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4)
- 2023(6727)
- 2022(5808)
- 2021(5633)
- 2020(4670)
- 2019(10158)
- 2018(9980)
- 2017(18855)
- 2016(10499)
- 2015(12034)
- 2014(11702)
- 2013(11172)
- 2012(10892)
- 2011(9703)
- 2010(9690)
- 2009(8905)
- 2008(8864)
- 2007(7984)
- 2006(7104)
- 2005(6429)
- 学科
- 济(42685)
- 经济(42643)
- 管理(28136)
- 业(22424)
- 地方(18349)
- 企(17782)
- 企业(17782)
- 方法(14162)
- 数学(12088)
- 数学方法(11876)
- 农(11765)
- 财(10576)
- 学(10342)
- 中国(10324)
- 地方经济(9912)
- 环境(8434)
- 制(8429)
- 业经(8306)
- 农业(8103)
- 贸(7318)
- 贸易(7309)
- 易(6989)
- 和(6437)
- 体(6177)
- 融(6154)
- 金融(6152)
- 划(6043)
- 理论(6037)
- 银(5602)
- 务(5601)
- 机构
- 学院(142985)
- 大学(142057)
- 济(51708)
- 研究(51140)
- 经济(50295)
- 管理(49857)
- 理学(42289)
- 理学院(41618)
- 管理学(40636)
- 管理学院(40359)
- 中国(39422)
- 科学(34418)
- 京(30888)
- 所(26551)
- 农(25808)
- 财(25107)
- 中心(24662)
- 研究所(23998)
- 江(23428)
- 业大(22039)
- 范(21776)
- 师范(21577)
- 农业(20301)
- 州(19225)
- 院(19211)
- 财经(19160)
- 北京(19092)
- 省(18324)
- 师范大学(17436)
- 经(17224)
- 基金
- 项目(97809)
- 科学(75726)
- 研究(70842)
- 基金(68871)
- 家(60932)
- 国家(60429)
- 科学基金(50884)
- 社会(43526)
- 社会科(41066)
- 社会科学(41050)
- 省(39938)
- 基金项目(37254)
- 自然(33263)
- 划(33017)
- 自然科(32325)
- 自然科学(32313)
- 自然科学基金(31680)
- 教育(31630)
- 编号(29330)
- 资助(27558)
- 成果(23835)
- 重点(22493)
- 发(22210)
- 课题(20668)
- 部(20275)
- 创(19542)
- 科研(18471)
- 创新(18413)
- 计划(17948)
- 国家社会(17742)
共检索到222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伊清 吕明响
跨行政区流域污染防治涉及众多管理部门,往往形成错综复杂的权力网。如果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很容易造成行政冲突。在目前多元行政主体均有法定监管权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管辖权的让渡赋予流域机构协调解决跨地区污染的职能,可以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的单一目标,达成治理污染的目的。本文以法学的分析视角,通过规范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全面解析我国跨行政区域流域污染防治之法律规制现状,分析跨域管辖权冲突的法律困境。并以巢湖流域作为分析实例,借鉴欧美流域管辖权设置之经验,为流域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让渡而实现跨域污染防治之行政合作提供实践范本。研究表明,通过制定或者修改行政规范,规范行政合作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规制行政主体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耀 贾劼
文章分析了多年来我国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 ,讨论了目前解决跨行政区污染问题存在的困难 ,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跨行政区域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胜 陈晓春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通过水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行政区转移。传统理论上,人们认为造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环境执法效率和管理体制的障碍。实际上,以上因素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困境。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对流域污染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以及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污染治理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利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履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而污染外部性和利益冲突则使各行政区之间难以达成合作治理,府际博弈的非理...
关键词:
府际博弈 跨行政区 流域 水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跨行政区 流域 水污染 政策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毕亮亮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水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为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下游地方政府及人民之间矛盾解决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江苏浙江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国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解决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较为可行的方案是:保持以条块结合的政府层级结构基础上的管理体制,通过机构、机制、法规等综合性改革来协调当前管理体制中流域及区域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矛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锡君
跨界水污染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保护,严重干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客观分析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多方面危害的基础上,揭示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水环境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缺失是跨界水污染的三大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第一,实现流域管理体制创新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根本。第二,创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关键。第三,构建水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的保证。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流域 水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海洋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爆发,江苏无锡及太湖流域其他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强烈冲击,到底是优先保持GDP增长还是优先保护环境,或者是两者协调发展成为官方和民间争论的热点和焦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王玲杰
在对2002年巢湖流域大气污染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应用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等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从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家庭清洗费用和建筑材料腐蚀5个方面估算了巢湖流域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建筑材料腐蚀损失和人体健康损失分别为1.85亿元和1.51亿元,这两项费用占整个损失的比重达78.14%;家庭清洗费用增加值、农作物经济损失和森林经济损失分别为0.73亿元、0.12亿元和0.09亿元。当年全流域环保投资总额为4.6亿元,而仅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就达到4.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84%。环保投资力度与环境污染损失不相适应。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高速发展的流域经济却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流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太湖水污染治理涉及环保、农林、水利等多个专业领域,时间跨度长,项目治理区范围大、类型多、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广明 王金南 董战峰 张永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跨界流域污染问题在我国越发严重起来。从国外解决跨界流域污染的实践经验来看,各个地区采取合作治理污染物的方式防治跨界流域污染,是解决跨界流域污染问题比较经济可行的方式。从国内外众多研究来看,现有研究仅限于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完全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分配问题,并没有对收益分配后,各合作者所形成的合作是否稳定、收益分配是否公平进行讨论与深入分析。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跨界流域污染合作治理思路,以河南省贾鲁河流域的4个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博弈理论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各个地区进行合作防治跨界流域污染的思路、方式,并对各个地区之间进行合作治理污染物时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殷俊 陈爽 相景昌
以河流近域土地利用构成与水环境质量间定量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巢湖流域40个水质监测断面和320个河流近域作用区,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不同尺度作用区内土地利用构成,借助相关分析、冗余分析(RDA)等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和比较了流域内山区和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巢湖流域近河道地区土地利用构成对各水质指数有重要影响,且受地形因素影响。其中,建设用地对河流水质恶化具有明显作用;河流沿岸林地布局能显著改善水质,尤其是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敏感;耕地面积变化与水质相关性不显著。RDA冗余分析证实了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水环境影响具有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先富 戴梦琴 郝丹丹 吴庆双
洪涝灾害是制约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情景分析技术从降水、土地利用、人口、GDP等方面构建复合情景;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危险性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减小;合肥市区的洪涝灾害易损性最大,和县的易损性最小。巢湖流域东南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西南部的大别山区风险较小,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也逐渐增大。模拟灾害发生的情景,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洪涝灾害风险,更能体现...
关键词:
情景分析 洪涝灾害 风险评价 巢湖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鸿鹄 程先富 陈翼翔 张媛
提高自然灾害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总结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管理等5个维度对其的影响,构建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NP分析方法求得非独立指标间的权重,评价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进而分析2000~2010年之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提高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巢湖流域大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恢复力指数都在增长,但增长速率存在不同地区、不同维度上的明显差异;从流域平均水平来看,10 A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指数在增长,其中自然维的指数是下降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曾军
(一)2008年3月至9月,成都特派办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对安徽省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绩效审计调查。该项目不仅行业新,要求高,而且点多面广,内容复杂,涉及巢湖、合肥、六安3市9个区县,涉及资金38亿元。从审计调查的情况看,该项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