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5)
2023(6082)
2022(5196)
2021(4548)
2020(3782)
2019(8605)
2018(8258)
2017(16030)
2016(8231)
2015(9150)
2014(9005)
2013(9301)
2012(9122)
2011(8608)
2010(8719)
2009(8225)
2008(7556)
2007(6848)
2006(6436)
2005(5946)
作者
(24872)
(21288)
(20987)
(20030)
(13486)
(9973)
(9412)
(8130)
(8040)
(7546)
(7458)
(7052)
(6873)
(6763)
(6526)
(6471)
(6210)
(6071)
(5979)
(5839)
(5392)
(5108)
(5076)
(4941)
(4873)
(4832)
(4422)
(4289)
(4262)
(4144)
学科
(64541)
经济(64507)
地方(22002)
管理(19320)
(18718)
方法(17742)
数学(16078)
数学方法(15998)
地方经济(14391)
(14174)
中国(12849)
(11332)
企业(11332)
业经(10844)
农业(10815)
(10109)
(8924)
环境(8061)
(7604)
经济学(7355)
(7106)
金融(7104)
(7008)
贸易(7001)
(6743)
(6621)
(6493)
产业(6415)
(6184)
资源(5946)
机构
学院(128454)
大学(127789)
(69339)
经济(68199)
研究(50662)
管理(46509)
理学(39872)
理学院(39305)
管理学(38787)
管理学院(38522)
中国(36348)
科学(28259)
(27374)
(25936)
(25564)
经济学(23492)
研究所(23120)
中心(22288)
财经(21678)
经济学院(20870)
(20470)
(20258)
(19476)
(17541)
(17498)
师范(17437)
业大(17139)
(16724)
北京(16073)
科学院(16013)
基金
项目(83531)
科学(66619)
研究(62112)
基金(61224)
(52774)
国家(52350)
科学基金(44864)
社会(43312)
社会科(41137)
社会科学(41123)
(34374)
基金项目(32604)
教育(26505)
(26478)
自然(26271)
自然科(25630)
自然科学(25622)
自然科学基金(25113)
资助(24416)
编号(23900)
(21081)
成果(19076)
重点(18858)
国家社会(18698)
(18480)
发展(17930)
(17692)
课题(16801)
(16550)
(16399)
期刊
(87181)
经济(87181)
研究(44489)
中国(25300)
(19819)
(19099)
管理(18100)
科学(17646)
学报(17432)
经济研究(15179)
大学(13758)
农业(13274)
学学(13236)
业经(12073)
财经(11745)
(11741)
金融(11741)
问题(11337)
技术(11236)
(10415)
技术经济(8593)
(8543)
世界(8006)
教育(7867)
国际(7587)
统计(7519)
经济问题(7359)
资源(7229)
(6667)
(6549)
共检索到20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研究了集聚经济视角中的跨省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基本观点是: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促进迁入地人均收入增长,由此扩大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对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跨省迁移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受迁移约束影响,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度偏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持续,跨省迁移在短期内还将是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自铎  
几千万的劳动力跨省流动,其对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地区差距起到的是扩大还是缩小的作用?显然,不同的判断结论,对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确定是有区别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跨省劳动力流动的结果,扩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对持跨省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地区差距作出贡献之说进行了反驳,同时简略地提出相关对策措施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一冬  张先锋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会导致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空间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会随地区运输成本的下降而削弱。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所展开的经验分析也与理论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这为我国政府在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勇  柏喆  
为剖析中国地区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作用,创新性地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融合起来,运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在对各地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集聚效应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中国地区工资差距增大,且地区工资差距主要体现为高技能劳动者的地区工资差距;地区工资差距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主要是由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的综合影响,表现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高技能劳动者使劳动者工资差距增大,集聚效应又不断通过劳动者的地区流动助力于提高所有劳动者工资促使地区工资差距形成。进一步反事实分析发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导致地区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缩小地区工资差距、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龙  陈小昆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两类工具变量模型,选择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并从人口净迁移性质、城镇化水平及区域差异等角度考察跨省份人口城镇化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异质性。得出主要结论为:跨省份人口城镇化迁移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程度依中、东、西部地区减弱;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得越快;人口净迁入规模越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得越快。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王杰  王叶薇  
城市群经济集聚和绿色转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表现和现实诉求,二者能否"珠联璧合"备受关注。基于空间均衡模型理论剖析城市群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及其不平等现状的内在关联,进而选取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二者的非线性关系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考察,同时对作用路径和溢出机制给予关注。为了解决城市群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双向因果关系引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选取地形起伏度和明代驿站设立作为专门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集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而当经济集聚过度时则会抑制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城市群经济集聚会扩大群际绿色经济效率差距从而加剧其绿色发展的不平等;城市群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溢出效应存在典型的地理距离衰减特征,400km~500km处溢出效应分布密集;绿色技术创新和劳动力市场高级化是城市群经济集聚影响绿色经济效率以及群际差距的重要路径和溢出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通过收集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第4次至第6次人口普查中的跨省人口迁移数据,在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之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Hausman-Taylor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4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分别是迁出省份的"推力"因素、迁入省份"拉力"因素、迁出省份人口迁移"能力"因素和迁出迁入省份人口迁移的"成本"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中国人口跨省迁移前四位的决定因素依次是:迁出省份的人均GDP、迁出省份的总人口、迁入省份的人均GDP和迁移存量。由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仍然存在,而人口迁移的成本正在降低,中国将面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世江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也日益突出。以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异质性为切入点的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的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过程,是一种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迁移过程,而不是相反,这一点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关键原因。鉴于此,有序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并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强化农村地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鼓励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创业,就成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子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较长的经济增长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1%。但是,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为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各种经济数据显示,通货紧缩态势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为了扭转这一态势,人们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其中,有学者注意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也在加深,特别是近几年来,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笔者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对宏观经济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扩大净出口、抑制投资和消费的效应,造成内、外经济失衡,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坤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呈现继续扩大趋势。这种差距扩大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 ,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呈现加快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 ,中国政府应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 ,从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出发 ,正确有效地处理好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尚熠  林水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周平  李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行理性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