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8)
2023(3423)
2022(2961)
2021(2705)
2020(2260)
2019(5294)
2018(4976)
2017(9829)
2016(5358)
2015(5788)
2014(5523)
2013(5798)
2012(5566)
2011(4870)
2010(4827)
2009(4454)
2008(4222)
2007(3915)
2006(3436)
2005(3092)
作者
(15067)
(12797)
(12763)
(12068)
(8154)
(6243)
(5780)
(5036)
(4910)
(4587)
(4510)
(4435)
(4044)
(4012)
(4010)
(3939)
(3768)
(3724)
(3695)
(3686)
(3209)
(3122)
(3121)
(2936)
(2904)
(2893)
(2750)
(2713)
(2589)
(2473)
学科
(25765)
经济(25744)
(13916)
地方(11806)
(10720)
管理(10207)
方法(9210)
农业(8531)
数学(8473)
数学方法(8417)
中国(8104)
(7533)
企业(7533)
地方经济(6082)
(5703)
(5578)
劳动(5561)
业经(5193)
收入(4845)
(4303)
贸易(4299)
(4111)
人口(3936)
(3877)
(3862)
(3544)
金融(3543)
环境(3505)
动力(3092)
劳动力(2947)
机构
学院(73541)
大学(72831)
(34250)
经济(33597)
研究(27927)
管理(27372)
理学(23765)
理学院(23377)
管理学(23010)
管理学院(22855)
中国(19952)
科学(16990)
(15121)
(14860)
(14318)
(13600)
中心(13232)
研究所(13116)
(12274)
业大(11938)
(11538)
农业(11395)
(11328)
经济学(11271)
师范(11251)
财经(10991)
经济学院(10265)
(9981)
(9845)
(9609)
基金
项目(52795)
科学(42067)
研究(38884)
基金(38337)
(33411)
国家(33117)
科学基金(28407)
社会(26044)
社会科(24600)
社会科学(24588)
(23058)
基金项目(20905)
自然(17681)
(17557)
自然科(17265)
自然科学(17258)
教育(16997)
自然科学基金(16927)
编号(15462)
资助(15167)
(12890)
成果(11931)
重点(11845)
(11601)
课题(10901)
国家社会(10764)
发展(10657)
(10617)
(10510)
创新(10035)
期刊
(39483)
经济(39483)
研究(22114)
中国(17658)
(14364)
学报(11614)
科学(11494)
农业(9669)
管理(9115)
大学(8974)
(8885)
学学(8548)
(7148)
金融(7148)
业经(6612)
教育(6339)
经济研究(5974)
资源(5957)
技术(5689)
问题(5587)
财经(5284)
(5161)
(4627)
(4314)
(4076)
国际(3955)
世界(3740)
经济问题(3673)
技术经济(3609)
(3506)
共检索到113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自铎  
几千万的劳动力跨省流动,其对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地区差距起到的是扩大还是缩小的作用?显然,不同的判断结论,对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确定是有区别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跨省劳动力流动的结果,扩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对持跨省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地区差距作出贡献之说进行了反驳,同时简略地提出相关对策措施的思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丽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存在房价门槛,且存在二重房价门槛。当房价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1 350元/平方米)时,劳动力流动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当房价位于第一个门槛和第二个门槛(3 772元/平方米)之间时,房价依然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降低幅度大约为75.87%;当房价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研究了集聚经济视角中的跨省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基本观点是: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促进迁入地人均收入增长,由此扩大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对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跨省迁移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受迁移约束影响,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度偏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持续,跨省迁移在短期内还将是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齐桂珍  
一直以来,人们对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关注度很高。事实上,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目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先缩小后扩大转向稳定中略有下降,20%的高收入群体与20%低收入群体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在缩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晓津  
基于产出的资本所得由城镇人口所有的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构建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会逐渐缩小;经济中资本所得份额越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就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将减少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随着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无论是理论模型及其推论还是实证检验结果都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扩大而是逐步缩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观察,无论使用哪种度量指标,中国城市和农村个人或家庭之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都反映出典型的不平等趋势。分城乡的情况观察,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都在迅速提高。一旦把城乡居民合并起来观察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在每一时期都分别高于农村和城市,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然而,这与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的事实是相矛盾的。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现行的调查制度不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从而在住户统计中低估了这个群体的收入,造成城市收入水平的夸大和农村收入水平的低估。本文通过对劳动力流动政策改革的回顾,从逻辑上质疑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说法,并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周素芳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决定性作用。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 ,最终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 ,通过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魏君英  胡润哲  陈银娥  
数字经济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途径和消费内容。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得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的基本命题;并利用熵值法和泰尔指数测算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消费差距;同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分位数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模型的基本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效果较中、西部地区显著,且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存在“弱势群体”和“数字鸿沟”等问题导致其无法享受数字红利,进而产生数字经济发展反而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的情况;(3)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水平越低的地区收敛作用越强;(4)提高消费信贷便利性是数字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传导路径。因此,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扩容的赋能作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需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地区差异化发展并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市场下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基于1996-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教育年限的提升扩大了教育基尼系数,造成了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间的正相关性,其根源在于"两头大,中间小"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分布状态,引致人力资本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阶段的梯度升级。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正负各异,现阶段的教育扩展不利于收入差距的收敛,而教育公平性的提升则有助于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教育在缩小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同时,应推动义务教育向高中教育的发展,疏导次级人力资本的"壅塞"现象,引导劳动力由大学层级向研究生层级的梯度升级,加强教育财政体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完善教育信贷系统,以政策扶植的形式保障低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宁  姚延婷  
从市场分割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和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迁移谜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和城乡分割导致了劳动者之间必然存在工资收入差距,而且即使存在劳动力转移,也不能使工资差距收敛。这种制度性偏好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构建全国统一、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毅翔   郭萌萌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异地商会信息和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异地商会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显著促进了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流动成本、打破资源垄断、提升社会接纳水平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并且,异地商会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作用更大,能够帮助流动人口就业和创业,对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具有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打破劳动力市场流动壁垒、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毅翔   郭萌萌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异地商会信息和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异地商会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显著促进了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流动成本、打破资源垄断、提升社会接纳水平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并且,异地商会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作用更大,能够帮助流动人口就业和创业,对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具有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打破劳动力市场流动壁垒、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帆  李娜  董松柯  
运用超效率DEA与双边DEA衡量2006~2015年间垄断行业、非垄断行业及全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并通过37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回答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扩大差距亦或缩小差距的争议,认为技术进步对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现阶段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有偏发展长期来看可能会使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府需更加注重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技术进步能促使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