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2)
- 2023(9107)
- 2022(7510)
- 2021(6910)
- 2020(5584)
- 2019(12998)
- 2018(12707)
- 2017(24226)
- 2016(13166)
- 2015(15016)
- 2014(15412)
- 2013(15363)
- 2012(14622)
- 2011(13379)
- 2010(13666)
- 2009(12785)
- 2008(12857)
- 2007(12132)
- 2006(10497)
- 2005(9014)
- 学科
- 济(58603)
- 经济(58553)
- 业(34785)
- 管理(32433)
- 农(29899)
- 方法(24664)
- 企(22895)
- 企业(22895)
- 数学(21958)
- 数学方法(21773)
- 农业(19781)
- 中国(17218)
- 业经(15674)
- 地方(15039)
- 财(14005)
- 制(11815)
- 学(11075)
- 贸(10173)
- 贸易(10169)
- 易(9849)
- 发(9487)
- 银(8901)
- 银行(8881)
- 和(8541)
- 融(8473)
- 金融(8470)
- 行(8464)
- 农业经济(8178)
- 环境(8150)
- 发展(7675)
- 机构
- 学院(195693)
- 大学(192140)
- 济(78395)
- 经济(76463)
- 管理(71510)
- 研究(66186)
- 理学(60839)
- 理学院(60134)
- 管理学(59043)
- 管理学院(58673)
- 中国(50232)
- 科学(40915)
- 农(40831)
- 京(40435)
- 财(35845)
- 所(33576)
- 中心(32075)
- 江(31626)
- 业大(31352)
- 农业(30996)
- 研究所(30353)
- 财经(27819)
- 范(27410)
- 师范(27159)
- 北京(25312)
- 州(25120)
- 经(25066)
- 经济学(24193)
- 院(23380)
- 省(22452)
- 基金
- 项目(127063)
- 科学(98342)
- 研究(97032)
- 基金(88372)
- 家(76106)
- 国家(75331)
- 科学基金(63211)
- 社会(60383)
- 社会科(56738)
- 社会科学(56719)
- 省(52258)
- 基金项目(47077)
- 教育(44725)
- 划(42981)
- 编号(42324)
- 自然(38000)
- 自然科(37009)
- 自然科学(36997)
- 自然科学基金(36297)
- 成果(35158)
- 资助(34922)
- 课题(29676)
- 发(29540)
- 重点(28882)
- 部(27907)
- 创(26159)
- 性(24810)
- 创新(24344)
- 年(24306)
- 国家社会(24191)
共检索到29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思悦 申明锐 罗震东
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异化现象让学界逐渐意识到政府主导、资本驱动的乡村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基于经济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构建乡村发展演化的解释模型。以乡村旅游业中率先崛起的南京市江宁区石塘村为例,分析典型旅游型乡村的发展演化历程与路径依赖形成机制。发现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使得石塘村的建设模式出现认知锁定、经济锁定和治理锁定。多重锁定之间交叉重叠、相互增强,最终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不可持续。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和资本的介入固然重要,但路径突破的根本在于乡村善治与社区精神的重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思悦 申明锐 罗震东
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异化现象让学界逐渐意识到政府主导、资本驱动的乡村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基于经济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构建乡村发展演化的解释模型。以乡村旅游业中率先崛起的南京市江宁区石塘村为例,分析典型旅游型乡村的发展演化历程与路径依赖形成机制。发现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使得石塘村的建设模式出现认知锁定、经济锁定和治理锁定。多重锁定之间交叉重叠、相互增强,最终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不可持续。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和资本的介入固然重要,但路径突破的根本在于乡村善治与社区精神的重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邴红艳
本文在简要回顾路径依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公司治理路径依赖模型:结构驱动路径依赖和制度驱动的路径依赖模型,揭示了公司治理演进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机理。并针对中国公司治理演进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进行了实证分析,阐明路径依赖是锁定我国公司治理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旭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其核心是打破原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中所面对的三种主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即锁定到本地企业与政府间的纵向垂直关系,锁定到当地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锁定到保留原有传统结构的组织和制度三个层面上。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变迁中的制度解锁,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
关键词:
体制机制创新 路径依赖 锁定 制度解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婧雯 马远军 王振波 王旭静 梁龙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破题窗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乡村富裕的有效实践。锁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乡村旅游产业地域锁定机理,并尝试构建内部要素、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多重锁定机理框架。传统小农思想影响下,乡村的资源禀赋、运营管理、人才技术、村民参与、村集体战斗力、制度政策、市场需求等动力因素形成正反馈机制,使乡村旅游产业地域锁定效应不断强化。结合浙江磐安管头村旅游产业的认知锁定、市场锁定、旅游产品锁定、经营模式锁定特征,提出锁定市场专业化、反锁经营老龄化的服务质量提升路径,锁定产品差异化、反锁同质低质化的文化价值盘活路径,以及锁定模式统一化、反锁封闭个体化的共建共享共赢路径3条特色化路径,助力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锁定效应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一恒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使得旅游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开发和利用旅游业绿色发展资源,构建生态文明旅游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式,当下我国旅游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非均衡发展的客观现象。为此,要客观系统地分析我国旅游经济增长态势,为缩小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需要打造我国旅游命运共同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金海
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由于路径依赖,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明显地依赖于先前拥有的模式,这使得新制度被锁定在低效率的均衡状态。由于存在利益集团和寻租,在现有结构下,既得利益集团有动机也有能力去阻碍制度朝高效率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路径依赖 锁定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蕊 徐倩 赵意
明晰传统产业效率锁定的成因并助力其效率解锁,对于新时期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意义重大。规模报酬递增、转换成本偏高与认知局限强化了传统产业对现行技术与制度的路径依赖,致使其效率水平长期处于低位运行。而"人工智能+"模式则恰好能够为我国传统产业效率解锁提供全新的解决路径。传统产业可以充分借助人工智能"链接、集聚、赋能"的技术特性,遵循技术融合、产品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顺序,打破只有在规模经济前提下才能获取经济利益的守旧生产理念,实现要素优化配置,降低成本耗费,摆脱路径依赖。与之相应,我国还应该从人才培养、技术效益、市场机制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为传统产业纯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全面解锁扫除现实障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
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产业升级往往面临困境,无法摆脱。产业升级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可以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各种因素如规模报酬递增、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转换成本、利益集团等,从而提出了实现路径创造的方向,即除了利用政府的外部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发挥产业组织的内部动力,就是产业分立和产业融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国伟 李瑶 任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柳慧 曾鹏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以广域乡村为主体形成对乡村空间关系建构的科学认知受到关注,对于促进乡村形成全面协同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从空间到空间关系的理论溯源,梳理现有乡村空间认知研究,构建乡村空间关系解析框架,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作用形成对乡村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关系的系统认知,剖析现实乡村空间衰落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县级、乡镇级和村级乡村空间关系建构的规划路径,包括县级规划建立结构关联、乡镇规划形成功能协同、村庄规划推动要素整合,以期拓展乡村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为我国乡村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丹 崔露元
乡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村生态治理面临生态理念认知“滞后”、产业转型“梗阻”及制度体系“失调”等现实窘境。因此,要从强化生态理念宣传、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健全生态保护保障体系等角度协同发力,使生态理念宣传落实到基层,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完善乡村生态治理制度,实现乡村生态善治,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治理 产业转型 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孙布克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手段,品牌农业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增强居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并提升农民荣誉感。在"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基础上,农产品品牌化尤其区域公共品牌发展恰逢其时,品牌建设应做好策划和定位,搭建系统组织架构,从品种、品质、品味和品牌四方联动创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开颜 陈飞翔
本文从锁定效应的视角来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在一个新古典配置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我国在开放进程中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高技术产业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测量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指标,揭示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存在的技术变化锁定特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时段对比研究深化开放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锁定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技术变化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这两类要素资源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我国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锁定效应 技术依赖 技术锁定 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