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1)
- 2023(12904)
- 2022(11062)
- 2021(10410)
- 2020(9086)
- 2019(21188)
- 2018(20788)
- 2017(40460)
- 2016(21731)
- 2015(24714)
- 2014(24657)
- 2013(24268)
- 2012(22231)
- 2011(19896)
- 2010(19742)
- 2009(18134)
- 2008(17799)
- 2007(15616)
- 2006(13040)
- 2005(11710)
- 学科
- 济(88331)
- 经济(88209)
- 管理(62319)
- 业(61602)
- 企(49378)
- 企业(49378)
- 方法(45059)
- 数学(40002)
- 数学方法(39526)
- 财(27855)
- 农(26650)
- 贸(23401)
- 贸易(23397)
- 易(22939)
- 中国(21841)
- 业经(17897)
- 制(17623)
- 农业(16362)
- 学(16100)
- 地方(15560)
- 务(15341)
- 财务(15295)
- 财务管理(15253)
- 出(14667)
- 企业财务(14412)
- 融(14341)
- 金融(14338)
- 银(13953)
- 银行(13929)
- 行(13251)
- 机构
- 大学(306182)
- 学院(304827)
- 济(131297)
- 经济(128881)
- 管理(121475)
- 理学(105726)
- 理学院(104678)
- 管理学(102956)
- 管理学院(102392)
- 研究(96996)
- 中国(74430)
- 京(62124)
- 财(60889)
- 科学(56740)
- 财经(48810)
- 农(47922)
- 所(47320)
- 中心(46592)
- 经(44526)
- 业大(43833)
- 江(43739)
- 研究所(42930)
- 经济学(41571)
- 北京(38475)
- 范(38074)
- 经济学院(37883)
- 农业(37753)
- 师范(37689)
- 财经大学(36466)
- 院(35094)
- 基金
- 项目(207518)
- 科学(164417)
- 基金(153190)
- 研究(152137)
- 家(132599)
- 国家(131528)
- 科学基金(113985)
- 社会(98197)
- 社会科(93266)
- 社会科学(93239)
- 基金项目(80955)
- 省(79556)
- 自然(73363)
- 自然科(71718)
- 自然科学(71699)
- 教育(70624)
- 自然科学基金(70418)
- 划(67501)
- 资助(63065)
- 编号(61164)
- 成果(49231)
- 部(47607)
- 重点(46547)
- 发(43784)
- 创(43443)
- 教育部(41454)
- 国家社会(41339)
- 课题(41128)
- 科研(40672)
- 创新(40644)
- 期刊
- 济(135445)
- 经济(135445)
- 研究(85696)
- 中国(53003)
- 财(48039)
- 学报(44075)
- 农(42963)
- 管理(42226)
- 科学(40792)
- 大学(34462)
- 学学(32484)
- 农业(29393)
- 教育(28076)
- 融(27223)
- 金融(27223)
- 技术(26863)
- 财经(23925)
- 经济研究(22609)
- 业经(22597)
- 经(20512)
- 问题(18932)
- 贸(18839)
- 国际(16905)
- 业(16271)
- 统计(15356)
- 技术经济(14884)
- 世界(14695)
- 商业(14368)
- 理论(14309)
- 版(13909)
共检索到43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出口结构 产品密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王晗懿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经济增长问题,出口复杂度可以较好的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基于从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吸取经验的构思,从出口复杂度视角对中日韩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日韩出口复杂度的积极影响因素主要是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和基础设施,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中国在制度、市场规模及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人力资本的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研发投入方面略微弱势,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具有明显劣势,物质资本积极作用的发挥需引起重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差异,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照中国情况,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前景和策略。一、经济体分类出口结构趋势对比彰显重化工业重要性(一)发达经济体只有重化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军扩 罗雨泽 宋荟柯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Fatas和Mihov(2009)提出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过程中存在"制度高墙"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用更新的数据以及更综合的方法,对"制度高墙"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和拓展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和遭遇"制度高墙"。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集中推进制度改革与完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护和激励创新,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制度高墙",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也需注重转型期的风险防控,避免矛盾在临界点集中爆发。
关键词:
制度高墙 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万军
通过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分析,作者发现结构失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加剧了我国向高收入组跨越的难度。在调节结构失衡的过程中,应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集体工资谈判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财税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由技术内生化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变,实现增长阶段的跨越。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 结构失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涛 赵彦云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结构动态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仍然是基于要素驱动型,还没有实现向效率驱动型转交。竞争力结构局部赤字已经形成,整个竞争力结构已显现出了一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征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崔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国 人均GDP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代法涛
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投资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融资约束、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分析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地方政府治理转型视角的分析
出口规模和收入水平截面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借鉴钱纳里方程推论“中等收入陷阱”跨越条件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助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启示与借鉴
出口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截面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借鉴钱纳里方程推论“中等收入陷阱”跨越条件
出口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截面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借鉴钱里方程推论“中等收入陷阱”跨越条件
以经济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自韩国的经验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及启示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制度公平和人力资本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