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7)
- 2023(8826)
- 2022(7357)
- 2021(7063)
- 2020(5855)
- 2019(13363)
- 2018(13015)
- 2017(24918)
- 2016(13215)
- 2015(15028)
- 2014(14089)
- 2013(14192)
- 2012(13381)
- 2011(12337)
- 2010(12286)
- 2009(11661)
- 2008(11447)
- 2007(9831)
- 2006(8530)
- 2005(7763)
- 学科
- 济(60647)
- 经济(60576)
- 管理(38199)
- 业(37271)
- 企(30561)
- 企业(30561)
- 方法(29807)
- 数学(27191)
- 数学方法(27042)
- 中国(19457)
- 贸(14889)
- 贸易(14881)
- 易(14568)
- 财(13941)
- 技术(13551)
- 农(13386)
- 制(11460)
- 融(11388)
- 金融(11388)
- 业经(11280)
- 银(10709)
- 银行(10700)
- 行(10363)
- 技术管理(10128)
- 地方(9350)
- 农业(8802)
- 学(8367)
- 环境(8105)
- 体(7884)
- 出(7848)
- 机构
- 大学(191716)
- 学院(184808)
- 济(91829)
- 经济(90553)
- 管理(71937)
- 研究(67309)
- 理学(62101)
- 理学院(61415)
- 管理学(60871)
- 管理学院(60465)
- 中国(53217)
- 财(41091)
- 京(40131)
- 科学(33800)
- 财经(33225)
- 所(31950)
- 经济学(31234)
- 经(30682)
- 中心(29800)
- 研究所(28770)
- 经济学院(28294)
- 北京(26220)
- 财经大学(25070)
- 江(24973)
- 范(24933)
- 师范(24798)
- 院(23958)
- 农(22020)
- 商学(21259)
- 商学院(21072)
- 基金
- 项目(120799)
- 科学(98322)
- 研究(92901)
- 基金(92433)
- 家(79156)
- 国家(78567)
- 科学基金(68103)
- 社会(64520)
- 社会科(61558)
- 社会科学(61547)
- 基金项目(47266)
- 教育(43172)
- 省(41802)
- 自然(39640)
- 自然科(38836)
- 自然科学(38828)
- 自然科学基金(38234)
- 资助(37894)
- 划(36782)
- 编号(34848)
- 成果(29966)
- 部(29933)
- 国家社会(29000)
- 创(27955)
- 教育部(27061)
- 重点(27039)
- 中国(26445)
- 创新(26395)
- 发(26106)
- 人文(25516)
共检索到28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美国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定位于弥补大学研发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是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此类中心起始于私人捐资建立的李比希中心、德什潘德中心,并探索出获得资助者不离开大学实验室并得到中心顾问的帮助,进行概念验证、市场定位和商业谋划,进而与天使或风险投资衔接,迈出跨越"死亡之谷"的第一步。2010年以来美国商务部、NSF和NIH分别牵头实施i6计划、I-Corps计划和转化中心建设,形成政府、非营利机构和大学共同推动此类中心的新局面。通过比较分析,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中国建立此类中心有必要性、可行性,政府部门和大学应支持此类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概念验证中心 死亡之谷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颠覆式创新是美国战后保持其世界领先科技强国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颠覆式创新过程中,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性研发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融资真空带所导致的"死亡之谷",使得大量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商业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局限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直接干预,通过创建多种混合公私资源的杂交型创新机构,吸引和激励大量私人资本共同推进基础研究的商业化,在信息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在战略上提出要发展颠覆性技术,增强本国原始创新力,但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与生产相脱节、商业化率低一直就是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老大难"问题,美国颠覆式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仅为中国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瑞 梁正
颠覆性创新是战后美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源泉,但在金融资本介入下,美国形成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40年间,美国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凸显美国由于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死亡之谷"困境,先进制造计划成为美国克服危机、重塑"美国优先"的战略决策。美国先进制造战略部署是美国发展型网络国家的典型案例,基于发展型网络国家理论视角,深入剖析美国先进制造计划的顶层设计、组织部署和运行机制,发现美国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愿景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技术选择推力,共同促进新的创新生态形成,最终形成变革性力量,跨越"死亡之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华 高旭东 李纪珍
跨越“死亡之谷”是学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需求视角探索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的匹配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该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证明。本文以四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说明如何通过连续性创新模式跨越“死亡之谷”。研究发现,柔性框架是产生连续性创新的关键前因,并总结出柔性框架的三个维度:技术抽象化、行业具象化和确定性试错。柔性框架不仅增进了企业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反馈,还提高了技术开发与客户需求的互动频率,最终缩小了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层。本文丰富和完善了技术框架理论,提供了需求视角下技术商业化的实现路径。同时,对学术创业企业跨越“死亡之谷”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建立市场导向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提供政策启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张志东
以信息不对称为视角,构建了考虑公共部门信息支持因素的投资者位置模型,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支持因素对私有部门投资者从事低碳技术早中期R&D投资的影响,指出了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投资者协同创新时,公共部门充分的信息供给有利于私有部门投资者将投资焦点从技术创新过程的后期阶段转向早中期阶段。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有效的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投资者协同创新模式与政府充足的信息供给与支持,可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私有部门投资者的消极作用,有助于跨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推进低碳技术创新进程,提升低碳产业与国家的竞争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兆谦 马剑云
"不知"、"不愿"或"不能"是企业不能成功适应环境变化的三个基本原因。不过这很难归罪于单个或少数几个人,而是有着深厚的组织背景,确切来说与由组织演化形成的三种组织机能障碍造成的。与动植物、人类等有机体一样企业也会经历生老病死;不一样的是,企业有潜力活得更长,诸如培养接班人、新产品研发、战略转型等方式均可帮助企业汰旧迎新,保持活力。但是,在人类寿命越来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夺
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解决在中国这样生产力原本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通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这一逻辑的起点,正是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而庸俗生产力论及"补课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彻底否定,是对中国道路之根本逻辑前提的根本性颠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杨霁帆 韩晓洁
智利经过40年的改革与发展,成功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南美地区率先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智利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智利 中等收入陷阱 市场改革 现代化经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馨颖
日本的经验显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需要实现法治财税、完善分税制、完备转移支付制度,需要惠民让利的优惠政策、高效的税政管理等。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当推进税收法治、完善三级政府分税制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并有针对性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法治财税 分税制 基尼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冬焰,李明星
当改革的春雷滚过沉闷的统计天穹,他们被震醒了: 他们再也不甘寂寞,他们再也不愿呆在家里,他们再也不愿仅仅把自己埋在数字堆里,他们誓言要从那些纷繁的阿拉伯数字中盘出一点名堂来。于是,他们拓出了统计参与决策的新路,跨出了艰难而大胆的一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谚斐 徐自华
本文在对泛华集团人力资源部创办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建设培训中心”的考察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行业乃至全国人力资源状况,一方面把“培训中心”的人才培育与租赁模式放到整个行业的背景下作综述性的介绍;另一方面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经济学的理论作一些简要的理论探讨,试图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论证“培训中心”模式在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可行性。以寻找到适合中国建筑行业的乃至于对全国各个行业具有启发意义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才培育与租赁模式 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广东梅州、浙江丽水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取得积极成效。本文通过介绍两地的主要做法,分析了两地改革的成效与启示,以此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地方金融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循证采购的概念、影响与启示
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基于东亚经济体的经验启示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之策——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
中国经济史跨领域研究的新尝试——读卢华语主编《〈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公共政策因应:韩国做法及启示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地区)的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
高原牧区推行合作医疗的有益尝试——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实施合作医疗的启示
一次风险监管的成功尝试——遂宁银监分局帮助化解明星电力公司风险的启示录
预防性技术采用元分析及其对创新鸿沟跨越的启示——以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为例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理念的新尝试——《实事求是哲学系统:当代中国逻辑》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