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7)
2023(9331)
2022(7892)
2021(6997)
2020(5611)
2019(12853)
2018(12886)
2017(24080)
2016(12754)
2015(14549)
2014(14488)
2013(14435)
2012(13860)
2011(12817)
2010(13220)
2009(12073)
2008(12149)
2007(10838)
2006(10095)
2005(9586)
作者
(39720)
(33129)
(33000)
(30794)
(21186)
(15609)
(14995)
(12757)
(12730)
(12282)
(11416)
(11266)
(10882)
(10695)
(10301)
(10167)
(9825)
(9808)
(9630)
(9572)
(8644)
(8242)
(8038)
(7698)
(7507)
(7470)
(7377)
(7281)
(6770)
(6598)
学科
(57426)
经济(57371)
(37041)
管理(36651)
(26992)
企业(26992)
中国(19932)
地方(19400)
方法(17184)
(16435)
业经(15282)
数学(13824)
数学方法(13618)
(12668)
(11795)
(11620)
银行(11601)
(11535)
农业(11529)
(11427)
贸易(11414)
(11400)
金融(11399)
(11341)
(10998)
(10823)
地方经济(10698)
环境(9681)
技术(9512)
理论(9170)
机构
大学(189884)
学院(189454)
(74135)
经济(72287)
管理(71088)
研究(70438)
理学(59107)
理学院(58333)
管理学(57299)
管理学院(56923)
中国(54519)
科学(43786)
(42772)
(36592)
(34976)
研究所(32972)
(32637)
中心(32268)
(31181)
(28440)
师范(28123)
北京(27683)
业大(26903)
财经(26654)
(25800)
(25310)
农业(25262)
(23940)
师范大学(22605)
(22515)
基金
项目(122436)
科学(96046)
研究(91203)
基金(86674)
(76030)
国家(75367)
科学基金(63901)
社会(56970)
社会科(53947)
社会科学(53932)
(48757)
基金项目(45310)
(41170)
教育(40395)
自然(40017)
自然科(39084)
自然科学(39073)
编号(38524)
自然科学基金(38374)
资助(34820)
成果(33214)
(32207)
重点(27853)
课题(26636)
发展(25784)
(25517)
(25425)
(25310)
项目编号(24084)
创新(23848)
期刊
(92501)
经济(92501)
研究(58598)
中国(46271)
(30796)
学报(30386)
科学(27659)
管理(27543)
(25505)
教育(23649)
大学(22393)
农业(21235)
(21019)
金融(21019)
学学(20301)
图书(18829)
技术(17513)
业经(16389)
经济研究(14704)
书馆(13497)
图书馆(13497)
财经(12508)
问题(11738)
(11128)
(10843)
情报(10712)
(10208)
论坛(10208)
(10128)
国际(9825)
共检索到311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昌平  张耀坤  
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开放式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在分布、异构和动态的资源与技术环境下实现跨系统的信息服务协同。文章从协同信息服务的信息共享基础、协同技术基础与用户交互基础分析出发,探讨了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组织模式的形式,以及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中的资源组织和技术实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敏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拓宽基于网络的协同信息服务视角,虚拟服务形式已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服务系统完全可以在网络支撑下实现虚拟联合,按虚拟服务融合机制建立跨系统协同服务联盟。从跨系统协同服务的实现需解决的问题入手,论述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目标定位,从协同对象、协同内容、协同服务环境三方面剖析其构成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奕  张向先  
本文将协同商务和知识管理有机融合,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现状,提出基于协同商务的知识管理系统,阐明其协同特性、功能模块和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义爽  徐梦周  
基于对浙江等地区一些制造企业战略创新的个案观察,本文分析制造企业一类特别的服务化发展战略——"服务平台"战略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间的"跨层面协同"模式,及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含义。其特别之处在于:个体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平台战略,不仅获取了源于服务产业的新利润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为自身"产业间"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在产业层面上催化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分工深化。二者在协同强化的同时,还为其他另一部分制造企业服务外包、专业化生产提供了激励基础。文章认为,这种模式对于中国当前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而言,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单纯分工导向的新路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志凌  方少红  邹晓珍  
本文描述一种信息工作站,通过几个实例概述其应用效益,并由此构思出HUST协同信息工作站的发展计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欧阳桃花  丁玲  郭瑞杰  
企业信息技术促进组织变革与构筑全球化竞争优势是当代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导入信息技术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的附加价值,学者们把上述问题称为"IT生产率悖论"。本文旨在以海尔信息技术动态发展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动态促进IT能力的形成与组织边界的跨越,以及组织边界跨越与IT能力如何通过相互适配与协同演化构筑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基于组织边界跨越和IT能力理论分析海尔信息技术发展过程,指出信息系统和组织人员分别作为边界跨越载体和边界跨越者,与边界跨越的动力机制相结合构成组织跨越边界的重要条件,而边界跨越的条件与IT边界跨越能力的形成是企业实施信息系统、构筑竞争优势的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志萍  钟永恒  吴鸣  张冬荣  
针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学术型图书馆转型发展方面的具体战略举措——院所协同学科化服务模式建设进行分析,主要从综合文献保障分析、学科情报分析、知识环境建设、特色知识化服务、嵌入重大项目科研过程、信息利用培训6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根据科研创新环境发展的新特征和需求,提出院所协同学科化服务下一步的战略发展思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畅  伍新春  邹盛奇  
协同教养指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家庭中多名承担教养责任的成人相互协作所构成的联盟。在双亲家庭中,第一个孩子降生后,父母子系统从夫妻子系统中分化出来,形成父母协同教养关系。之后随着儿童的不断成熟,父母协同教养关系在婴儿期、学步期、童年期、青少年期虽然表现出不同特点,但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均具有独特的贡献,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从良好的协同教养关系中获益。未来研究可关注协同教养的稳定性、协同教养关系的扩展、协同教养与儿童发展的追踪研究等重要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四方  
互助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承认教师个体专业性不尽完美的合理存在为前提,追寻"群体超越"的专业发展动力,践行"差异互补"的专业发展理念,强调"多元协商"的专业发展路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作性、介入性、实践性和对话性。具备"深度"与"广度"共同促发的专业参与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持"竞争"与"合作"双向并重的专业张力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融合"书斋"与"田野"交互成长的专业模式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兼顾"个性"、"群性"与"共性"相互参照的育养机制是实现互动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维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杉杉  赵乃瑄  冯君  
[目的 /意义]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成员结构、组织模式、服务内容等多方面分析目前国内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服务协同创新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方法 /过程]结合实地调研、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多种方法,对国内面向区域协同创新服务的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目前国内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存在着规模扩大与资金有限的矛盾,缺乏凝聚力、条块分割现象明显,缺乏信息服务的横向协同与合作等。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协同创新活动的特点及创新主体的需求,提出服务协同创新体系的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强  赵琴琴  辜穗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在多个不同类型区域的非均衡状态下展开的,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跨区域之间协同的有效性。基于协同学理论,认为目标、沟通、文化与制度等方面的协同是我国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实行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碳足迹制度、增加碳汇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并从监测管理、设立奖惩机制、建立协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保障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昌平  张敏  张李义  
从组织和实现层面上看,知识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面向创新主体的部门服务已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跨系统协同服务的组织要求。以创新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探讨知识创新信息服务的跨系统协同形式与服务功能,通过区域性协同案例分析,提出全国性协同信息服务的框架模型和构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进  刘璐  周惠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1993-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供求协同三大系统的综合水平及耦合特征,并结合空间重心距离分析,讨论了三系统耦合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以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人口结构2015年起出现转变,加之供求结构自2003年以来失衡加速,导致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缓慢;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二系统的良性耦合对于三系统耦合具有支撑优势,但此优势可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贾现召  康振强  王永飞  
基于现阶段项目管理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滞后性,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可行性分析后,构建基于B/S架构的建设工程项目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模型。该系统具有开放性,为系统的维护升级和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集成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邦凡  徐淼淼  
作为政府转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协同政务极大地推动了基于共赢思维的政府管理创新。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视角出发,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协同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信息垄断相比,信息共享条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成本更低,而收益更大,管理效率更高;然后,构建了政府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出,政府各部门都采取协作策略可提高整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共赢;最后,从法律机制、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推动协同政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