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7)
2023(4248)
2022(3580)
2021(3311)
2020(2842)
2019(6132)
2018(6492)
2017(11763)
2016(6631)
2015(7665)
2014(7896)
2013(7361)
2012(6963)
2011(6498)
2010(6600)
2009(6340)
2008(6345)
2007(6140)
2006(5598)
2005(5226)
作者
(21054)
(17226)
(17179)
(16271)
(10922)
(8207)
(8031)
(6768)
(6764)
(6489)
(5994)
(5887)
(5729)
(5727)
(5485)
(5143)
(5108)
(5060)
(5018)
(4994)
(4632)
(4238)
(4174)
(4143)
(3892)
(3880)
(3863)
(3830)
(3558)
(3508)
学科
(22986)
经济(22950)
管理(21990)
(17687)
(16003)
企业(16003)
(8432)
(8376)
理论(7977)
中国(7869)
(7865)
方法(7809)
(6830)
业经(6588)
(5902)
教育(5614)
(5481)
财务(5449)
财务管理(5438)
(5245)
银行(5232)
企业财务(5222)
数学(5044)
(5039)
金融(5031)
(5018)
(5015)
数学方法(4931)
体制(4496)
信息(4403)
机构
大学(102519)
学院(100036)
管理(35336)
研究(34340)
(33734)
经济(32758)
理学(28634)
理学院(28284)
管理学(27689)
管理学院(27483)
中国(26219)
(22764)
科学(21594)
(19811)
(18105)
(17195)
(16413)
研究所(16177)
中心(16005)
(15576)
师范(15398)
财经(15022)
北京(14414)
(14066)
业大(13746)
(13308)
农业(12815)
技术(12497)
师范大学(12122)
(11934)
基金
项目(59802)
研究(46103)
科学(45747)
基金(41118)
(36013)
国家(35688)
科学基金(29684)
社会(26987)
社会科(25364)
社会科学(25357)
(23619)
教育(21639)
编号(20883)
基金项目(20780)
(20051)
成果(19811)
自然(18223)
自然科(17792)
自然科学(17785)
自然科学基金(17469)
资助(16904)
课题(14494)
项目编号(13765)
重点(13391)
(12600)
(12087)
(11876)
(11671)
(11637)
(11618)
期刊
(43061)
经济(43061)
研究(32913)
中国(23682)
学报(19387)
(17487)
教育(17101)
(14800)
科学(14490)
大学(13811)
管理(13310)
学学(12413)
图书(11856)
农业(9526)
(9063)
金融(9063)
技术(8834)
财经(8547)
书馆(8282)
图书馆(8282)
情报(7683)
(7401)
统计(7080)
业经(6974)
经济研究(6723)
(5806)
论坛(5806)
理论(5696)
问题(5663)
(5650)
共检索到166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统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机遇和前景,也为统计改革加大了力度。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适应这种转变。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性质、特点、机制转换、观念变化以及统计如何为微观经济和社会各阶层服务等等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特别是在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上,需要有紧迫感。现在发表一组文章,希望能引发关心这一方面的同志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岑国荣  
乌家培先生在1989年至1990年期间,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统计》等报刊上撰文,就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出疑问,并引起一些争论。本刊编辑部认为这一争论是非常必要的,十分关注争论的情况,并准备发表我们的看法。但我们注意到在讨论中比较缺乏理论探讨的气氛和环境,同时自从乌先生在《中国统计》上发表了《也谈正确认识统计的地位作用》一文以后,统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并没有多大的反响,论争便沉寂下来了。我们认为,这场论争不应该在统计界沉默下来。这是一场关系到统计工作发展前途的争论,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居于何种地位,这一立论,将是制定中国统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根本前提,如果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理论上站不住脚,那么,统计事业如何发展,统计的整体功能如何发挥?我们不能沉默,我们不应该沉默!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活生生的事实予以澄清。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这个观点被揭示,无疑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统计界人士大多认为,乌家培先生否定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信息的主要论点是缺乏说服力的,也是没有逻辑力量的,有的甚至不乏武断之词。我们略举几例:第一,乌先生断言,统计信息是一种事后信息,事后信息、充其量只能占全部信息的三分之一。按乌先生的说法,这就当然不是现实信息,不具备现实性,更谈不上超前性了。如果是在十八世纪的时代,也许这种说法具有权威性,如今统计工作是大大发展了,恐怕整个经济学界,都难找到这个论点的拥护者了。第二、乌先生说,统计信息是一种数字信息,此外还有文字信息、图象信息等。文字信息约占全部信息的三分之二。至于图象信息占多少?乌先生也许没有计算出来。很遗憾,图象信息是统计信息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这一点用不着证明。至于文字信息,我们认为统计资料(如统计部门整理的资料、说明、情况介绍等),统计分析报告等等都兼有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统计的指标词就是用文字表现的,可见把统计信息仅仅说成是数字信息是缺少理论依据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从这次争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统计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统计实际工作的发展。比如统计教育几十年一贯制,在一些统计教科书中对于实际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许多新鲜观点,如象国家统计局提出的统计要走智力发展道路、全国已广泛开展的统计分析、统计整体功能、统计工作走向各级决策层次、软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纪信息产业的兴起等等,几乎很少有实质性的总结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些事实,不能不强烈地表现为统计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性。外界对统计理论以及对统计工作的一些看法,也令人震惊!这里我们发表岑国荣先生的文章,目的是引起统计界人士广泛关注并引发一场讨论,以打破统计理论研究的沉闷气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腾高  
1992年第1期《统计与决定》编辑部以“争论!还没有结束……”为标题倡导大家对“统计信息主体论”展开争论。笔者拜读了乌家培、张泽厚、邵崇、岑国荣等同志发表的文章(以下简称某文)“注”,深受启发。文章比较集中的对三个问题展开了争论:第一,关于统计信息主体论的提法;第二,统计信息是否“事后信息”;第三,统计信息是否“数字信息”。笔者基本上同意乌文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小斐,宋廷山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统计信息是否是社会经济信息主体”的争论,是由于许多概念模糊造成的。何谓“经济信息”、何谓“统计信息”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切的概念解释。那些争论“统计信息是否是社会经济信息主体”的也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定义,只是建立在对“经济信息”“统计”与“统计信息”某些外延模糊认识基础上进行就事论事的反驳。如果把对方的某些论点(这些论点本身就不是说明统计信息不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的)反驳倒了就能说明“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了吗?很显然论证是不充分的。于是我们认为:在没研究信息前先研究一下“统计”与目前水平的统计实务。统计不仅要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统计,而且还包括人口、科技、教育以及自然方面的统计,也就是说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尽管我们目前的统计实务水平和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要求,但毕竟它是统计的考察范畴。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信息”与“核算”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我们朴素的理解:各种核算(对客观实际活动的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成果,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反映)或提供给人们为人们改造世界服务的消息就是信息(这里不是给信息下定义)。然而,统计核算的方法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卫华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往往以某一个产业里的单一业务作为基本投资对象。将某几种不同业务放在一起,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则可能使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严希  
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为了做到趋利避害,为了实现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整合系统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两大目标”新跨越。本刊同广大读者一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毓铭  
在经济决策的多种信息流中,讨论主体信息流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据刊载:“我国仅仅10年的时间内,已登记注册的各类信息机构达10000多家,专业信息报刊1500多种。”进入现代信息社会,信息的需求按指数规律正在迅速增长。信息流量的增大、流速的加快以及信流结构的巨变,使人们从多维信息参照系中领略了信息的巨大威力。然而,由于信息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信息市场寻租与灰市延伸,使得在纷至沓来的信息流中,许多有用的信息淹没在无用的信息中,许多高质量的信息泯灭在低质量的信息里,客观地说,各种信息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信息污染与信息效用萎缩。社会经济决策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运动过程,需要依靠多种信息流来支撑,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数量、质量和效用。因此,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澄清社会经济信息流的主要信源、信道和信宿问题,站在优化决策信息的高度,把握信息的主流与支流的脉络,建立决策信息的数量、质量和效用的调控机制,从而加强主体信息在经济信息中的导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彦伟  
虚假统计信息产生的根源在于统计信息的“生产”主体与“使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联关系与隶属关系以及统计体制。“生产”主体与“使用”主体是相对的,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对“生产”主体与“使用”主体进行较详细地分类之后,不论哪一类“生产”主体与任何一类“使用”主体之间,只要存在利益关联关系或隶属关系,就可能有虚假统计信息的产生。这是统计制度所带来的,“考核依据”是由被考核对象提供所造成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冬焰,李明星  
当改革的春雷滚过沉闷的统计天穹,他们被震醒了: 他们再也不甘寂寞,他们再也不愿呆在家里,他们再也不愿仅仅把自己埋在数字堆里,他们誓言要从那些纷繁的阿拉伯数字中盘出一点名堂来。于是,他们拓出了统计参与决策的新路,跨出了艰难而大胆的一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杰民  张彦伟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统计体制也随之不断改革,商务统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业统计,统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文章就商务统计中各种统计信息生产主体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并探讨了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统计行为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广西、广东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欧阳桃花  丁玲  郭瑞杰  
企业信息技术促进组织变革与构筑全球化竞争优势是当代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导入信息技术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的附加价值,学者们把上述问题称为"IT生产率悖论"。本文旨在以海尔信息技术动态发展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动态促进IT能力的形成与组织边界的跨越,以及组织边界跨越与IT能力如何通过相互适配与协同演化构筑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基于组织边界跨越和IT能力理论分析海尔信息技术发展过程,指出信息系统和组织人员分别作为边界跨越载体和边界跨越者,与边界跨越的动力机制相结合构成组织跨越边界的重要条件,而边界跨越的条件与IT边界跨越能力的形成是企业实施信息系统、构筑竞争优势的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于云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传输平台。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现终身化学习、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