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5)
- 2023(10503)
- 2022(8729)
- 2021(8454)
- 2020(7018)
- 2019(15237)
- 2018(15362)
- 2017(28727)
- 2016(15434)
- 2015(17066)
- 2014(16405)
- 2013(15806)
- 2012(14499)
- 2011(13063)
- 2010(13701)
- 2009(12973)
- 2008(13242)
- 2007(12067)
- 2006(11080)
- 2005(9887)
- 学科
- 济(57835)
- 经济(57764)
- 业(48092)
- 管理(47804)
- 企(44186)
- 企业(44186)
- 方法(18822)
- 技术(18318)
- 业经(17702)
- 中国(17477)
- 制(17454)
- 农(15926)
- 财(14571)
- 数学(14016)
- 数学方法(13759)
- 体(13578)
- 地方(13036)
- 理论(12680)
- 技术管理(12401)
- 学(12286)
- 产业(11779)
- 银(11367)
- 银行(11345)
- 贸(11197)
- 体制(11192)
- 贸易(11186)
- 行(10936)
- 易(10878)
- 融(10634)
- 金融(10631)
- 机构
- 学院(212359)
- 大学(210303)
- 济(85568)
- 经济(83733)
- 管理(81047)
- 研究(74010)
- 理学(68367)
- 理学院(67648)
- 管理学(66570)
- 管理学院(66155)
- 中国(56409)
- 京(45703)
- 科学(43554)
- 财(41185)
- 所(36887)
- 江(35055)
- 中心(33101)
- 研究所(33035)
- 农(32054)
- 财经(31077)
- 业大(29574)
- 北京(29529)
- 范(28815)
- 师范(28531)
- 经(28009)
- 院(27954)
- 州(27514)
- 经济学(25298)
- 技术(24535)
- 农业(24086)
- 基金
- 项目(135797)
- 科学(106663)
- 研究(103647)
- 基金(94414)
- 家(82780)
- 国家(82055)
- 科学基金(70045)
- 社会(64805)
- 社会科(61438)
- 社会科学(61419)
- 省(56031)
- 基金项目(49229)
- 教育(47813)
- 划(45638)
- 自然(42920)
- 编号(42000)
- 自然科(41929)
- 自然科学(41922)
- 自然科学基金(41212)
- 资助(37188)
- 成果(35139)
- 创(34047)
- 重点(31178)
- 课题(30851)
- 创新(30816)
- 发(30645)
- 部(28530)
- 国家社会(26685)
- 制(26677)
- 项目编号(26092)
共检索到340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应博 何丰
疫苗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已在各国抗疫中发挥积极影响。疫苗研发、生产、注射意愿以及全球分配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分析全球治理改革中,疫苗作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的创新治理问题,讨论疫苗产业发展特征与创新规律演化,剖析西方国家疫苗产业创新治理困境以及"竞争丛林"逻辑,阐释中国行动方案及对全球治理改革的贡献。最终提出疫苗产业创新治理机制对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疫苗 创新治理 全球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应博 何丰
疫苗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已在各国抗疫中发挥积极影响。疫苗研发、生产、注射意愿以及全球分配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分析全球治理改革中,疫苗作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的创新治理问题,讨论疫苗产业发展特征与创新规律演化,剖析西方国家疫苗产业创新治理困境以及“竞争丛林”逻辑,阐释中国行动方案及对全球治理改革的贡献。最终提出疫苗产业创新治理机制对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疫苗 创新治理 全球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桂波 赵一秀
近年来,科技治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创新与社会价值融合已经成为各国科技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责任式创新"阐述了集体、开放、综合创新方法,为科技治理提供了具有实践效力的伦理框架。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科技治理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式创新"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与"责任"相结合、促进创新活动符合社会期望并实现科技治理范式重构。
关键词:
责任式创新 科技治理 范式重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董坤 方曙
[目的/意义]引入创新链理论,将产业竞争情报分析立足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既兼顾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又兼顾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方法/过程]在该框架下将创新链的5个环节作为产业竞争情报分析的主要环节,然后明确了各环节的情报分析内容。最后在提出的分析框架下,以国内基因工程疫苗产业为例进行了分析框架应用研究。[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基因工程疫苗产业的基础研究成果数量多,整体影响力不大,应用研究成果有一定数量,但是转移转化为可生产产品数量较少,市场化和产业化不足,发展空间较大。应用案例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外林
本文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广东资本市场萌芽试点期、规范发展期和深化改革期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主要经验,并对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未来二十年到三十年,广东资本市场将呈现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上市公司质量逐步提升、证券公司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粤港澳金融合作更加紧密等趋势。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改革 发展 回顾 展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中和
本文以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丰田汽车这3家著名的汽车厂商为例,通过其发展演变过程,反应了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这些企业是如何及时地进行战略创新,进行组织变革,实现竞争优势的。从中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企业最高管理层要洞察市场变化,勇于探索适应自己企业发展的模式,不断进行战略创新,在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巩固和发展企业的竞争力,建立竞争优势。
关键词:
多品种生产 竞争优势 战略创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农村中小学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等现代远程教育三项工程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意义重大,对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焰
2006年是中国人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与改革成效显著的一年,中国人寿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强科学决策和执行力建设,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控建设,努力防范经营风险;整合转型,改革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合规经营 内控建设 防范风险 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剑辉
经过35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4年,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在相当程度上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亟需加快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然
网络平台是虚拟网络与交易实体相结合的运营平台,在运作过程中受到传统经济规律和网络经济规律的共同作用,双边市场作用、网络的外部性效应以及网络定价机制是网络平台寡头垄断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网络平台不仅拥有市场集中程度高、进入壁垒高、信息不畅通、服务差异程度低等显著的寡头垄断特征,而且采用了强制性低价(高价)和捆绑销售两种典型的约束竞争的手段和形式。我国应尽快以"基础设施"为原则建立和完善网络反垄断措施,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寡头垄断 网络平台 电商产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然
网络平台是虚拟网络与交易实体相结合的运营平台,在运作过程中受到传统经济规律和网络经济规律的共同作用,双边市场作用、网络的外部性效应以及网络定价机制是网络平台寡头垄断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网络平台不仅拥有市场集中程度高、进入壁垒高、信息不畅通、服务差异程度低等显著的寡头垄断特征,而且采用了强制性低价(高价)和捆绑销售两种典型的约束竞争的手段和形式。我国应尽快以"基础设施"为原则建立和完善网络反垄断措施,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寡头垄断 网络平台 电商产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颠覆式创新是美国战后保持其世界领先科技强国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颠覆式创新过程中,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性研发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融资真空带所导致的"死亡之谷",使得大量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商业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局限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直接干预,通过创建多种混合公私资源的杂交型创新机构,吸引和激励大量私人资本共同推进基础研究的商业化,在信息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在战略上提出要发展颠覆性技术,增强本国原始创新力,但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与生产相脱节、商业化率低一直就是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老大难"问题,美国颠覆式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仅为中国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黎琳 温松岩
在对宁波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创新现象”,探讨宁波高等教育发展中进一步创新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宁波 高等教育 创新 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汉斯·N·维勒 戈鑫 李雪平
在欧洲,市场概念是高等教育讨论中一个有趣的新元素。在高等教育的放松管制、资源供给的绩效导向模式、鼓励高校间的相互竞争和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甚至在考虑高等教育的"私有化"等方面,这一新元素都引起了一系列新的革新方案。所有的这些发展变化给处在正对自身的资源供给模式、控制权的掌握、相关责任的担负等方面探索中的高等教育财政的影响特别大。在此背景下,展望欧洲高等教育的未来,在高等教育的逐项拨款到集中拨款的转变、公式拨款、激励的作用、校外资源的组织、学费的使用、私立高校的创建、对高校掌控策略的转变以及高校资源的内部分配等8个方面,政府与市场对高等教育关系会有所变化。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欧洲高等教育财政改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