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5)
2023(6016)
2022(4364)
2021(3833)
2020(2991)
2019(6483)
2018(6368)
2017(12169)
2016(6660)
2015(7210)
2014(7237)
2013(6798)
2012(5856)
2011(5036)
2010(4972)
2009(4727)
2008(4996)
2007(4548)
2006(4200)
2005(4055)
作者
(17854)
(14945)
(14639)
(14192)
(9521)
(6917)
(6775)
(5758)
(5756)
(5285)
(5050)
(5001)
(4858)
(4837)
(4687)
(4641)
(4374)
(4368)
(4327)
(4157)
(3772)
(3750)
(3586)
(3424)
(3391)
(3379)
(3345)
(3291)
(3021)
(2933)
学科
(25293)
经济(25264)
(20198)
管理(19829)
(16438)
企业(16438)
中国(9816)
(9797)
业经(8185)
方法(7649)
(7541)
(7380)
农业(6521)
(6058)
数学(5955)
数学方法(5872)
地方(5414)
(5271)
(5044)
财务(5023)
财务管理(5013)
(4880)
企业财务(4848)
体制(4722)
(4688)
银行(4683)
发展(4619)
(4608)
产业(4555)
理论(4461)
机构
大学(91285)
学院(90826)
(36178)
经济(35370)
管理(33492)
研究(31743)
理学(28503)
理学院(28215)
管理学(27722)
管理学院(27567)
中国(24572)
(19003)
(18644)
科学(17800)
(15210)
中心(14929)
(14631)
财经(14514)
(13889)
研究所(13601)
(13214)
(12978)
师范(12877)
北京(11859)
(11821)
业大(11787)
(11522)
经济学(11487)
财经大学(10772)
农业(10503)
基金
项目(60174)
科学(48131)
研究(46297)
基金(43850)
(38354)
国家(38036)
科学基金(32656)
社会(30672)
社会科(28972)
社会科学(28960)
(22785)
基金项目(22362)
教育(21330)
自然(19341)
(19286)
编号(18957)
自然科(18898)
自然科学(18894)
自然科学基金(18567)
资助(16421)
成果(16264)
重点(13930)
课题(13495)
国家社会(13425)
(13300)
(13131)
(12260)
(12257)
(12027)
项目编号(11744)
期刊
(43075)
经济(43075)
研究(28741)
中国(20085)
(15443)
(14582)
学报(14174)
科学(13227)
管理(13213)
教育(12569)
大学(11551)
学学(10738)
(10154)
金融(10154)
农业(9663)
业经(7441)
财经(7428)
经济研究(7264)
技术(7226)
(6474)
问题(6032)
(5370)
(4911)
(4899)
国际(4616)
现代(4508)
会计(4494)
图书(4393)
世界(4314)
财会(4252)
共检索到141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袁方成   王丹  
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标准化是政府体系有序运作和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规范支撑。面对动态多变的社会现实,由科层理性驱动的标准化实践往往陷于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效能不彰的困境,这引发了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本文从科层制政府理性禀赋的视角出发,构建“治理转向-理性拓展-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以浙西杭垓镇再造村级工程项目操作规范的行动为例展开分析,以探究政府理性与“再标准化”的逻辑关联。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主导的“再标准化”不仅将标准化视为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体,还能够兼顾科层管理的要求和社会治理的需要,整合正式规范和惯习经验。以此为基础,“再标准化”通过开放的标准设计、柔性的标准执行和适时的标准修正,重塑了契合基层现实的标准规范。从价值意蕴的丰富到基层的实践,“再标准化”实则是韦伯意义上的科层理性和基层社会治理理性的衔接与融合,是政府应对复杂场景并追求有效治理的复合理性特质的呈现。基于这一拓展了的理性禀赋,或可重新诠释基层政府的理性及其自主行动的逻辑,丰富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图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万作芳  任海宾  
学校既是科层组织同时又是制度化组织。在现实实践层面,作为科层组织的学校遵循科层制的规则,在行为时追求效率最大化,也就是追求人才培养的效率最大化。作为制度化组织的学校遵循制度化组织的规则,其行为的特点是追求生存的合法性,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博取舆论赞誉,获取外界承认,确保学校在大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正是学校同时具有的这两重性质,导致学校行为方面的某些自相矛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超  
一、目前业务操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制度执行不得力,业务操作隐藏风险。新的支付系统运行以来,运行管理方式和具体操作内容都必须依靠制度的约束来完成,约束不力就容易造成管理和操作的随意性,从而引发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行制定的制度跟不上业务变化的要求,造成风险控制无据可依,制度的执行甚至流于形式,监督执行不到位。如ABS的日常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操作性不强,操作流程制定得不够严谨、规范,不能做到与系统功能设置的相互牵制,对一些重要事项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风险控制不到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志萍  
在加快现代化的今天,运用标准化手段管理基层央行的教育培训,既是基层央行综合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教育培训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培训标准化管理的涵义界定所谓标准化管理,就是在教育培训中,通过对教育培训的具体事物、工作环节、构成要素、状态等方面明确提出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教育培训的管理目标、行为方向、教学质量、设施效用和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宗义  
社区图书馆的成效认定,对于图书馆发展路向举足轻重。大一统的"绩效评估"标准,与众多社区图书馆的实际操作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把社区图书馆成效的认定职责交给社区读者和基层管理者,才能准确地测定图书馆工作成果并及时应对用户需求。促进社区图书馆的自主发展,不仅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方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运月   赵媛  
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等内生性限制,基层图书馆在标准化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揭示标准化难题及其产生原因,本研究实地调研西部某省的基层图书馆,收集一手资料,自下而上开展探索性编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标准化受到区域环境、图书馆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标准自身及相关制度等多重因素制约;基层图书馆在标准化建设上存在实践偏差,且这些偏差与标准化影响因素相互掣肘,致使标准实施遭遇阻碍,标准内容难以落地。为解决基层图书馆标准化难题,建议围绕标准的有效实施,创新地方性标准设计与实施考核方案,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以评促建,通过标准化推动基层图书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图5。表7。参考文献2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  潘淦  
江西省人行系统内推广实施会计核算标准化改革已一年多,会计核算标准化改革通过有效整合会计核算业务,优化配置会计资源,强化风险防控,较好地改变了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限于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等因素,它仍有待完善的方面。本文拟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新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出了加强"三化"建设的要求。高校应严格对标党中央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大力推进党建"三化"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旭坤  
某移动通信公司曾与盖洛普(The Gallup)咨询进行的针对内部员工状态的Q12调研结果发现,该企业的员工往往会因为公司而选择加入,却因对基层管理者不满而选择离开,由此可见,如何让基层管理者在与普通员工的日常接触中,更加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值得企业管理者予以重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尚林  
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必要的知识基础,设计恰当的投资计划,不断超越自我,在技术断层出现时进行成功的跨越,进入具有更高水平技术轨道,由此确立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这是全球典型长寿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丹  刘雅琼  
标准化工作对于图书馆事业的迅速普及和相关专业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图书馆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数量最大、规模最小、最贴近民众的广大基层图书馆而言,标准化的需求更为迫切。为了科学规划基层图书馆网点布局,促进其科学管理和现代化运营,提升其服务效能,近年来我国有关基层图书馆标准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深入,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基层图书馆的标准化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有必要在继承国际图书馆领域标准化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深入推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勇  
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山东济南城镇化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当前难点和障碍因素,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和着力点。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明林  
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是我国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短板。基层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惠普化建设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信息需求。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以政策为保障,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提供因地制宜的对接服务,是目前贫困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突破发展与服务瓶颈的有效措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开君  
现代科层制组织原本就具有规范功能。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安排,信访制度在治理实践中逐渐衍生出矛盾化解功能。近年来,"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缠闹访"等信访乱象周期性膨胀,直接原因是信访治理不规范,根本原因则是行政权力运行失范。为此,浙江绍兴在增强市域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在上虞区和诸暨市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标准化建设省级和市级试点,着力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的制度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及抓早抓小抓苗头等理念,重新审视现代科层制组织的规范功能,从科层体系、信访接访、信访处置、信访答复、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构建了一整套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此向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赋能,同时限制行政权力失范行为。信访矛盾化解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化解信访矛盾存量、减少增量,实现源头治理,对基层制度创新具有多重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涛  张建宇  张英华  
为了便于管理与控制,同时也为了企业效率的提升,标准化已经逐渐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不少服务企业也逐渐把标准化手段纳入其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使得标准化管理难以保证客户满意与忠诚。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个性化诉求日益凸显,异质化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的主导。本研究聚焦标准化与异质化的矛盾,对现有的双元性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