体现。因此需要从休闲制度设计和旅游供给优化等方面保障人们的旅游权利,通过主客良性互动提升旅游者社会资本和感知社会经济地位,夯实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基础释放旅游的幸福影响,全面发挥旅游提升国民幸福感的社会心理功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也  张安全  雷震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资产对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1)住房财富对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相对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而言,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较小;(2)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数的增加,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逐步增强,甚至超过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针对上述结论,本文给出了合理的经济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刚  李树  
在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激励之下,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频繁通过干预和管制市场的政策来谋求增加居民幸福感,但这却可能与其初衷南辕北辙。因为,即便是最优的市场管制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滋生腐败,而腐败很可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采用CGSS(2006)数据,研究证实,腐败显著降低了中国的居民幸福感,且在控制了腐败变量的内生性之后,腐败对居民幸福感的抑制效应还明显增强了,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对居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如果样本城市的腐败水平上升一个标准差,国民幸福感将会因此而下降4.05%,这需要GDP增长率上升6个百分点才能弥补。分群样本检验还发现,腐败只是显著降低了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  陈刚  
本文通过一项大规模的微观调查发现,"关系"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而且,"关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递减。同时,"关系"是扩大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中,"关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差距的贡献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地区哑变量、健康和家庭收入的贡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克勤  
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形成的政治关联与一般高管层的政治关联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会促进公司自律进而提升独立审计需求。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IPO前民营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审计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此类政治关联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大型审计师,在选择大型审计师后支付了相对较高的审计定价,上述现象均随着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级别提高而加强;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的公司在聘请大型审计师后,其财务报告操控性应计明显下降。上述发现说明,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的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信号传递的审计需求,同时大型审计师在此类公司也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卜君  孙光国  
如何促进董事会秘书在"亮身份"与"尽职责"之间取得平衡以充分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对市场监管与公司治理有重要意义。自《公司法》对董秘的职责要求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从法律意义上确认董秘的高级管理人员身份以来,董秘在新的职责要求与身份定位下的履职效果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董秘不同身份定位对职责履行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仅有单一身份的董秘相比,兼有多重身份的董秘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兼有经理层身份或执行董事身份的董秘信息披露职责的履行效果优于仅兼有董事身份的董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治理环境或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董秘多重身份对信息披露职责的履行效果影响更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全峰  
从农村走向城市,乡城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自身福利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的推进以及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研究发现,分析乡城迁移对迁移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迁移者城市户籍获取情况。未获取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并未显著改变迁移者幸福感,而取得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显著增加迁移者的幸福感。通过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差异分解发现,取得户籍的乡城迁移者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主要是由于收入效应、机会不平等、对未来经济社会地位预期、医疗养老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策  董静  余婕  
激活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农村创业者的主观幸福感是否会影响农村创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这一影响过程主要通过何种机制发生作用,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基于“中国千村调查”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农村创业者主观幸福感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2)农村创业者主观幸福感主要通过激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3)农村创业者主观幸福感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因创新类型、地域、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男性创业者主观幸福感对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比女性创业者更为突出。(4)社会责任履行在农村创业者主观幸福感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发挥的传导作用因创新类型以及地域和行业的差别而程度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创业者积极情绪的经济后果以及农村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珺  高挺  常启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CGSS),考察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均会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债券投资对居民幸福感的负向作用并不显著;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会降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向作用;东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并未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戴云  
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社会资本,会对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地区幸福感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幸福感水平越高则该地区企业的投资水平越高;与民营企业相比,地区幸福感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地区幸福感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正向影响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但这一负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水平,进而有效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