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0)
- 2023(2574)
- 2022(2218)
- 2021(1969)
- 2020(1614)
- 2019(3499)
- 2018(3410)
- 2017(6324)
- 2016(2893)
- 2015(2934)
- 2014(2622)
- 2013(2417)
- 2012(2124)
- 2011(1811)
- 2010(1714)
- 2009(1600)
- 2008(1486)
- 2007(1270)
- 2006(980)
- 2005(710)
- 学科
- 业(14411)
- 管理(13969)
- 企(13555)
- 企业(13555)
- 济(11183)
- 经济(11179)
- 技术(8759)
- 技术管理(7464)
- 方法(4366)
- 数学(3584)
- 业经(3566)
- 数学方法(3559)
- 地方(2783)
- 中国(2768)
- 划(2510)
- 农(2453)
- 产业(2376)
- 财(2261)
- 贸(2041)
- 贸易(2040)
- 易(1974)
- 策(1918)
- 理论(1906)
- 信息(1789)
- 环境(1769)
- 农业(1742)
- 经营(1710)
- 制(1697)
- 总论(1689)
- 地方经济(1677)
- 机构
- 学院(39740)
- 大学(38870)
- 管理(20275)
- 理学(18265)
- 理学院(18133)
- 管理学(17976)
- 管理学院(17884)
- 济(17472)
- 经济(17221)
- 研究(10163)
- 中国(6998)
- 京(6801)
- 财(6655)
- 商学(5777)
- 财经(5731)
- 商学院(5703)
- 科学(5455)
- 江(5310)
- 经(5233)
- 经济管理(5135)
- 经济学(4909)
- 中心(4844)
- 业大(4737)
- 州(4452)
- 经济学院(4430)
- 财经大学(4376)
- 范(4229)
- 师范(4195)
- 工商(4093)
- 理工(4090)
- 基金
- 项目(31251)
- 科学(26501)
- 研究(24158)
- 基金(23351)
- 家(19747)
- 国家(19608)
- 科学基金(18391)
- 社会(16939)
- 社会科(16191)
- 社会科学(16186)
- 省(13550)
- 基金项目(13027)
- 创(11598)
- 自然(11398)
- 自然科(11213)
- 自然科学(11212)
- 自然科学基金(11041)
- 教育(10731)
- 划(10690)
- 创新(10092)
- 编号(8804)
- 资助(7726)
- 新(7453)
- 业(7279)
- 发(7109)
- 国家社会(7060)
- 制(6915)
- 重点(6831)
- 部(6504)
- 科学研究(6384)
共检索到5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刚 顾莉莉
在"互联网+"协同创新背景下,基于跨组织知识转化SECI拓展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获得相关指标对跨组织知识转化知识价值增值的重要性程度,并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为促进"互联网+"协同创新背景下跨组织知识转化,以及提高知识增值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研究表明:(1)在跨组织知识转化各过程中,外部知识内部化对知识增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内部知识外部化过程,外部环境相对最小;(2)组织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组织开放性和知识传递能力、组织网络嵌入性为各跨组织知识转化过程中影响知识增值的关键因素;(3)跨组织知识转化中的知识增值主要受到组织自身属性及其能力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刃锋 刘国亮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共享,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协同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彩虹 钟青仪
知识协同创新是由多个知识创新主体,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而形成的持续的知识增值过程,是组织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热点。本文分析了组织边界跨越对知识协同创新的影响,归纳了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基于边界跨越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制定边界跨越规则、提高边界渗透性和灵活性、强化边界跨越介质、培养边界跨越者,建立边界跨越激励机制等有利于知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组织边界 边界跨越 知识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悦 顾新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过程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笑 魏奇锋 顾新
基于协同学原理建立了一套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模型,以成都市"WSC协同创新复合系统"为例进行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测度指标 测度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意义]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探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方法/过程]借鉴复杂性科学和I-P-O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产学研参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层面系统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结果/结论]转移意愿、输出能力、渠道丰富性、信任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种照辉 高志红 覃成林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则有利于试点政策的完善和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本文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加快试点城市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因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和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并强化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进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高水平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知识整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珩 朱英明
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动力源,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梳理国内有关协同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协同创新理念的形成和协同创新困境的表现形式,系统梳理了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并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 区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