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
2023(1653)
2022(1366)
2021(1157)
2020(978)
2019(2200)
2018(2077)
2017(4156)
2016(2328)
2015(2543)
2014(2425)
2013(2516)
2012(2346)
2011(2017)
2010(1980)
2009(1749)
2008(1725)
2007(1638)
2006(1486)
2005(1414)
作者
(5798)
(4940)
(4852)
(4651)
(2960)
(2324)
(2205)
(1963)
(1872)
(1775)
(1773)
(1625)
(1616)
(1565)
(1533)
(1456)
(1445)
(1440)
(1417)
(1326)
(1176)
(1172)
(1170)
(1133)
(1129)
(1124)
(1033)
(1011)
(1001)
(982)
学科
(9301)
经济(9291)
(8367)
收入(7203)
(5740)
(5441)
农业(4946)
(4912)
劳动(4894)
管理(4721)
中国(4471)
方法(4298)
国民(4223)
国民收入(4115)
(3985)
企业(3985)
(3970)
财富(3970)
数学(3808)
数学方法(3799)
动力(2546)
(2501)
人口(2470)
劳动力(2428)
分配(2411)
农业劳动(2261)
(2242)
贸易(2242)
(2215)
农业人口(2208)
机构
大学(32420)
学院(32110)
(16925)
经济(16716)
管理(12046)
研究(10800)
理学(10642)
理学院(10539)
管理学(10403)
管理学院(10335)
中国(7629)
(7566)
(6351)
经济学(6213)
财经(6132)
(5687)
经济学院(5665)
科学(5304)
(5189)
(4649)
研究所(4636)
财经大学(4591)
中心(4462)
(4290)
师范(4261)
(4124)
北京(3999)
(3872)
业大(3707)
商学(3644)
基金
项目(21333)
科学(17341)
研究(16452)
基金(16337)
(13965)
国家(13841)
科学基金(12091)
社会(11822)
社会科(11248)
社会科学(11246)
基金项目(8228)
教育(7606)
(7331)
资助(6822)
自然(6726)
自然科(6601)
自然科学(6599)
自然科学基金(6491)
编号(6407)
(6377)
国家社会(5514)
成果(5303)
(5053)
教育部(4696)
(4609)
重点(4560)
人文(4509)
(4497)
(4421)
社科(4343)
期刊
(18317)
经济(18317)
研究(10120)
中国(7838)
(5447)
管理(4795)
科学(4093)
(4002)
学报(3853)
经济研究(3488)
大学(3440)
学学(3290)
财经(3254)
教育(3115)
技术(2898)
(2875)
业经(2728)
问题(2654)
农业(2630)
(2414)
(2402)
金融(2402)
国际(2219)
(1946)
(1946)
劳动(1946)
世界(1925)
商业(1690)
技术经济(1663)
经济问题(1657)
共检索到4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建  
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构成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也是我国跨越贫困陷阱的重要支撑因素,但只有通过劳动力的重塑,提升以作为生产主体的劳动力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推进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从提高供给水平和增强国内需求的两个方向努力,才能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规避可能发生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范愫   夏庆杰   李实  
本文使用跨度三十年(1988—2018)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城镇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半参数回归模型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等计量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变化及其与收入结构、地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劳动力教育回报率与收入的关系自1988年以来发生了逆转,高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逐步赶超中低收入群体,且这一趋势与各经济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呈现出时空同步,反映出我国对劳动力素质需求增加、城镇经济结构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升级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进而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运转  宋宇  
2017年中国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使经济增长速度面临减缓的风险。人力资本积累是目前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劳动力异质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引起技能溢价,基于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发现技能溢价与人力资本积累呈现倒U型的关系。以2005—2016年省级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相应假说,即适当的技能溢价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数据显示,大部分省份特别是东部发达省份高技能者和中技能者的技能溢价大于最优值,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中技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缩小技能溢价,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孙德峰  
本文试图从金融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助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力量。具体来说,本文在一个简单的熊彼特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金融部门,详细考察了信用约束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收敛以及非收敛陷阱的可能影响,然后从相反的角度归纳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可以系统性地提高经济收敛速度。第二,金融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促进创新的策略"所引致的经济收敛程度。第三,金融发展可以撬动非收敛陷阱,将其推后,并同时将增长最大化均衡点提前,拓宽可供企业进行策略转换的过渡区间,即从"促进模仿的策略"转向"促进创新的策略"的过渡区间。第四,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策略内生转换点前移,避免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月  周密  
现有文献以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机制为核心形成两种基本视角:一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代表从突破制度约束刚性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需要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二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从摆脱增长机制锁定的视角,寻找增长与跨越的内在驱动。此外,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经验分析亦占有很大比重,指出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红利与城市化、制度机制调整是成功跨越陷阱的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琳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需要根据中国的特殊性,明确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传统产业转型、适应要素结构升级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适应国内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转型三大方向,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经贸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供给侧改革是保障,教育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文章对1950—2010年世界119个经济体曾经历过的"增长塌陷"进行了定量识别,从统计角度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识别方法进行了评估和修正,并识别出了历史上曾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后发经济体及其陷入陷阱的持续时间,从而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路径指引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帮助该经济体避免或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结论,这为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