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5)
2023(10825)
2022(9479)
2021(8815)
2020(7513)
2019(17531)
2018(17441)
2017(33595)
2016(18384)
2015(20929)
2014(21301)
2013(20874)
2012(19372)
2011(17663)
2010(17835)
2009(16757)
2008(17022)
2007(15747)
2006(13738)
2005(12681)
作者
(53806)
(45260)
(45257)
(43120)
(28638)
(21747)
(20722)
(17517)
(16874)
(16310)
(15279)
(15259)
(14514)
(14125)
(14045)
(14038)
(14019)
(13312)
(13225)
(13077)
(11256)
(11189)
(10856)
(10397)
(10334)
(10173)
(10158)
(10052)
(9132)
(8998)
学科
(71775)
经济(71653)
管理(59319)
(55263)
(45519)
企业(45519)
方法(32691)
数学(28132)
数学方法(27846)
(23077)
(22537)
(20141)
中国(18279)
业经(16993)
(15085)
贸易(15079)
农业(14731)
(14704)
(14700)
(14552)
财务(14512)
财务管理(14461)
企业财务(13663)
(13190)
银行(13162)
(12978)
地方(12929)
理论(12860)
(12453)
(11714)
机构
大学(270124)
学院(269700)
(108682)
经济(106191)
管理(104582)
理学(89401)
理学院(88462)
管理学(87013)
管理学院(86504)
研究(86011)
中国(67064)
(56413)
(54306)
科学(51787)
(46120)
(43673)
(43359)
财经(42310)
中心(41497)
业大(39658)
研究所(38982)
(38043)
农业(35962)
北京(35312)
(34674)
师范(34311)
(34048)
经济学(33053)
财经大学(31055)
(30407)
基金
项目(172257)
科学(135479)
研究(127894)
基金(124838)
(107799)
国家(106873)
科学基金(91952)
社会(80635)
社会科(76181)
社会科学(76159)
(67598)
基金项目(66514)
教育(60011)
自然(59031)
自然科(57658)
自然科学(57643)
自然科学基金(56680)
(56373)
编号(54278)
资助(50500)
成果(45173)
(38889)
重点(38332)
课题(36409)
(36218)
(35992)
(35904)
教育部(33622)
创新(33615)
大学(33049)
期刊
(124014)
经济(124014)
研究(78736)
中国(56196)
(45291)
(41920)
学报(41196)
管理(37311)
科学(37213)
大学(31414)
教育(30860)
学学(29275)
农业(27233)
(26226)
金融(26226)
技术(24104)
财经(21418)
业经(21159)
经济研究(19101)
(18291)
问题(16273)
图书(15168)
(14236)
(13936)
理论(13759)
技术经济(13515)
(13259)
商业(12783)
财会(12709)
实践(12515)
共检索到406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婕琼  韩晟昊  高维和  
以“身临其境”为特点的网络直播对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亟待探索。社会临场感反应了用户在线上交互行为中的真实的心理状态,是虚拟共在感、心理卷入以及行为参与的具象表现。本文探究了网络直播用户的社会临场感通过用户承诺对于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技术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对349份样本数据的分析,本文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与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正相关,同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提高用户承诺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此外,当用户感知有用性较强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承诺对推荐意愿的正向效应会被增强。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临场感影响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网络直播平台的关系绩效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婕琼  韩晟昊  高维和  
以“身临其境”为特点的网络直播对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亟待探索。社会临场感反应了用户在线上交互行为中的真实的心理状态,是虚拟共在感、心理卷入以及行为参与的具象表现。本文探究了网络直播用户的社会临场感通过用户承诺对于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技术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对349份样本数据的分析,本文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与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正相关,同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提高用户承诺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此外,当用户感知有用性较强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承诺对推荐意愿的正向效应会被增强。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临场感影响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网络直播平台的关系绩效管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富民  黄思皓  金亚男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经济文化的热门研究领域。但是,当前各直播平台大多存在内容区分度不高,观众存留率低的问题。如何维持用户的高粘性成为直播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设计/方法】以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观众作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观众需求满足视角出发,构建了观众需求满足对持续观看行为意愿的影响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模型及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论/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视频直播中,认知类需求满足显著正向影响其感知有用性;情感类需求满足、个人整合类需求满足、社会整合类需求满足和压力释放类需求满足均显著正向影响其满意度;观众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均对其持续观看行为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观众的感知有用性在认知类需求满足对持续观看行为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观众的满意度在情感类需求满足、个人整合类需求满足、社会整合类需求满足及压力释放类需求满足对持续观看行为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可为直播平台的营销策略制定和管理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伟   魏亚楠  
电商直播作为近两年发展迅速的商业模式,通过视频及实时互动的方式,给观看用户带来亲临现场般的沉浸式体验。电商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取决于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口碑传播,在观看直播时主动向他人分享推荐,故电商直播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理亟待探索。本文在电商直播情境下,研究直播社会临场感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引入愉悦和唤醒二维度情绪状态作为中介变量。对样本数据分析表明:直播社会临场感通过愉悦和唤醒情绪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及推荐意愿。基于此,应利用科技赋能提升用户直播临场感,多元化激发用户愉悦和唤醒情绪,增强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德林  赵丽平  张星  夏火松  
用户对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行为,可以很好地推广和传播视频服务网站的用户认同度,还可以极大地推动视频内容中信息和知识的扩散和交流。以网络口碑传播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视频服务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模型。通过优酷网好友在线问卷填写和纸介版社会问卷调研,共获得有效样本242个。进行了PCA因子分析和可靠性信度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CFA和路径分析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服务平台支持、关心他人、社交利益、视频质量和积极自我提升等因素对网络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积极自我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帮助公司对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嫣  张媛媛  李雪盈  陈仪  
研究基于SOR模型构建影响消费意愿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对2423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分析网络直播对消费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网络直播消费中,信任感知、功能感知和情感感知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均有影响,其中情感感知影响较为明显。互动性对功能感知影响较为明显,对功能感知和情感感知影响较小。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应从完善推广计划、完善产品售后、满足情感需求、扩大舆论影响等方面提升网络直播质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刚  刘颢琳  徐韵影  苏美多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网络直播广泛的影响范围和强大的影响力度,先对网络直播、用户信息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阐述和说明,再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用户的信息需求动机,即用户生活中的信息需求、职业中的信息需求或社会化的信息需求,来对应地总结出用户在网络直播引导下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获取、吸收和利用行为四种特征。[方法/过程]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东北三省本科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对用户观看网络直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22.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归纳出网络直播引导下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的5点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川   石姣  
厘清网络直播中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其行为转化过程对于促进生鲜农产品直播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加入情境因素,构建消费者生鲜农产品网络直播购买行为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收集问卷并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有意愿通过直播购买生鲜农产品的被调查者中,有34.3%未将购买意愿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外部情境因素在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其中,促进行为转化作用最强的是自然人文因素,其次为制度规范因素,最弱为市场竞争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强化质量监管与人文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售后服务标准体系和创新农产品直播内容等方式优化农产品上行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海玲   卫金金   崔坤   包若琪  
数字人技术可为直播行业注入新活力,如何提升数字人直播质量,增强用户参与度是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本研究基于S-O-R理论构建数字人直播用户参与行为影响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识别用户参与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交互型线索和解说氛围正向影响信任;印象型线索、移情性线索、娱乐氛围和解说氛围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信任,信任和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用户参与行为;所有影响因素均不能构成用户参与行为的必要条件,需多种因素协同发挥作用。(2)高娱乐氛围、高信任和高社会临场感均存在于围观式、表达式及购买式参与行为的所有组态中,对用户参与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围观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内容驱动路径及形象内容驱动路径;表达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驱动路径;购买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形象驱动路径和情感社交驱动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瑜  
本文拟从认知行为的角度,分析网络数据库用户的检索结果选择行为的主要类型、基本原则,从而为设计、开发出更具人性化、更趋科学性的检索界面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千惠   区峻   谭冬梅   崔高原   吴怡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直播平台,网络健身直播迅速发展起来。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网络健身直播对居民健身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健身直播的互动效应、促销效应、主播的受欢迎程度、售后服务、产品物质均正向影响居民健身消费意愿。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沈霄  王国华  
[目的/意义]网络直播+政务是新时代下民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平台,有效拓展了公共行政与政务服务的空间,打造了新的行政生态。研究网络直播+政务,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能让网络直播+政务更好的引领直播正能量。[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网络直播+政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从社会情境中的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仪式模型,解析了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与互动结果。[结果/结论]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互动的情境分层,最后提出衡量政务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喻昕  许正良  
【目的/意义】在网络直播平台环境中,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对弹幕用户信息参与行为展开研究,为研究弹幕信息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管理借鉴。【方法/过程】分析了互动性、可视性、娱乐性和有用性的弹幕信息特性在对弹幕信息沉浸状态的影响作用,以及沉浸状态下用户的弹幕参与行为。【结果/结论】在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范式下,构建网络直播平台中弹幕信息用户参与行为理论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胜利  贾哲宇  夏苏迪  王少辉  
[目的 /意义]从用户行为视角探究算法推荐服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为应对算法推荐乱象提供指引和规范。[方法 /过程]采用条件价值法量化网络用户算法推荐服务接受意愿,并对其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是否背离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感知价值与风险理论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网络用户在算法推荐服务使用过程中,存在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的背离现象,即用户持续使用但接受意愿不高。用户感知价值对接受意愿与行为背离产生负向作用且用户的感知愉悦性影响最为显著;感知风险正向影响背离现象产生,其中经济损失程度影响最大,信息过载程度影响最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琳  
目前,大部分视频网站是以点播的形式录播乡村旅游节目,欠缺时效性无法给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而网络直播能够通过良好的互动效应弥补这一缺憾,打破已进入发展瓶颈且相对固化的OTA乡村旅游营销模式,从PC端、移动端和电视端等吸引更具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成为网络时代乡村旅游营销模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