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0)
2023(9952)
2022(8742)
2021(8141)
2020(6982)
2019(16138)
2018(16144)
2017(31397)
2016(17604)
2015(19965)
2014(20322)
2013(19876)
2012(18999)
2011(17250)
2010(17696)
2009(16486)
2008(16667)
2007(15619)
2006(13647)
2005(12424)
作者
(52185)
(43506)
(43474)
(41516)
(27854)
(20671)
(20091)
(17101)
(16386)
(15850)
(14677)
(14548)
(13977)
(13941)
(13937)
(13538)
(13407)
(12924)
(12720)
(12473)
(10982)
(10918)
(10772)
(9966)
(9948)
(9854)
(9763)
(9634)
(8990)
(8821)
学科
(69864)
经济(69782)
管理(50234)
(49064)
(39875)
企业(39875)
方法(30219)
数学(26246)
数学方法(25928)
(21746)
(19630)
中国(19353)
(16419)
(15702)
地方(15521)
(14814)
贸易(14810)
业经(14633)
(14401)
农业(13822)
(13572)
(12510)
银行(12480)
(11964)
理论(11838)
(11478)
(11418)
金融(11410)
(11309)
(11305)
机构
学院(254874)
大学(253603)
(104832)
经济(102362)
管理(96606)
研究(89439)
理学(81642)
理学院(80709)
管理学(79296)
管理学院(78785)
中国(67995)
(54342)
科学(54141)
(50282)
(46380)
(46072)
研究所(41821)
中心(41501)
(41153)
财经(38673)
业大(37695)
农业(36339)
(34836)
北京(34343)
(34109)
师范(33758)
(32209)
(31861)
经济学(31059)
技术(28502)
基金
项目(161115)
科学(125370)
研究(120189)
基金(114198)
(99107)
国家(98247)
科学基金(82814)
社会(73353)
社会科(69412)
社会科学(69390)
(63856)
基金项目(59386)
教育(56057)
(53890)
自然(52759)
自然科(51491)
自然科学(51473)
编号(51424)
自然科学基金(50572)
资助(47889)
成果(43753)
重点(36433)
课题(36105)
(35899)
(35458)
(33075)
(30914)
项目编号(30890)
创新(30880)
科研(30535)
期刊
(120611)
经济(120611)
研究(76401)
中国(52599)
(42174)
学报(39520)
(39453)
科学(35689)
管理(35231)
教育(30733)
大学(29334)
农业(27946)
学学(27336)
(26050)
金融(26050)
技术(22763)
业经(20458)
经济研究(19348)
财经(19010)
(16360)
问题(16091)
(14922)
(14285)
图书(13719)
理论(13024)
技术经济(12767)
国际(12427)
(12328)
统计(12206)
商业(11925)
共检索到392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伟  严贝妮  
为了探讨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本文从认知视角构建了情报分析的认知结构,分析个体认知偏差及其构成维度,并将情报分析的认知结构和个体认知偏差的构成维度进行关联,进而研究了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类型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跨越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策略并构建了相应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贝妮  陈希萍  
指出国外学者对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30余年的发展,该项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现有研究可划分为主体视角、客体视角、工具视角和组织视角。针对每个研究视角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外情报分析中个体认知偏差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贝妮  汪传雷  周贺来  陈婧  
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贝妮  刘书曼  汪聪  
在借鉴国内外情报分析与认知偏差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情报分析内在构成要素的梳理和细化,以认知偏差为外源潜变量,以情报分析效能等为内生潜变量,设立研究假设,建立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借助SPSS 17.0与AMOS 17.0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由此得出了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馨  
在小理查兹·霍耶尔所提出的情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文章沿着这一流派脉络,继续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引入情报分析理论中,进一步完善情报分析的认知基础,所涉猎的内容有导致情报失误的主要认知偏差和双重加工理论,以及有助于灵感、洞见和顿悟生成的悟性创新思维。研究发现:双重加工理论是情报分析的认知前提基础,偏于直觉或逻辑任何一方的认知偏差,都可能导致情报误判;常规上客观而准确的情报分析建立在整合直觉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富有洞见的高层次情报发现是运用悟性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协同直觉和逻辑之间关系的结果。此外,文章进一步发展了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情报分析的灵感思维,首次正式地将认知心理学、悟性思维与情报分析连接起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小鹏  刘杰  
[目的/意义]根据认知双加工理论,情报分析中存在两种基本信息加工模式,即"经验—直觉"式(系统一)和"理性—分析"式(系统二)。两种信息加工模式具有重要区别,在情报分析之中应加以区分。[方法/过程]通过对情报分析的认知属性进行阐述,引出信息加工的两种方式,进而指出情报分析中"经验—直觉"的方式、功能、表现形式,由此而带来的偏差及其防范。[结果/结论]情报分析是两种信息加工模式的综合,直觉思维可能产生证实偏差和启发式判断,如代表性启发、易得性启发和锚定启发等,为防范直觉思维偏差,分析人员应强化对直觉偏差的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芳  池小泉  
文章阐述了团体思考概念和形成原因,研究了团体思考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团体思考的理论模型,解析了在典型的情报案例中团体思考偏见如何影响情报产品的准确性。针对团体思考的弊端,提出如何避免团体思考偏见的具体措施。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段喆斐  刘杰  
[目的/意义]情报分析环节众多,分析的过程是一种群体性选择与决策过程。群体在情报分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内鲜有学者从群体角度对情报分析展开研究。[方法/过程]在阐明情报分析中群体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结果/结论]为有效应对群体情报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头脑风暴法创造性缺失、群体极化、共同知识效应、群体思维等问题,需强化情报分析群体的教育培训,尤其是领导者的培训、调整情报分析人员结构及分析运作程序、引入科学群体决策辅助工具,克服常规群体决策弊端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雨明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所产生的某种差别或偏离,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决策时情境的依赖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认知偏差的产生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和纠正,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决策和判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可创  
我国青少年的自杀、杀人与弑师等极端偏差行为具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生命意识的缺失、应对挫折能力的不足、情绪不稳定与归因偏差是导致青少年极端偏差行为出现的心理因素。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极端偏差行为的出现,就必须以生命意识教育为核心、培养青少年应对外界挫折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与归因能力,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芳  金小璞  
认知过程与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研究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模型,以期达到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与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目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王克平  付军  梁家强  
文章在"基于知识集成的竞争情报分析模型"(KI-CIAM)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模型实施的"技术策略",然后对模型实施的"非技术策略"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技术—非技术融合策略",并深刻地阐释了"技术—非技术融合策略"的内在机理。同时指出,技术策略是KI-CIAM模型实施的保障,非技术策略是KI-CIAM模型实施的关键,而技术—非技术融合策略是企业竞争情报分析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的必然选择。最后揭示了"企业的竞争情报分析可以看成是一个以知识集成系统为支撑,以‘技术—非技术融合策略’为重要特点(技术策略、非技术策略同时并存,并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知识系统工程"的本质规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新年  陈永平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技术能力设计和协同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军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目前,高校在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中,对"学生的高校主体地位""高校的学术自由主体""高校的人才培养内涵"等存在认知偏差现象。高校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纠偏策略,比如:彰显学生权利,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术主体性,保障学生的学术自由;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振媛  
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纷繁多样,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情报任务有所侧重,在情景和目标上具有特定性。情报任务具有特性,亦存在一些共性,总结众多情报任务的规律,可以帮助情报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情报需求,选择数据和方法。文章梳理探究情报任务与情报需求的关系,总结了情报任务在研究目的、分析流程、课题结构以及研究领域方面具有的特性,并对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专利情报分析这三类情报课题进行任务解析以阐释这些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