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8)
- 2023(11115)
- 2022(9406)
- 2021(8686)
- 2020(6977)
- 2019(15880)
- 2018(15923)
- 2017(29261)
- 2016(16329)
- 2015(18444)
- 2014(18635)
- 2013(18062)
- 2012(17146)
- 2011(15618)
- 2010(15825)
- 2009(14243)
- 2008(14001)
- 2007(12392)
- 2006(11424)
- 2005(10556)
- 学科
- 济(67709)
- 经济(67623)
- 管理(37996)
- 业(35315)
- 地方(28411)
- 企(24613)
- 企业(24613)
- 中国(24009)
- 农(22966)
- 方法(17241)
- 业经(16305)
- 农业(15881)
- 学(15444)
- 地方经济(14600)
- 数学(14381)
- 数学方法(14166)
- 制(14058)
- 发(13222)
- 财(13063)
- 融(12442)
- 金融(12433)
- 环境(11959)
- 银(11907)
- 贸(11891)
- 银行(11882)
- 贸易(11873)
- 行(11637)
- 易(11317)
- 体(10374)
- 和(10102)
- 机构
- 学院(222229)
- 大学(218067)
- 研究(89039)
- 济(84937)
- 经济(82731)
- 管理(75644)
- 中国(66859)
- 理学(62510)
- 理学院(61502)
- 管理学(60297)
- 管理学院(59855)
- 科学(56696)
- 京(50549)
- 所(47076)
- 农(44947)
- 研究所(42538)
- 江(41712)
- 中心(40135)
- 财(39392)
- 范(34889)
- 农业(34771)
- 业大(34733)
- 师范(34482)
- 院(33418)
- 北京(32002)
- 省(31899)
- 州(30974)
- 财经(29117)
- 师范大学(27721)
- 技术(27138)
- 基金
- 项目(146169)
- 科学(112292)
- 研究(108984)
- 基金(99653)
- 家(88691)
- 国家(87871)
- 科学基金(72459)
- 社会(65645)
- 社会科(61800)
- 社会科学(61788)
- 省(60930)
- 基金项目(53057)
- 划(51121)
- 教育(48479)
- 编号(45863)
- 自然(45655)
- 自然科(44376)
- 自然科学(44360)
- 自然科学基金(43445)
- 资助(39514)
- 发(38593)
- 成果(38019)
- 课题(34504)
- 重点(34006)
- 发展(30648)
- 展(30151)
- 部(30135)
- 创(29864)
- 创新(27970)
- 年(27928)
共检索到37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涛
从跨行政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入手,剖析了我国当前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度,划分了当前制度下的跨行政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深入探讨了跨省域(省级)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以及跨市域(地级)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提出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于各省区城镇体系规划,是导致跨省区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不协调的直接原因的观点。
关键词:
跨行政区 城镇体系 区域规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永刚 李萌
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制约,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的利益冲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根本性障碍。文章认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实际上是各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最终博弈的均衡解就是能够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通过构建不完全合作博弈模型,从理性约束、利益转移和集体谈判等3个方面进行解析,可以建立一套包括规则约束机制、信息合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在内的稳定长效的、制度化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以一系列带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促使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梦洁 陈黎 林庶民 王慧
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对区域的城镇体系和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IS软件,通过ArcM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ArcMap VBA和Google Maps API编程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000—2009年的城市群分形维数,分析研究期内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主要包括市辖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上海和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不断增强,而杭州市的影响相对削弱;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此外,交通网络一体化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与作用,推动了长三角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伟林 郝前进 周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频繁的调整时期,其中市营县、撒县设市、市辖区的调整、撤县(市)设区和行政级别升格构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协调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变动的合理程度,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状况,将直接影响行政区划的效率和功效。本文以1983—2005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对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内容及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并仔细探究了各类行政区划调整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政治经济学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彬
城市群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但行政区划制约了城市群结构优化,因此探讨如何调整行政区管理体制,对促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提出通过区域事务分类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群城镇体系结构、产业结构、交通及信息网络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快速发展地区 农业与农村 特点 发展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昌峰 武清华 张落成
以长三角为例,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两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从重心迁移模型看,两重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苏州市域内,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其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低层次的不协调逐步向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模式演变。从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上看,2008年两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来看,上海、苏州、无锡和嘉兴属于"高—高"热点区域;扬州、泰州、镇江、常州和台州市属于"低—低"区域;南通、湖州、绍兴和舟山市属于"低—高"异质性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属于"高—低"异质性区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肖磊 金凤君
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86~2007年各市县(区)非农业人口资料,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结合相应定性分析,系统研究了其城镇体系发展中的规模结构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处于缓慢分散趋势中,中等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非农人口集聚重心从传统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上海是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且影响力远超过本区域范围;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长江为轴线形成较显著的城市影响力圈层结构,江苏的兴化、高邮地区以及浙江杭州西部、台州等广大地域受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上海-苏州-无锡形成内部联系紧密、层级结构模糊的一体化"城市区域",既...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江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同时,首次提出,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把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决定先期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这为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建设和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佘之祥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新哲,阎浩,何晓斌,史先虎
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4个市及所辖74个县(市),土地面积10万km~2,人口7000万。在这块面积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产出了占全国14%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占16%的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也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以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雄厚的产业实力、便捷的水陆交通、以及扼守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长江产业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平安
沿海地区的巨大变化 ,与他们改革开放观念强 ,产业选择准 ,商品质量高 ,市场做得大 ,并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分不开的。我们内陆省份要有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只要能认真学习 ,转变观念 ,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改革开放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