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9)
- 2023(16924)
- 2022(14514)
- 2021(13872)
- 2020(11330)
- 2019(26441)
- 2018(26632)
- 2017(50318)
- 2016(28091)
- 2015(32086)
- 2014(32320)
- 2013(31489)
- 2012(29477)
- 2011(26919)
- 2010(27324)
- 2009(24813)
- 2008(24130)
- 2007(21757)
- 2006(19648)
- 2005(17740)
- 学科
- 济(110580)
- 经济(110470)
- 管理(73835)
- 业(72330)
- 企(56958)
- 企业(56958)
- 方法(44043)
- 数学(37626)
- 中国(37338)
- 数学方法(37196)
- 农(32856)
- 地方(29137)
- 财(27190)
- 业经(25436)
- 教育(24202)
- 学(23817)
- 农业(22421)
- 制(21373)
- 贸(21259)
- 贸易(21239)
- 易(20516)
- 理论(20449)
- 银(18818)
- 银行(18774)
- 技术(18126)
- 行(18083)
- 融(17605)
- 金融(17601)
- 和(17418)
- 环境(16956)
- 机构
- 大学(396075)
- 学院(393089)
- 济(152180)
- 经济(148461)
- 管理(148088)
- 研究(138183)
- 理学(126531)
- 理学院(124923)
- 管理学(122851)
- 管理学院(122095)
- 中国(100613)
- 京(87695)
- 科学(84077)
- 财(71430)
- 所(70263)
- 研究所(63487)
- 范(61810)
- 师范(61338)
- 中心(61292)
- 农(61183)
- 江(60302)
- 北京(57021)
- 财经(55935)
- 业大(55166)
- 经(50622)
- 院(49925)
- 师范大学(49771)
- 州(49460)
- 农业(47472)
- 技术(44731)
- 基金
- 项目(255562)
- 科学(200355)
- 研究(195220)
- 基金(179819)
- 家(155283)
- 国家(153783)
- 科学基金(130558)
- 社会(118908)
- 社会科(112310)
- 社会科学(112283)
- 省(101042)
- 基金项目(95317)
- 教育(94437)
- 划(86408)
- 编号(83550)
- 自然(82667)
- 自然科(80653)
- 自然科学(80636)
- 自然科学基金(79151)
- 资助(73742)
- 成果(70783)
- 课题(60015)
- 发(58322)
- 重点(58060)
- 部(57231)
- 创(52666)
- 项目编号(50581)
- 教育部(49304)
- 年(48911)
- 创新(48832)
- 期刊
- 济(177013)
- 经济(177013)
- 研究(127739)
- 中国(86692)
- 教育(71850)
- 学报(57721)
- 管理(56497)
- 农(56289)
- 科学(54368)
- 财(52119)
- 大学(44346)
- 学学(40047)
- 农业(39260)
- 技术(38074)
- 融(36373)
- 金融(36373)
- 业经(30109)
- 经济研究(27381)
- 财经(26668)
- 问题(23642)
- 图书(23529)
- 经(22817)
- 业(20600)
- 坛(19166)
- 论坛(19166)
- 理论(18992)
- 职业(18965)
- 贸(18561)
- 技术经济(18081)
- 发(18064)
共检索到608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和产学合作等基本经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及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振军 杜育红
在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部门,可以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引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直接带动经济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城镇化进程,提高弱势群体收入能力,助力制度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面对发展挑战,我国应积极构建开放、融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勇 王慧炯 古明明
针对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门槛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状况,本文指出缺乏与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对应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备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滞后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是由传统资本要素拉动式增长转向人力要素拉动式增长,而这种转型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同时由传统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转向重视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中典型的社会问题,本文进一步指出打破既得利益集团控制、实现制度转型和社会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巨大障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增长模式落后,技术创新瓶颈制约,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等等。而职业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间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提出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认证制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建立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机遇 挑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车圣保
中国在经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后,正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严峻挑战,即面临所谓的世界难题——"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维"视角,论证了培育中产阶层确实非常有必要,而美国、日本、韩国及拉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此提供了国际证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徐建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转型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刚
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与高速增长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后,当代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在2020年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彻底根除极端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决战极端贫困,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之完整地贯彻落实到脱贫的具体实践中,思路清晰,政策适宜,措施得当,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保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琳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需要根据中国的特殊性,明确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传统产业转型、适应要素结构升级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适应国内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转型三大方向,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经贸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珠萍
中国正从经济奇迹走向"新常态",但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日韩、拉美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考察,探究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教训,由此认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职能转变是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机制设计是重要驱动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基本前提。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合理增长区间,扩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金兴 胡映
文章选择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的代表性经济体,从长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角度比较其陷入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特征,从经济、社会与制度等方面考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遭遇的主要困难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这些经验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赶超指数 典型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设计相对收入水平指标度量和分析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制造业量比R-manu和服务业量比R-ser攀升至高水平,并构成收入量比主体部分。在二者一阶变动量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前2年和本年的⊿R-manu_(t-i)(i=02)能以正弹性解释本年⊿R-sert,表明制造业量比变动具先导性。在R-manu和R-ser之间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R-manut对R-sert的影响弹性系数较R-sert影响R-manut的弹性系数大得多,跨越者弹性系数趋向增大,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