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5)
- 2023(14273)
- 2022(12026)
- 2021(10945)
- 2020(8879)
- 2019(19674)
- 2018(19491)
- 2017(36385)
- 2016(19977)
- 2015(22254)
- 2014(22029)
- 2013(21148)
- 2012(19767)
- 2011(18017)
- 2010(18585)
- 2009(17419)
- 2008(17040)
- 2007(15701)
- 2006(14033)
- 2005(13274)
- 学科
- 济(78614)
- 经济(78487)
- 管理(61184)
- 业(55074)
- 企(46051)
- 企业(46051)
- 中国(26046)
- 农(24066)
- 方法(22631)
- 制(22124)
- 地方(21778)
- 业经(21442)
- 财(20844)
- 数学(17727)
- 数学方法(17491)
- 体(16843)
- 学(16213)
- 银(16128)
- 银行(16096)
- 融(15722)
- 金融(15713)
- 行(15620)
- 农业(15593)
- 贸(14113)
- 贸易(14098)
- 理论(13776)
- 易(13583)
- 环境(13545)
- 技术(13203)
- 发(12812)
- 机构
- 学院(278605)
- 大学(274350)
- 济(109978)
- 经济(107322)
- 管理(102024)
- 研究(99034)
- 理学(85218)
- 理学院(84262)
- 管理学(82868)
- 管理学院(82352)
- 中国(76569)
- 京(59363)
- 科学(58293)
- 财(55667)
- 所(50072)
- 农(46662)
- 江(45687)
- 中心(45194)
- 研究所(44554)
- 财经(41756)
- 业大(38515)
- 范(38199)
- 师范(37750)
- 北京(37590)
- 经(37477)
- 州(36492)
- 院(36412)
- 农业(36001)
- 技术(32540)
- 经济学(32502)
- 基金
- 项目(177310)
- 科学(139260)
- 研究(135277)
- 基金(124769)
- 家(108057)
- 国家(107078)
- 科学基金(91468)
- 社会(84951)
- 社会科(80249)
- 社会科学(80232)
- 省(71996)
- 基金项目(64643)
- 教育(62836)
- 划(59632)
- 编号(56757)
- 自然(56114)
- 自然科(54792)
- 自然科学(54779)
- 自然科学基金(53761)
- 资助(50094)
- 成果(48107)
- 发(42851)
- 课题(41445)
- 重点(40525)
- 部(38432)
- 创(37660)
- 制(37528)
- 创新(35189)
- 性(34745)
- 国家社会(34624)
共检索到45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小霞 郭鹏
探讨跨组织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问题,基于有限理性视角,从管理运作、关系协调等协同治理机制来分析影响协同治理效果的因素,建立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框架。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之前所具备的基础收益对项目生成期没有影响,外部诱惑变大、企业信誉下降会降低整个寿命周期项目合作联盟系统的稳定性,将合作收益分配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达到促进多主体合作的效果;项目多主体需控制合作成本和协同成本,防止协同关系破裂。企业信誉贯穿跨组织合作整个项目周期,因此合作多主体维持信誉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后小仙
在公共项目代建模式下,形成了一条以代理人为纽带的委托代理链。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公共项目管理效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激励相容的契约。对基于伙伴合作契约的公共项目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表明,伙伴合作契约将有效均衡合作各方内部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有限介入管理和决策,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伙伴合作契约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任沟通机制以及冲突协调机制等是提高公共项目内部治理效率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
公共项目 伙伴合作契约 内部治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晓楠 郭鹏
运用相关理论研究决策偏好下的跨组织R&D项目多主体知识转移行为。首先,构建跨组织R&D项目知识转移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局部稳定性;其次,引入复杂网络与偏好理论,构建偏好差异下的跨组织R&D项目合作网络上的知识转移博弈模型;最后,分析各关键因素与偏好差异对知识转移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吸收系数、协同系数、奖励系数与惩罚系数的增大促进了主体选择知识转移策略,而成本系数与知识转移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利他偏好程度与利他偏好主体占比的增加对知识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竞争偏好程度与竞争偏好主体占比的增加对知识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涛 刘烁
本文研究有限理性下的集体合作博弈。主要的理论创新是将OsborneandRubinstein(1998)提出的“抽样均衡”概念拓展到博弈参与者具有异质性的情况,并全面分析了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等问题。我们发现抽样均衡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在一次性互动环境下陌生群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合作,并揭示了考虑合作成本异质性分布的重要性。本文的结果可以被应用到信任与合作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文化与经济行为的联系等现实问题,为相关的实证文献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集体合作 有限理性 抽样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雷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主体意识是禀赋效应、现状偏爱现象、沉没成本谬误、占便宜悖论、Ellsberg悖论和分离效应等异常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理性 有限理性 效用最大化 自我主体意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莹 吴钰婷
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亟须进行有效治理。文章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政府—平台组织—入驻企业”三方主体非对称博弈模型,推演其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博弈研究。研究发现:政府在平台生态系统治理中呈现“宽松监管—严格监管—宽松监管”为主导的动态监管过程;对平台组织而言,初创期以传统治理为主,真空期开始实施赋能机制并逐步完善,直至成熟期,平台生态系统在赋能机制作用下形成稳定有序的自组织形态;平台网络结构和赋能治理成本是影响平台自组织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数字信息对其产生促进作用。研究成果拓展平台生态系统理论、平台赋能理论,为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亚倩 蔡莉 陈姿颖
数字平台企业与其他主体通过有效互动形成机会集是实现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治理机制是实现多主体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从研究现状看,多主体互动视角下机会集概念和维度不清晰,治理机制对机会集的作用机理不明确。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数字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多主体互动视角剖析机会集概念和维度并揭示治理机制对机会集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机会集是数字平台内多主体以资源为基础进行互动所开发的一系列机会(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机会)的有机集合,其维度包含机会规模、创新性、多样性和关联性;(2)正式治理机制、非正式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通过促进平台企业与平台内其他主体的资源交换,积极影响机会集。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机会集形成的内在机制及运营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褚义景 戴胜利
跨域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能否以及如何构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审视跨域环境治理特性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问题;根据过程分析理论的有关结论,解析跨域环境治理的流程与环节,回应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问题。研究启示:通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设计,达成政府、市场、社会团体和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是实现区域环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崇良 胡刚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新的战略选择,是保障应用性高等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举措。双主体办学具有跨界治理的属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特定的价值与目标、结构与功能。"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高校与企业遵循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现代学徒制,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一个法律为基、双元为体、责任共担、校企协调等体系完备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整体效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月龙 刘思漫 白春光 张月月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将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及政府构成的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分为产出导向与过程导向情形,运用微分博弈分析两种情形下主体决策、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产出弹性增量较小(大)时,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努力水平与收益系数正(负)相关,与双方努力成本系数及技术淘汰率负(正)相关,监控成本的影响与此类似;收益系数较大(小)时,双方努力水平与产出弹性及其增量正(负)相关;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时,双方努力水平和研发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更大,反之需考虑监控成本与高校院所努力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补贴系数在过程导向情形下更小,当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或较大时政府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下更高,否则过程导向情形更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本海 吕东东 陈玮
针对我国光伏设备合作研制的问题,建立了以光伏企业、设备制造商和地方政府为博弈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可知,实现更多的创新价值增值是各方主体趋于合作的基础,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是光伏设备合作研制成为可能的关键;与此同时,应构建惩罚机制以抑制各方主体的背叛行为,并通过政府的有效激励以降低合作研制成本。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本海 吕东东 陈玮
针对我国光伏设备合作研制的问题,建立了以光伏企业、设备制造商和地方政府为博弈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可知,实现更多的创新价值增值是各方主体趋于合作的基础,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是光伏设备合作研制成为可能的关键;与此同时,应构建惩罚机制以抑制各方主体的背叛行为,并通过政府的有效激励以降低合作研制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施建刚 吴光东 唐代中
在项目导向型(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中,稳定均衡的知识流是实现项目价值增值的基础。因而,在假定项目型组织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从项目价值增值最大化角度,考虑跨组织知识流控制目标间努力成本关系,构建并剖析了基于知识流的项目导向型供应链跨组织合作激励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模拟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以调整控制目标的激励强度为协调手段,实施项目导向型供应链跨组织知识流组合协调激励策略不仅可实现项目价值增值的最优化,而且可实现合作双方净收益的帕累托改善,进而使得承包商在知识流控制目标上合理分配资源和努力水平,实现项目控制目标间的协调均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万 杨坤
为探索责任式创新下多利益攸关主体协同共赢方案,构建了政府、创新企业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责任式创新过程中,三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政府规制、创新企业履行和公众参与,且政府的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创新企业的策略选择,同时公众参与促使博弈更快达到均衡状态。规制成本、惩罚强度和负外部性价值补偿等单个外生变量是相关主体策略选择的“红线”,但模型最终的稳定均衡策略主要受相关多个外生变量的综合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菁 李松梅 王九天
在新兴技术负外部性的情境下探讨科技企业、公众、政府在实施责任式创新过程中的策略演化规律对构建共同实施责任式创新行为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前景理论,构建了一个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责任式创新发展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内化阶段扮演倡导者、推广者、守门人角色,政府应不断调整奖惩机制使对各方的奖惩之和大于各方参与成本,促使三方稳定策略最终演化为科技企业实施责任式创新、公众参与责任式创新,而政府弱干预责任式创新;科技企业的成本、政府补贴对企业和公众决策的影响显著,而对政府决策影响较小;科技企业的初始状态对政府的策略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公众和政府的初始状态均对科技企业的策略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适度提高决策者的价值感知和损失规避的敏感度有助于政府积极干预以使各方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