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8)
2023(18360)
2022(15149)
2021(14240)
2020(11871)
2019(27496)
2018(27352)
2017(52739)
2016(28162)
2015(32006)
2014(31663)
2013(31117)
2012(28429)
2011(25500)
2010(25667)
2009(23825)
2008(23535)
2007(21275)
2006(18249)
2005(16108)
作者
(79149)
(66292)
(66201)
(62911)
(42165)
(31697)
(29958)
(25684)
(24939)
(23591)
(22454)
(22331)
(20921)
(20905)
(20644)
(20344)
(19842)
(19565)
(19138)
(18990)
(16363)
(16321)
(16120)
(14999)
(14945)
(14900)
(14644)
(14627)
(13262)
(12992)
学科
(117626)
经济(117476)
管理(89938)
(86315)
(73673)
企业(73673)
方法(56665)
数学(49931)
数学方法(49186)
(33162)
(31082)
中国(29779)
业经(27528)
(27328)
技术(22695)
地方(22160)
(21149)
财务(21071)
财务管理(21010)
(20748)
贸易(20738)
(20535)
(20513)
银行(20501)
农业(20362)
(20144)
企业财务(19972)
(19507)
金融(19501)
(19493)
机构
学院(401885)
大学(400146)
(165330)
经济(161873)
管理(160642)
理学(139064)
理学院(137668)
管理学(135247)
管理学院(134497)
研究(125619)
中国(97186)
(82063)
(79268)
科学(74561)
财经(62848)
(61067)
(60726)
中心(60216)
(60014)
(57011)
业大(56764)
研究所(55063)
经济学(51097)
北京(51063)
(49885)
师范(49374)
(47876)
农业(46946)
财经大学(46806)
经济学院(46260)
基金
项目(270768)
科学(215505)
研究(199748)
基金(197661)
(170418)
国家(168994)
科学基金(147495)
社会(128184)
社会科(121707)
社会科学(121678)
(107127)
基金项目(103994)
自然(94667)
教育(94033)
自然科(92542)
自然科学(92521)
自然科学基金(90917)
(89239)
编号(81165)
资助(80763)
成果(65562)
重点(60695)
(60355)
(60008)
(57632)
课题(56283)
创新(55497)
国家社会(53153)
(52954)
教育部(52672)
期刊
(177267)
经济(177267)
研究(113328)
中国(78114)
(63964)
管理(61106)
学报(57270)
科学(54521)
(54153)
大学(45192)
教育(43876)
学学(42718)
技术(38787)
(38048)
金融(38048)
农业(36570)
财经(31400)
业经(29852)
经济研究(28576)
(26925)
问题(23112)
统计(21447)
技术经济(21055)
(20528)
(19845)
科技(19037)
(18798)
理论(18601)
商业(18544)
(18087)
共检索到58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昭  
新兴产业监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动态演化视角出发,梳理和剖析新兴产业监管实践的发展脉络对理解其现实路径选择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网约车是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从合法化到规范化、成熟化,其监管模式经历了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通过对网约车监管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兴产业监管模式的演化是路径依赖、众创试验,以及监管规则的"双向建构"这三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演化动力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演化核心是权力结构的重塑,演化关键是风险和创新的动态平衡。未来要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监管模式创新,从而为科技进步成果向发展新动能的转化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勇  方圣楠  
以聚合模式为视角,构建了政府管理部门—网约车聚合平台—入驻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稳定策略及满足条件,并讨论随机干扰、初始策略概率、奖惩机制对系统演化均衡策略的影响,为网约车监管实践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制是聚合平台实施积极监管策略的必要保障,但并非充分条件;系统的稳定策略与随机干扰、奖惩机制有关,可以给予较高的声誉激励和适当的奖惩政策以达到系统稳定状态;各主体对惩罚系数的敏感度高于补贴系数的敏感度。因此,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下,网约车市场的主体才会在联动发展下选择积极监管,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收益,以此达到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骆逸玲  吴佳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在这里,准确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监管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对推动相关改革至关重要。法律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多指载体和形态明确的天然生成物尽管自然资源的学理涵义众多,且狭义的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花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当前以账户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模式,难以实现自贸区自由贸易的初衷。这种模式是以账户为主体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既做不到真正的自由贸易,也难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形成这种监管模式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理念两方面的路径依赖。而要打破路径依赖,需要顶层设计的创新。以自由港来定位上海自贸区,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花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当前以账户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模式,难以实现自贸区自由贸易的初衷。这种模式是以账户为主体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既做不到真正的自由贸易,也难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形成这种监管模式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理念两方面的路径依赖。而要打破路径依赖,需要顶层设计的创新。以自由港来定位上海自贸区,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北庚  周斌  
行政监管权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政府所享有的核心权力,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为国务院权力分支且有不同权力范围和部门利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财政部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量,意欲借政策主导甚至立法牵头将监管权整合到本部门,可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双重监管主体,呈行政主导立法倾向,偏离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行政监管权生成逻辑,将造成法律不和谐不统一。现实立法实践中呈现的重视立法信息,主张立法的广泛参与、有效互动和利益权衡的博弈立法有可能纠正现实中的行政立法主导偏误,使PPP模式立法中行政监管权制度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北庚  周斌  
行政监管权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政府所享有的核心权力,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为国务院权力分支且有不同权力范围和部门利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财政部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量,意欲借政策主导甚至立法牵头将监管权整合到本部门,可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双重监管主体,呈行政主导立法倾向,偏离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行政监管权生成逻辑,将造成法律不和谐不统一。现实立法实践中呈现的重视立法信息,主张立法的广泛参与、有效互动和利益权衡的博弈立法有可能纠正现实中的行政立法主导偏误,使PPP模式立法中行政监管权制度设计符合其生成逻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瑶  
尽管融资的经济性与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然而股权众筹的特性决定其必须提供必要而充分的信息披露。由于缺乏统一和明确的监管规则,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处于混乱失范的状态。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的程度应体现契合小微企业特质的"有效性",由此需对融资人信息披露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监管规则有必要对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频率和方式作出底线规定,并鼓励自愿性的信息披露。对于违反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应按照证券虚假陈述进行裁判,而且鉴于获得融资人民事赔偿难之实际,建议增加众筹企业董事、高管对财务报表的保证义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华  
证券监管转型作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决策,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相关理论,概述路径依赖与证券监管转型的冲突,分析证券监管与服务中形成的政策依赖、重服务轻监管、赶超型政绩观及监管俘获等问题,提出确定以问题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改革路线图,打破路径依赖、回归监管本源,建立监管成效监督评价考核机制,营造有利于内外部的环境、留住优秀监管人才等实现监管转型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马丽斌  
监管科技将金融科技的典型技术与监管合规要求进行有机融合,提升监管机构的监管效能以及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的合规效率。加快监管科技应用成为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方式、机制创新的新思路、新路径。监管科技在数据逻辑上,强调以数据驱动来优化金融机构负债端、资产端业务的监管流程,通过监管流程的数字化,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运用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稳定、可信任的数字资产监管环境。然而,监管科技在应用实践中也面临着现实障碍: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IT系统更新升级滞后,难以满足监管科技的数据要求和合规要求;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难以实现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数据的有效对接和集中化管理。推进监管科技的应用,在金融机构层面,要加强监管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在立法层面,要制定和完善与监管科技相关的数据安全、使用、流通和共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监管层面,要建立包括监管科技在内的金融科技应用的行业标准,加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促进金融科技规范、有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马丽斌  
监管科技将金融科技的典型技术与监管合规要求进行有机融合,提升监管机构的监管效能以及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的合规效率。加快监管科技应用成为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方式、机制创新的新思路、新路径。监管科技在数据逻辑上,强调以数据驱动来优化金融机构负债端、资产端业务的监管流程,通过监管流程的数字化,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运用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稳定、可信任的数字资产监管环境。然而,监管科技在应用实践中也面临着现实障碍: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IT系统更新升级滞后,难以满足监管科技的数据要求和合规要求;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勇  韩世鹏  
金融科技不仅承继了传统金融风险,更是在法律层面对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逐渐式微,无法适应科技跃迁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现状。因此,有必要重视以数据为驱动的监管科技的作用。具体规范路径方面,首先,应强化穿透性监管理念;其次,完善相关监管法律的顶层设计;最后,构建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为技术底层架构的监管科技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静  曾剑秋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诉求,但从目前试点城市的发展看,成熟的可推广模式并未形成,三网融合推动举步维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三网融合产业政策和监管模式的不成熟。本文提出三网融合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布局,立足民生,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因时、因地进行调整;三网融合监管需要机制创新,进行融合监管,利用许可证制度变更、内容分级管理等方式,打破原有的部门利益链条,解决资源控制、利益归属和分配之间的关系。解决三网融合产业政策与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才能形成一个良好有序、合作竞争的三网融合产业格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禹钟华  祁洞之  
本文从系统逻辑的哲学角度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化展开了分析,进而对于全球金融的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多角度的探讨。指出目前的国际金融领域仍处于十分原始的"丛林"阶段,因为并不存在代表整体理性、整体利益的全球监管,认定了这种全球金融监管的缺失和全球金融系统被操控的现状之间的因果关联,认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中表现出来的"特里芬两难"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体系内所蕴含的"哥德尔逻辑悖论"的外在表象,在逻辑层面及现实层面上论证了只有打破类似于"裁判参赛"现象的逻辑纠缠,才能建立、健全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地球村"的金融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杰存  陆建新  余涛  
论文从农村金融特点出发,提出农村金融监管要同时兼顾"防控风险"和"‘三农’发展",具有"目标二重性"。文章以此为逻辑起点,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从历史看,2007年以前可称为存量改革阶段,2007年以后可称为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并侧重增量改革阶段;第二,从现状看,当前农村金融监管在目标、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三,从未来看,农村金融监管要树立起"发展型监管"的理念。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