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1)
- 2023(11602)
- 2022(9891)
- 2021(9107)
- 2020(7714)
- 2019(17537)
- 2018(17313)
- 2017(31842)
- 2016(17895)
- 2015(20266)
- 2014(20538)
- 2013(20066)
- 2012(18328)
- 2011(16425)
- 2010(16625)
- 2009(15748)
- 2008(15950)
- 2007(14657)
- 2006(12936)
- 2005(12150)
- 学科
- 管理(66818)
- 济(60642)
- 经济(60540)
- 业(54946)
- 企(50211)
- 企业(50211)
- 财(34326)
- 方法(24803)
- 制(21123)
- 数学(19924)
- 数学方法(19655)
- 中国(18856)
- 务(18386)
- 财务(18330)
- 财务管理(18270)
- 企业财务(17308)
- 农(16086)
- 学(15493)
- 贸(15296)
- 贸易(15292)
- 业经(15206)
- 易(15000)
- 体(14976)
- 财政(14840)
- 出(13474)
- 理论(13408)
- 银(13337)
- 银行(13315)
- 行(12500)
- 策(12291)
- 机构
- 大学(248369)
- 学院(245557)
- 济(96105)
- 管理(94628)
- 经济(93679)
- 研究(83306)
- 理学(78589)
- 理学院(77662)
- 管理学(76483)
- 管理学院(75999)
- 中国(67558)
- 财(59075)
- 京(53726)
- 科学(50043)
- 所(42548)
- 财经(41507)
- 江(41064)
- 中心(38893)
- 研究所(37737)
- 农(37654)
- 经(37475)
- 北京(33820)
- 业大(33390)
- 范(31680)
- 师范(31328)
- 州(31110)
- 院(30853)
- 财经大学(30406)
- 农业(29180)
- 省(29151)
- 基金
- 项目(157091)
- 科学(123119)
- 研究(116217)
- 基金(113220)
- 家(98529)
- 国家(97739)
- 科学基金(83588)
- 社会(72756)
- 社会科(68922)
- 社会科学(68903)
- 省(60838)
- 基金项目(59155)
- 教育(54270)
- 自然(53434)
- 自然科(52129)
- 自然科学(52112)
- 划(51496)
- 自然科学基金(51143)
- 编号(47385)
- 资助(46203)
- 成果(40513)
- 重点(35868)
- 部(35414)
- 课题(33764)
- 制(33453)
- 创(32400)
- 发(32068)
- 性(30447)
- 创新(30391)
- 教育部(30364)
共检索到399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司亚伟 郭艳娇
在我国中央—省、省—市、市—县、县—乡镇逐级代理体制下,客观上存在着中央—计划单列市、省—县级、市—乡镇的跨级财政管理体制,与直辖市、全面省直管县体制不同,跨级财政管理体制涉及政府层级匹配和行政管理权分割现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平衡政府有限能力和政府层级间信息传递质量衰减两难矛盾的次优选择,更是中国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两个指标进行评价,跨级财政管理体制在提升信息沟通能力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M级(省级)区域内发展不平衡,未能发现这一体制模式有效促进了L级(市级)经济发展。本文通过跨级财政管理体制概念的提出、特征性分析及其粗浅评价,力求从实践视角解释这一客观现实,寄希望对我国财政治理模式的选择有所裨益。
关键词:
跨级财政管理体制 集权 分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咏
十七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运行体制发生了巨变,改革进程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金融,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变量”,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而持久的弹跳力的同时,自身的演展也已显现出某些深化的迹象。然而人们注意到,由于过分注意在现存框架与利益结构中“求解”,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僵局”,金融改革已陷入步履维艰,欲进还退的困境之中。横向比较,中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在金融领域取得的成果比在其它领域要小得多。在此情况下,金融改革如何继续深化,实有探讨的必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及其后续跟进改革创新的不足,逐渐形成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累退性。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特征,并基于多维视角提出了加快改革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分税制 模式特征 改革构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配套的宏观调控体制走向健全。同时,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要求。这一时期,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日渐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并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财政层级简化至三级作为构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在三级财政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财力的初次分配(分税)和二次分配(转移支付),估算政府支出分配比例和财力配置比例,从而搭建起以事权与财力均衡配置为核心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保发展、促转型、抓创新、惠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快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江苏财政逐步构建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体制,即:把预算编制作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分税制的基来框架是按税种划分收入,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分设税务机构,分别征税,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这种框架是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的,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构筑的基本框架还只是粗糙的,初步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于继续改革,不断完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文学 钱程广
要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而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深化财政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的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兴元
本文结合对多级财政体制与结构的分析,探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状况、特点、问题及成因,梳理各级政府的事权、收入权和支出权的划分和运作问题,从规范角度提出解决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一些思路。研究发现,"下管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和部分以"上级交办制"为特征的事权划分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财政联邦制原则相抵触,并且两者偏离了地方民主财政规则和程序的补充,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提高我国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因而有必要对之深化改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陶学荣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仅在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搭建了一个以划分税种为主要内容的框架,既没有明确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如何构建,也没有依法规范地划分事权,再加上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致使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整体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造成了许多矛盾和隐患。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政府财政层级调整,重新界定并划分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 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雷艳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潮中,海南走在了潮头。勇做改革"试验田","摸着石头过河",海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成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可供借鉴复制的"海南样本"。试编完成我国首张省级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年7月15日,对于奋战了大半年的会计管理中心的姑娘们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海南省本级和所有市(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审完成,比财政部规定的完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广西区审计厅科研所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联合课题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对财政体制的改革从原来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财政体制逐步地转变为按国际惯例来改革我国的财政体制。如何认识在加入WTO后对财政体制的影响,审计应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已显得尤为重要。财政审计工作是国家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的必要保证,也是财政改革成功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政府财政审计必须有所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京焕
一、地区经济等级的划分(一)指标的选择。笔者认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根本区别是经济上的差距。衡量这种差距的尺度应主要采用三项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和人均消费额。首先,GDP是一个国家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