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1)
2023(2623)
2022(2057)
2021(2209)
2020(1600)
2019(3906)
2018(3915)
2017(5344)
2016(4146)
2015(4748)
2014(4859)
2013(3999)
2012(3724)
2011(3578)
2010(3914)
2009(3167)
2008(3029)
2007(2841)
2006(2687)
2005(2662)
作者
(8558)
(7029)
(6989)
(6709)
(4364)
(3362)
(3305)
(2916)
(2724)
(2603)
(2474)
(2332)
(2330)
(2257)
(2250)
(2179)
(2148)
(2136)
(2082)
(2042)
(2003)
(1794)
(1784)
(1666)
(1651)
(1619)
(1591)
(1473)
(1468)
(1464)
学科
教育(18404)
中国(9407)
理论(5867)
教学(5656)
(4656)
经济(4651)
管理(4403)
(4054)
研究(3549)
(3341)
(3286)
发展(3241)
改革(3168)
(3119)
(3075)
思想(3058)
高等(3044)
政治(2920)
思想政治(2782)
政治教育(2782)
治教(2782)
教育改革(2779)
德育(2761)
学法(2604)
教学法(2604)
学校(2603)
技术(2553)
(2513)
企业(2513)
(2373)
机构
大学(49952)
学院(44367)
教育(25623)
研究(20024)
(17994)
师范(17960)
师范大学(15143)
(12693)
科学(11443)
职业(10588)
管理(9997)
教育学(9971)
(9609)
技术(9572)
(9225)
北京(9175)
研究所(8776)
经济(8732)
(8425)
理学(8316)
中国(8099)
理学院(8079)
管理学(7763)
中心(7662)
管理学院(7644)
教育学院(7325)
(7238)
职业技术(7226)
(6403)
技术学院(6135)
基金
研究(27453)
项目(25692)
科学(22069)
教育(21966)
成果(14850)
基金(14580)
编号(14474)
社会(14065)
课题(13510)
社会科(13003)
社会科学(13001)
(12019)
(12012)
(11778)
国家(11511)
(11055)
规划(9596)
科学基金(9139)
项目编号(8706)
(8626)
研究成果(8324)
年度(7842)
(7807)
(7663)
(7578)
重点(7463)
教育部(7443)
(7088)
(7055)
阶段(7037)
期刊
教育(44441)
研究(25839)
中国(21015)
(10734)
经济(10734)
职业(10486)
技术(8033)
技术教育(6864)
职业技术(6864)
职业技术教育(6864)
高等(5223)
大学(4820)
(4786)
论坛(4786)
成人(4657)
成人教育(4657)
科学(4642)
高等教育(4621)
学报(4512)
(3915)
管理(3598)
发展(3576)
(3576)
职教(3551)
(3373)
比较(3371)
图书(3080)
教研(2951)
高教(2951)
(2640)
共检索到82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们追求的理想 ,然而长期来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经过 2 0世纪一百年来的努力 ,这一理想的实现已经作为现实问题置于我们的面前。本文试图通过两大问题———构建教育新范型的前提与新世纪教育改革的起点———的论述 ,阐明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起点的学生观、学习观、学习组织形式和手段的更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冬  陈世银  
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外情报学实际上面临同一问题,即序化与转化传统之间存在的鸿沟难以跨越。然后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种分析维度出发,比较了上述两种传统方法,并探讨了跨越这种鸿沟的两种可能路径,即从序化走向转化和从转化走向序化两条路径,并分别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有林  韩庆兰  
长期以来,厂商与用户之间存在的成本鸿沟被认为难以跨越,然而,随着云制造等新制造模式的兴起,构建跨组织成本协同机制成为厂商与用户的合作主导关系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刚性、竞争为主导的企业边界、产权鸿沟下市场机制的局限、决策代理人利己选择等多维度,对传统制造环境下的厂商成本与用户成本鸿沟形成机理进行解析,提出以价值生态系统为内核、推进产品与服务一体化、构建动态契约合作机制以及"连接红利"的跨界成本协同平台为路径的厂商成本、用户成本协同模型,为云制造环境下跨组织的成本优化提供理论框架,并通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勤俭  
数字鸿沟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威胁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威胁世界文化财富和语言的多样性,剥夺一些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携手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农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中,优先考虑缩小数字鸿沟的技术;要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超  纪安  
电商扶贫能够解决产品产销对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居民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发挥对贫困人口的扶智、扶志作用,让贫困地区实现"注意力经济",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扶贫项目搞"滴灌"。目前,跨越"数字鸿沟"是电商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可以促进规模经营主体转型,与贫困户协同跨越"数字鸿沟",还可以促进贫困户内部家庭分工,理顺电商扶贫的逻辑链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阳  
"新型大国关系"能成为引导21世纪美中关系的概念吗?还是会因对峙难以消除而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把"新型大国关系"作为美中关系的根本原则,其核心内容为避免冲突和对抗,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以及合作共赢。另外还加入了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等内容。2015年9月举行的美中峰会,双方一致同意就加快建立危机管控机制、签署投资协定、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应对气候变化等地区和全球性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边鹏  
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金融数字化不断推进,线下场景已被线上应用逐步替代,老年群体正在遭遇“金融数字鸿沟”。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随着院校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研究的积累与深入,如何从众多的研究凝练出实践中切实可行的信息,明晰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成为该领域迫切需要回应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全国高校学生调查数据,采用多水平多元逻辑斯特回归分析方法,尝试明晰和验证中国本科教育中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包括六大核心要素: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制与参与相互交融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课堂场域外师生互动、提供学生多样化校园经历、优化高校经费配置结构、完善学生支持体系。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成功实施并非简单的提供,需要充分契合院校的组织禀赋和学生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月中  向景  
税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数字鸿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税收管理现象。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税务数字鸿沟可分为机会鸿沟、利用鸿沟和接受鸿沟三类。加大欠发达地区税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发挥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先发优势、提高税务人员数据管税能力、培育税务信息文化,是我国跨越税务数字鸿沟的主要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江  杨洋  
本研究针对核心问题"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后整合战略"展开讨论。研究将重点放在组织层面,从组织身份视角来探索来源国劣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出"组织身份不对称"的构念,深入探索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如何选择整合战略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和并购动机产生的"自治—协调"困境,以及双重身份管理时的"隔离—整合"难题。研究发现来源国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最终的"净劣势"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导致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满足并购动机。由此,本文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左岚  
本研究概括了卓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特征,并试图建构卓越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互动模型,以揭示其跨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卓越教师在其所处的专业发展环境的支持下,积极运用各种有利资源,积累丰厚的理论知识,不断改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成效,实现了理论知识实践化与实践知识理论化的转变。本研究为建构学校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提供了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何齐宗  
教学观念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内在微观深层机制。教学是一门合作的艺术,高质量的教学建立在教与学密切配合的基础之上。师生教学观念的冲突和矛盾,是教学质量建设的深层障碍。加强高校教学质量建设,需要跨越师生教学观念的鸿沟,走向微观深层的教学质量建设。应通过促进师生教学中的深度合作走向高效的教学,将教学质量建设的行动推进到教学主体的观念层面,高度重视学生的教学观念。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黄珣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变革并行,但社会教育的沿革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就业技能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其在缩小"技能鸿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着重分析公共图书馆如何通过职业五力模型助力"技能鸿沟"跨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