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2)
2023(6680)
2022(5741)
2021(5370)
2020(4321)
2019(9774)
2018(9566)
2017(17826)
2016(9103)
2015(10005)
2014(9437)
2013(9124)
2012(8200)
2011(7286)
2010(7376)
2009(6864)
2008(6854)
2007(6271)
2006(5542)
2005(4974)
作者
(24268)
(20294)
(19931)
(18815)
(12744)
(9526)
(9253)
(7832)
(7709)
(7155)
(6781)
(6625)
(6437)
(6308)
(6092)
(6013)
(5893)
(5891)
(5878)
(5785)
(4947)
(4769)
(4609)
(4570)
(4566)
(4525)
(4477)
(4429)
(3950)
(3916)
学科
管理(41865)
(40437)
(39475)
企业(39475)
(32187)
经济(32148)
技术(15653)
方法(14089)
技术管理(12085)
业经(11908)
(11434)
数学(10261)
数学方法(10143)
理论(8787)
(8634)
财务(8607)
财务管理(8597)
(8500)
企业财务(8289)
中国(8157)
(8017)
(7641)
(6938)
信息(6920)
(6826)
(6742)
人事(6310)
人事管理(6310)
(6208)
产业(6204)
机构
大学(129206)
学院(128099)
管理(60347)
理学(52578)
理学院(52152)
管理学(51609)
管理学院(51335)
(48530)
经济(47531)
研究(34231)
中国(26543)
(25624)
(24063)
科学(19245)
财经(19184)
(19037)
中心(17747)
(17395)
商学(16682)
商学院(16514)
(16017)
师范(15858)
(15528)
北京(15478)
业大(15102)
(14440)
财经大学(14333)
经济管理(13840)
技术(13681)
经济学(13151)
基金
项目(88523)
科学(73394)
研究(68548)
基金(65871)
(56018)
国家(55543)
科学基金(50863)
社会(45406)
社会科(43042)
社会科学(43031)
(35714)
基金项目(35309)
自然(32248)
教育(32109)
自然科(31660)
自然科学(31657)
自然科学基金(31181)
(28946)
编号(28350)
(25431)
资助(24204)
成果(23585)
创新(22542)
项目编号(19503)
(19399)
重点(18962)
国家社会(18817)
课题(18361)
(18211)
(17999)
期刊
(52338)
经济(52338)
研究(34144)
中国(28215)
管理(25455)
(20507)
教育(17334)
科学(16050)
学报(15382)
技术(12396)
大学(12117)
图书(11480)
(11285)
学学(10849)
业经(9663)
(9447)
金融(9447)
科技(9207)
财经(9100)
情报(8503)
经济研究(8333)
(7885)
书馆(7653)
图书馆(7653)
农业(7591)
技术经济(7375)
(7191)
论坛(7191)
财会(6870)
理论(6387)
共检索到186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黄晓芬  隋杰  
网络情境下,由信息关注、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与信息内化四个递进性要素所构成的信息治理能力是创新实现的前提。以往研究表明,在跨组织联结网络中,外部关系强弱和网络位置高低通过管理者的信息治理能力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但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作用效果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本文以信息治理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从网络位置、互动程度和嵌合程度三个角度考量跨组织联结网络,探索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对258家高新技术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网络位置中心度、网络关系的互动程度与嵌合程度均与创新绩效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信息治理能力对模型具有不完全的中介作用,其四个要素的影响系数呈逐次增大趋势。本文进一步验证管理者的年龄、学历结构、工作变动和工作年限的影响发现,对于46岁以下、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且工作变动次数大于1次的管理者,关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判断组织联结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管理者认知理论在组织行为选择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贯君  徐建中  林艳  
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双元能力与网络惯例的有效结合是维持和协调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组织双元性视角出发,探讨跨界搜寻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网络惯例与双元能力在宽度搜寻与深度搜寻战略影响创新绩效时具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1家中国本土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搜寻宽度对根本式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与渐进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搜寻深度显著线性影响渐进式创新绩效,不存在明显的过度搜寻问题;探索能力正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根本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开发能力和网络惯例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此外,三项交互分析结果表明,搜寻宽度、探索能力和网络惯例的交互项与根本式创新绩效负相关,搜寻深度、开发能力和网络惯例的交互项与渐进式创新绩效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创新网络高效运行、指导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青  王钰  魏薇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1—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用独立董事间的连锁关系反映样本企业社会网络弱联结关系,用地理及行业关系反映社会网络强联结关系,以此检验不同网络联结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强联结和弱联结均能促进企业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5个指标构建我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指数,验证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网络联结强度和创新绩效存在一定调节效用。结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志  周守亮  
科研组织是知识生产与创新的核心部门,在知识价值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治理效果将直接影响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治理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绩效成为科研组织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网络治理理论,构建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三种方式为基础的科研组织治理模式。各利益主体在组织中通过信任机制与协同机制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创新,进而提升创新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研究结论说明,科研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过于紧密,应重视引入外部研究人员,加强互补性信息与资源的获取。与信任机制相比,协同机制对绩效的影响更显著,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协同机制已成为实现科研组织知识创新与协同效应的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丛颖  
采用企业网络加强组织间协同创新是推动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12—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187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上市企业之间由共同股东这一非正式关系联结起来的企业网络的密度和成分等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并通过中心度、结构洞和核心—边缘结构三个指标检验上市企业在股东联结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应如何占据优势网络位置或建立重要社会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东联结网络的中心度、结构洞和核心—边缘结构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占据有利的网络位置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主动增加网络中心度、占据更多的结构洞、向更核心的网络位置靠近,以此来增加企业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春晓  李春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著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丹  宋林  魏薇  陈迪  
新创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为探索孵化网络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加入网络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重点研究孵化网络的两个维度——关系型治理机制和契约型治理机制在创新绩效中的作用,同时考虑网络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得出,关系型治理机制和契约型治理机制对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能力的巩固和强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柱  
本文分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涵和要素结构,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划分为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3个环节,建立了关系网络、跨组织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22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外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均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跨组织知识整合在内部关系网络与组织创新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为企业通过外部和内部关系网络提升跨组织知识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阮国祥  
为促进提升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跨组织即兴能力,改进供应链合作创新绩效,基于"网络—行为—绩效"的逻辑主线,从供应链网络惯例和网络权力的视角实证阐明其二者对跨组织即兴的影响,以及跨组织即兴在网络惯例、网络权力和供应链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跨组织即兴对供应链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网络惯例的规范共识维度对跨组织即兴和合作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网络惯例的行为默契维度以及网络权力正向影响跨组织即兴和合作创新绩效;跨组织即兴在网络惯例和网络权力对供应链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的管理启示为:提升供应链成员的即兴能力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竞争力;要发挥拥有网络权力的企业实施跨组织即兴的作用以提高合作创新绩效;在供应链合作创新中要重点关注网络惯例,使之不断更新与环境适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国强  雷晓旭  王莉  
基于组织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组织因素、知识合作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创新网络组织因素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知识合作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组织因素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集群创新网络成员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提高集群创新网络绩效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煊  王国顺  毕小萍  
在大量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知识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网络中心性、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得到了一些结论:网络中心性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在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张晗  
以跨组织网络形式获取外部组织的资源已引起各界关注,而心理距离是疏远成员间关系、阻碍协作互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社会嵌入性、资源依赖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将共享心智模式和价值共创融入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中,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8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共享心智模式在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对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该作用机制为提升跨组织网络的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企业与外部组织开展合作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张晗  
以跨组织网络形式获取外部组织的资源已引起各界关注,而心理距离是疏远成员间关系、阻碍协作互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社会嵌入性、资源依赖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将共享心智模式和价值共创融入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中,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8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共享心智模式在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对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该作用机制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