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3)
- 2023(18436)
- 2022(15451)
- 2021(14390)
- 2020(11806)
- 2019(26493)
- 2018(25910)
- 2017(48646)
- 2016(25583)
- 2015(27924)
- 2014(27217)
- 2013(26534)
- 2012(24307)
- 2011(21865)
- 2010(21936)
- 2009(20218)
- 2008(18857)
- 2007(16359)
- 2006(14532)
- 2005(12807)
- 学科
- 济(119540)
- 经济(119430)
- 管理(73929)
- 业(72272)
- 企(57838)
- 企业(57838)
- 方法(43926)
- 数学(37035)
- 数学方法(36574)
- 中国(32792)
- 农(32008)
- 地方(30391)
- 业经(27259)
- 财(23218)
- 农业(22662)
- 技术(21643)
- 学(20846)
- 制(18871)
- 贸(18457)
- 贸易(18442)
- 理论(17993)
- 易(17766)
- 融(17228)
- 金融(17224)
- 环境(17204)
- 地方经济(17178)
- 银(17075)
- 银行(17055)
- 行(16523)
- 和(16024)
- 机构
- 学院(352004)
- 大学(346382)
- 济(151400)
- 经济(148528)
- 管理(137566)
- 研究(118467)
- 理学(118392)
- 理学院(117128)
- 管理学(115221)
- 管理学院(114536)
- 中国(89738)
- 京(71017)
- 科学(68956)
- 财(66708)
- 所(56471)
- 中心(55126)
- 江(53001)
- 财经(52816)
- 研究所(51005)
- 农(50240)
- 范(48560)
- 师范(48085)
- 经(47972)
- 经济学(46771)
- 业大(46207)
- 州(44535)
- 北京(44370)
- 院(43368)
- 经济学院(41727)
- 财经大学(39092)
- 基金
- 项目(237787)
- 科学(190694)
- 研究(179294)
- 基金(172651)
- 家(148555)
- 国家(147257)
- 科学基金(128862)
- 社会(117820)
- 社会科(111740)
- 社会科学(111721)
- 省(95309)
- 基金项目(91256)
- 教育(83232)
- 自然(79970)
- 划(78629)
- 自然科(78182)
- 自然科学(78169)
- 自然科学基金(76775)
- 编号(72481)
- 资助(68604)
- 成果(57535)
- 发(56294)
- 创(53783)
- 重点(53469)
- 部(52055)
- 课题(50540)
- 创新(49513)
- 国家社会(49071)
- 教育部(45737)
- 发展(45542)
- 期刊
- 济(175297)
- 经济(175297)
- 研究(105344)
- 中国(72637)
- 管理(55063)
- 财(50487)
- 科学(47136)
- 农(47004)
- 学报(45650)
- 教育(42308)
- 大学(36402)
- 技术(34443)
- 学学(34288)
- 融(32857)
- 金融(32857)
- 农业(32306)
- 业经(29886)
- 经济研究(28409)
- 财经(25930)
- 经(22563)
- 问题(22151)
- 技术经济(18817)
- 科技(17332)
- 业(17145)
- 商业(16866)
- 贸(16735)
- 统计(15929)
- 现代(15842)
- 策(15765)
- 世界(15652)
共检索到53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进
非正式制度路径依赖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探析路径依赖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贵州郎德上寨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分析该村寨非正式制度特征及他组织演化,提出了他组织参与村寨旅游发展的路径构想。结果表明:郎德上寨旅游发展模式深受历史制度的影响。安全与团结、公平与效率等因素是该村寨旅游社区管理的优先考虑因素,但这也导致村寨经济陷入路径锁定。非正式制度路径依赖影响下,当地村民与他组织在共同经营村寨旅游时产生了分歧。他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旅游扶贫时,应重视构建与自组织之间的"竞争-协同"机制,这是提升当地村民对政府旅游扶贫认同度及村寨旅游发展效率的可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法尧 陈红玲 李如跃 吴建国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村寨整体贫困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旅游扶贫的目标转向村寨内部贫困个体。旅游扶贫的路径由过去依靠发展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转向依靠更加公平的旅游收益分配政策,并以"益贫"思想为导向,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扶贫 民族村寨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鲁芳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以杭州地区二县市 (淳安县、临安县 )为重点研究个案 ,剖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情况 ,力图揭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路径依赖规律 ,阐述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因素 ,前瞻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未来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柳思维
王兆峰教授最新学术专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2011年12月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把旅游经济学、民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既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又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力作。我拜读了这部著作,深深为它研究视角与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少癸 方世巧 甘永萍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在精准扶贫的大视角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减贫新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相关文献,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市场三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探索出政府、旅游企业、游客、当地居民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绿色减贫财政奖励机制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从而推动陕西建立生态旅游扶贫综合管理体系,使陕西省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 陕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刘平平
随着社会治理的转型,政社合作进入人们的视界。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政社合作存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失衡、政府全能化、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自治力量薄弱以及公共理性缺失等问题。路径依赖造成的制度"锁定",使政社合作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治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通过路径创造和制度创新来冲破政社合作的路径依赖困局,主要途径有:构建公共理性,为政社合作提供价值认同和伦理支持;推进政社合作制度化、法治化;导入市场机制,提高政社合作效率;培育"自治"文化,推进社会自治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元斌 蒋昕
作为最具普适性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但其具体实践进程迥然不同。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变迁轨迹为基础,文章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及其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提出通过路径创造来突破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减少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以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尽早实现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路径依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明贵 黎洪 胡静
民族村寨是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已成为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挑战。本文以贵州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为例,基于空间生产视角,提供新的分析框架:新的利益主体,由政府、企业、村民三要素转变为政府、企业、村民、旅游者、NGO和旅游资源六要素,形成权益均衡的六螺旋结构;新的空间生产模式,构建出“点—轴—圈—面”模式、“三生空间”全域旅游模式、“前台—中台—后台”模式、产业链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新的实现路径,包括民族村寨空间表征、全域发展、IP生产、产业集成和空间体验。因此,应理顺利益主体的结构关系、创新旅游空间生产机制、搭建数字空间生产平台,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清华 刘穷志
本文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规律 ,试图阐释新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观。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 邵俭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农村产业联合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路径。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还面临着"走"与"留"、"贫"与"富"、"真"与"假"、"破"与"立"以及"外"与"内"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需要以融合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品牌意识打造特色旅游资源、以精准思维进行识别和帮扶、以协调战略处理开发与保护以及以联动机制促进外部扶贫与内部脱贫的互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恒
精准扶贫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仍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难点。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的丰富性而将旅游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存在着将旅游精准扶贫等同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象,忽略了对旅游精准扶贫本质的思考,具体实践与预期效果产生了偏离。本文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从目标甄别、动态变迁、产业运行、人力保障、综合评价五个层面构建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系统,并提出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桢柱 张靖然
乡村振兴是国内大循环有机发展的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但由于种种原因,亟需解决群众搬迁后生活生产中存在的发展不足和返贫风险的问题。以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为例,介绍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搬迁社区居民困境。从社区集体发展视角出发,构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框架与体制机制;探讨社区集体发展的组织、管理、股份及利益配置架构;解析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集体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理清收益内部化、风险内部化、本地就业、保障最大化、兼顾公平的社区集体发展机制;提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桢柱 张靖然
乡村振兴是国内大循环有机发展的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但由于种种原因,亟需解决群众搬迁后生活生产中存在的发展不足和返贫风险的问题。以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为例,介绍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搬迁社区居民困境。从社区集体发展视角出发,构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框架与体制机制;探讨社区集体发展的组织、管理、股份及利益配置架构;解析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集体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理清收益内部化、风险内部化、本地就业、保障最大化、兼顾公平的社区集体发展机制;提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绍吉
云南曲靖区域贫困呈现"4+1+4"的特征,即4个片区县加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插花县,其中会泽县和宣威市为乌蒙山片区,师宗县和罗平县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文章以曲靖区域贫困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曲靖区域贫困的分布与特征,从区位、资源、产业发展方面分析了曲靖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条件 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