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8)
2023(8535)
2022(7261)
2021(6770)
2020(5462)
2019(12501)
2018(12059)
2017(24102)
2016(12557)
2015(13791)
2014(13545)
2013(13309)
2012(12268)
2011(11088)
2010(11382)
2009(10260)
2008(10262)
2007(9299)
2006(8345)
2005(7611)
作者
(33452)
(27965)
(27839)
(26566)
(17874)
(13363)
(12739)
(10776)
(10613)
(10090)
(9404)
(9205)
(8926)
(8875)
(8777)
(8743)
(8365)
(8126)
(8044)
(8031)
(6827)
(6729)
(6666)
(6426)
(6302)
(6293)
(6057)
(6033)
(5522)
(5500)
学科
(50229)
经济(50183)
(40880)
管理(38205)
(32357)
企业(32357)
(19842)
方法(18494)
(16326)
数学(15122)
数学方法(14920)
中国(14818)
(14383)
贸易(14377)
(14057)
业经(12781)
(12163)
地方(11846)
农业(11752)
(11008)
收入(9532)
(9211)
银行(9209)
(8875)
(8749)
技术(8324)
(8141)
金融(8139)
理论(7973)
(7782)
机构
学院(177910)
大学(174142)
(81183)
经济(79589)
管理(71500)
理学(61562)
研究(61058)
理学院(60875)
管理学(60148)
管理学院(59756)
中国(46749)
(37895)
(35955)
科学(32653)
财经(29527)
(29101)
中心(28195)
(26999)
(26884)
研究所(25924)
经济学(24481)
(24074)
(23804)
师范(23689)
(22658)
北京(22606)
经济学院(22122)
财经大学(21810)
业大(21338)
(21330)
基金
项目(115060)
科学(93604)
研究(89145)
基金(85599)
(72839)
国家(72252)
科学基金(63643)
社会(58798)
社会科(56055)
社会科学(56046)
基金项目(44742)
(43353)
教育(40129)
自然(39278)
自然科(38440)
自然科学(38433)
自然科学基金(37772)
(36537)
编号(36488)
资助(34183)
成果(30091)
(26140)
(25644)
重点(25436)
课题(25015)
国家社会(24652)
(24521)
人文(23136)
教育部(23135)
(23055)
期刊
(93319)
经济(93319)
研究(57271)
中国(32589)
管理(28469)
(27322)
(22688)
科学(21320)
(19427)
金融(19427)
学报(18736)
教育(18397)
业经(16562)
经济研究(15765)
农业(15593)
大学(15548)
技术(14898)
学学(14509)
财经(14195)
问题(12637)
(12381)
(12133)
国际(11108)
世界(9752)
现代(9458)
商业(9276)
技术经济(8943)
(8525)
理论(8268)
(8134)
共检索到271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毛海涛  宋建  刘刚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视角集中在以"产品空间"为代表的离散性竞争优势视角。这一视角能够深刻揭示"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但是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方面却难有作为。引入乔治·斯托克提出的竞争优势"策略空间"理论,为"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提供一个连续性的竞争优势视角,并在新视角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当前面临的本地市场效应与供应链优势,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屈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便支持国民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先海  宋学印  
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机制是在国家技术差距基本面发生阶段性变化后,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未能适时转换而陷入“技术追赶陷阱”。对于技术差距已处于准技术前沿阶段的发展中经济体,应加快由追赶导向型转为竞争导向型的新增长战略,即通过扩大市场和要素竞争、构建阶梯递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由引进资本到引进竞争的外资利用环境,以及实施竞争兼容型的创新补贴政策等,支撑较快的技术进步率及经济增长率,从而跨越“陷阱”,继续向国际前沿经济体逼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涛  赵彦云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结构动态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仍然是基于要素驱动型,还没有实现向效率驱动型转交。竞争力结构局部赤字已经形成,整个竞争力结构已显现出了一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征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差异,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照中国情况,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前景和策略。一、经济体分类出口结构趋势对比彰显重化工业重要性(一)发达经济体只有重化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俊英  
本文从消费力的视角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源,认为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陷入"陷阱"的根本原因。提高消费力能够通过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缓解社会矛盾几个方面来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文章最后从消费力三要素的角度提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琳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需要根据中国的特殊性,明确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传统产业转型、适应要素结构升级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适应国内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转型三大方向,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经贸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珠萍  
中国正从经济奇迹走向"新常态",但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日韩、拉美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考察,探究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教训,由此认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职能转变是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机制设计是重要驱动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基本前提。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合理增长区间,扩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