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8)
2023(7614)
2022(6132)
2021(5698)
2020(4663)
2019(10290)
2018(9912)
2017(19308)
2016(10486)
2015(11580)
2014(11484)
2013(11562)
2012(10695)
2011(9737)
2010(9815)
2009(9033)
2008(9123)
2007(8343)
2006(7392)
2005(6731)
作者
(30635)
(25740)
(25588)
(24472)
(16394)
(11934)
(11763)
(9982)
(9954)
(9283)
(8984)
(8722)
(8252)
(8097)
(8093)
(8009)
(7555)
(7553)
(7474)
(7301)
(6629)
(6306)
(6171)
(5990)
(5891)
(5822)
(5761)
(5512)
(5124)
(5113)
学科
(45744)
经济(45704)
(31802)
管理(26030)
(22638)
企业(22638)
方法(19324)
数学(16785)
数学方法(16580)
(14164)
中国(14025)
(13403)
业经(11360)
(10908)
保险(10815)
(10124)
农业(10026)
地方(9823)
产业(9798)
(9646)
银行(9632)
(9175)
收入(8782)
(8674)
金融(8672)
(8352)
(7690)
贸易(7687)
(7466)
技术(7304)
机构
学院(154684)
大学(154193)
(66724)
经济(65494)
管理(58280)
研究(53273)
理学(49974)
理学院(49432)
管理学(48397)
管理学院(48123)
中国(42711)
(32829)
(32251)
科学(32003)
(26954)
财经(26051)
(24975)
研究所(24568)
中心(24277)
(23647)
(23596)
业大(21624)
经济学(21617)
北京(20488)
经济学院(19760)
(19634)
农业(19585)
财经大学(19528)
(19518)
师范(19435)
基金
项目(103978)
科学(82650)
研究(76312)
基金(76092)
(66619)
国家(66096)
科学基金(56345)
社会(49740)
社会科(47231)
社会科学(47218)
(40161)
基金项目(39272)
自然(35460)
自然科(34635)
自然科学(34626)
(34308)
教育(34140)
自然科学基金(34027)
资助(31737)
编号(29762)
成果(24376)
重点(23749)
(23616)
(23096)
(21920)
课题(21461)
国家社会(21107)
创新(20504)
教育部(19910)
(19809)
期刊
(73159)
经济(73159)
研究(48546)
中国(28280)
(23415)
(23348)
学报(23280)
科学(22854)
管理(21219)
(19035)
金融(19035)
大学(18108)
学学(17361)
农业(15786)
教育(13673)
技术(12759)
财经(12570)
业经(12311)
经济研究(12140)
(10885)
问题(9790)
统计(8924)
(8110)
技术经济(7950)
(7875)
(7766)
(7435)
决策(7128)
商业(7111)
国际(7048)
共检索到230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1978-201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73%,近40年的"黄金增长"期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赢得了时间和战略机遇。本文估测,我国将在2023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研究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服务化程度低、价值链长期处于中低端位置,产业波及效果不显著、结构持续优化内在动力不足,战略性优势产业转换率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是我国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面临的产业风险,并以此提出唯有加快产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价值链端演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产业转型发展新动力,产业政策精准定位并构建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防范"中等收入陷阱"产业风险,成功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1978-201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73%,近40年的"黄金增长"期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赢得了时间和战略机遇。本文估测,我国将在2023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研究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服务化程度低、价值链长期处于中低端位置,产业波及效果不显著、结构持续优化内在动力不足,战略性优势产业转换率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是我国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面临的产业风险,并以此提出唯有加快产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价值链端演进,深化供给侧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供给侧改革是保障,教育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导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刚  李逸浩  
1.建立健全竞争性市场机制。目前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等保护还有待完善,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知识产权盗用、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同时,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竞争能力差距较大,不宜用行政手段过多的支持垄断企业。因此,必须首先着力于建立健全竞争性市场机制。只有具备公平的市场机制,不同企业之间才能高效地参与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珠萍  
中国正从经济奇迹走向"新常态",但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日韩、拉美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考察,探究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教训,由此认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职能转变是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机制设计是重要驱动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基本前提。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合理增长区间,扩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文章对1950—2010年世界119个经济体曾经历过的"增长塌陷"进行了定量识别,从统计角度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识别方法进行了评估和修正,并识别出了历史上曾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后发经济体及其陷入陷阱的持续时间,从而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路径指引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万军  
通过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分析,作者发现结构失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加剧了我国向高收入组跨越的难度。在调节结构失衡的过程中,应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集体工资谈判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财税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由技术内生化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变,实现增长阶段的跨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艳华  邱志军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四大发展战略为实施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涛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趋于放缓,GDP步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高增长、低效率的旧常态已经不可维持,经济新常态到来。文章在辨析经济新常态内涵和外延,把"中等收入陷阱"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体系框架之内后,发现目前的人均GDP有可能使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性问题,防范社会危机、防止技术陷阱、摆脱制度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增长和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优路径:一是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二是增加R&D投资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三是实现产业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名远  
一、加快产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价值链端演进。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演进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在动力。相对于高收入国家,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程度、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差距明显,产业价值链长期锁定在中低附加值链端上,致使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紧迫而艰巨。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打破产业价值链长期锁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