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8)
2023(16947)
2022(14547)
2021(13651)
2020(11521)
2019(26382)
2018(25936)
2017(50629)
2016(26811)
2015(29892)
2014(28845)
2013(28058)
2012(25379)
2011(22593)
2010(22540)
2009(20853)
2008(19108)
2007(16453)
2006(14154)
2005(12179)
作者
(71833)
(59665)
(59024)
(56227)
(37828)
(28624)
(26977)
(23294)
(22798)
(21016)
(20454)
(19895)
(18748)
(18619)
(18583)
(17996)
(17762)
(17518)
(17098)
(17073)
(14470)
(14461)
(14331)
(13661)
(13493)
(13223)
(13116)
(13041)
(11945)
(11718)
学科
(99786)
经济(99681)
管理(79245)
(77425)
(66546)
企业(66546)
方法(48252)
数学(42022)
数学方法(41452)
中国(30937)
(28277)
金融(28274)
(28165)
(26763)
银行(26720)
(26061)
(25671)
业经(24600)
地方(21275)
技术(21083)
(20683)
(19947)
(19034)
财务(18960)
财务管理(18924)
理论(18593)
(18373)
贸易(18358)
企业财务(18010)
(17884)
机构
大学(357280)
学院(356857)
管理(147096)
(142506)
经济(139506)
理学(128336)
理学院(127034)
管理学(124784)
管理学院(124148)
研究(111382)
中国(90749)
(73891)
科学(67753)
(65745)
中心(54691)
财经(53585)
(53501)
(52539)
业大(51945)
(50598)
(48943)
研究所(48196)
北京(45941)
(45408)
师范(44992)
经济学(43555)
(42087)
农业(41665)
(41107)
财经大学(40440)
基金
项目(252682)
科学(200791)
研究(186136)
基金(184964)
(159621)
国家(158294)
科学基金(138747)
社会(118596)
社会科(112577)
社会科学(112546)
(99481)
基金项目(98726)
自然(90238)
自然科(88278)
自然科学(88259)
自然科学基金(86692)
教育(86003)
(82684)
编号(75774)
资助(75064)
成果(59560)
(56372)
重点(55884)
(55366)
(53297)
创新(52037)
课题(51190)
国家社会(48890)
科研(48359)
教育部(48335)
期刊
(145099)
经济(145099)
研究(102629)
中国(66403)
管理(53579)
学报(53105)
(50026)
科学(49417)
(47599)
(45804)
金融(45804)
大学(41460)
教育(39922)
学学(38959)
技术(32202)
农业(32024)
财经(25536)
业经(24827)
经济研究(23877)
(21804)
图书(19161)
理论(18377)
科技(18353)
问题(18232)
技术经济(17266)
实践(16986)
(16986)
(16737)
商业(16024)
(15626)
共检索到51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雷  周勤  
身份歧视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中身份歧视程度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效率。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投标人气、利率水平三个角度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身份标签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借贷中,总体上,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存在着显著的身份歧视。对信息质量细分市场深入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身份歧视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网络借贷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借贷问题,并随着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完善,缓解借贷市场中的身份歧视,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秀娟  张智颖  
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交易数据,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中借款人职业身份信贷歧视问题,检验互联网金融中"职业身份信贷歧视"的存在性。同时,基于投资者认知偏差的视角,进一步对这种职业身份歧视是否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借款人职业身份差异所致借款成功率差异是否一致的分析表明,对私营企业主身份借款人的信贷歧视属于"理性歧视",对网商身份借款人的信贷歧视属于"非理性歧视"。这种"职业身份歧视"的存在,是源自P2P网贷平台投资者对借款人职业身份的经济特征已有认知而进行的决策行为,并非一种纯粹的社会身份歧视行为。对网商身份借贷人的"非理性歧视"则主要源于投资者对网商身份借款人的认知偏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彧  施一舟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婚姻歧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婚姻歧视,表现为已婚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高,离异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低;借款人受到婚姻歧视的影响,在发布借款订单时,已婚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低,离异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高。进一步对婚姻歧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婚姻状态对不同信用等级、学历、收入、地区、资产、借款期限借款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彧  施一舟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婚姻歧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婚姻歧视,表现为已婚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高,离异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低;借款人受到婚姻歧视的影响,在发布借款订单时,已婚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低,离异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高。进一步对婚姻歧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婚姻状态对不同信用等级、学历、收入、地区、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窦新华  孟鑫泊  周方召  
以"人人贷"P2P网络借贷平台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有效订单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P2P网贷市场中的非理性"性别歧视"问题。经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性别的风险倾向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女性的借款违约概率相比男性更低;第二,女性借款者的成功借款可能性也更低,女性更不容易获得借款,以上结果说明女性借款人在中国P2P网贷市场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非理性偏好歧视;第三,女性的学历背景也无助于提高女性的借款成功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彧  周安琪  
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运用"人人贷"平台的借贷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P2P网络借贷中是否存在由地区间收入水平不均衡引发的地域歧视现象。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贷款人倾向于向高收入地区的借款人提供资金,而不愿贷款给低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其次,低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利率以获得贷款,高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则会设定较低的利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域歧视现象存在异质性,具体来说,低学历、低信用、低认证数量、高借款金额借款人受到的地域歧视较为明显,而对高学历、高信用、高认证数量、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端生  夏伟  
近年来,在"互联网+"及"普惠金融"理念的倡导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因其金额较小,收益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受到大力追捧。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自2007年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获得超常规发展。截至2016年10月,P2P平台数量已经达到4 600家。与此同时,平台诈骗跑路事件持续发生,每月新增问题平台数量一度超过新上线的平台数量,给行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银监会等四部委于2016年8月24日公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加大了P2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端生  夏伟  
近年来,在"互联网+"及"普惠金融"理念的倡导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因其金额较小,收益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受到大力追捧。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自2007年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获得超常规发展。截至2016年10月,P2P平台数量已经达到4 600家。与此同时,平台诈骗跑路事件持续发生,每月新增问题平台数量一度超过新上线的平台数量,给行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银监会等四部委于2016年8月24日公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加大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文章结合《暂行办法》出台前我国P2P行业的发展状况,在解读《暂行办法》对P2P平台影响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P2P平台的发展路径,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暂行办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飞  刘志洋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历史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补偿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有效覆盖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2P产品的借款利率整体上低估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投资者对借款订单信息、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信用评估信息存在不同的风险敏感性,对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风险敏感性较高,而对借款人的工作所属行业、工作时间、年龄、学历信息的风险敏感性较低;在不同的P2P细分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对借款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有所差异,进而产生了部分细分市场中违约风险被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利率定价机制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为此,要反思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机制,从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着手,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夯实利率定价准确反映风险的基础;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化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引导投资者对信用评估信息给予关注和重视;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及其他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定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张博  
农民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的违约风险和能否以合理的成本与平等的机会享受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务值得深入研究。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络借贷活动的农民提供的可认证信息不足,进而信用评分较低,获得借款后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高,而低收入人群的潜在违约风险和实际违约风险均低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农民并未享受到优惠的借款利率,低收入人群反而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农民和低收入人群需要机会均等的金融支持,但在P2P网络借贷市场却面临融资难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速了传统金融向共享金融演变的进程,为共享金融加快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于扩大社会融资、加速"金融脱媒"、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普惠程度大有裨益。P2P网络借贷作为共享金融的典型形式,正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和渠道,在完整的交易规则框架内,有效联通金融资源的供求双方,提高金融资源与服务的配置效率,合理分担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霍伟东  王明彬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拓宽了融资渠道,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的繁荣也加快了普惠金融的实现步伐。但是,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了跑路、提现困难和诈骗等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和金融稳定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P2P网贷平台的进步意义后,对当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挖掘问题平台数据并分析问题原因后认为:应当明确监管主体和规则、完善P2P网贷平台和投资者准入与保护、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对P2P网贷平台的动态监管,促进金融稳定和繁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