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913)
- 2022(10343)
- 2021(9958)
- 2020(8222)
- 2019(19214)
- 2018(19239)
- 2017(37760)
- 2016(20394)
- 2015(22998)
- 2014(22963)
- 2013(22265)
- 2012(19981)
- 2011(17979)
- 2010(17931)
- 2009(16228)
- 2008(15644)
- 2007(13443)
- 2006(11677)
- 2005(10171)
- 学科
- 济(79597)
- 经济(79515)
- 管理(59542)
- 业(55672)
- 企(48220)
- 企业(48220)
- 方法(41298)
- 数学(36075)
- 数学方法(35403)
- 农(19963)
- 中国(18828)
- 财(18441)
- 业经(18010)
- 学(17229)
- 理论(15275)
- 地方(14875)
- 贸(14267)
- 贸易(14261)
- 易(13878)
- 制(13584)
- 和(13461)
- 农业(12984)
- 环境(12911)
- 技术(12817)
- 务(12278)
- 财务(12202)
- 财务管理(12179)
- 划(11914)
- 企业财务(11528)
- 教育(10874)
- 机构
- 大学(285676)
- 学院(283995)
- 管理(118211)
- 济(106905)
- 经济(104452)
- 理学(103822)
- 理学院(102746)
- 管理学(100645)
- 管理学院(100158)
- 研究(88456)
- 中国(64100)
- 京(60360)
- 科学(56751)
- 财(47320)
- 所(43070)
- 业大(42621)
- 农(41808)
- 中心(40468)
- 研究所(39679)
- 江(39139)
- 财经(39043)
- 北京(37864)
- 范(37587)
- 师范(37269)
- 经(35563)
- 农业(32695)
- 院(32695)
- 州(32664)
- 经济学(30929)
- 技术(30479)
- 基金
- 项目(201637)
- 科学(158936)
- 研究(146992)
- 基金(146422)
- 家(127125)
- 国家(126111)
- 科学基金(109546)
- 社会(91243)
- 社会科(86402)
- 社会科学(86376)
- 省(78924)
- 基金项目(77762)
- 自然(72967)
- 自然科(71320)
- 自然科学(71307)
- 自然科学基金(69980)
- 教育(68540)
- 划(66351)
- 资助(61293)
- 编号(60739)
- 成果(48364)
- 重点(44501)
- 部(43974)
- 创(42092)
- 发(41479)
- 课题(41201)
- 创新(39152)
- 科研(38660)
- 教育部(37995)
- 项目编号(37911)
- 期刊
- 济(111568)
- 经济(111568)
- 研究(78751)
- 中国(49133)
- 学报(44357)
- 管理(42753)
- 科学(41228)
- 农(37550)
- 财(34248)
- 大学(33866)
- 教育(33819)
- 学学(31712)
- 农业(26847)
- 技术(26092)
- 融(19508)
- 金融(19508)
- 业经(19157)
- 经济研究(18085)
- 财经(17827)
- 图书(17175)
- 经(15049)
- 科技(14408)
- 问题(14152)
- 理论(14151)
- 技术经济(13960)
- 业(13452)
- 实践(13217)
- 践(13217)
- 版(13096)
- 统计(12935)
共检索到393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易志斌
跨界水污染纠纷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体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外部性特点及单一行政区划污染治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不但失灵,而且还忽略了其他行动主体的作用。跨界水污染的复杂性产生了网络治理模式的需求。网络治理与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同性。网络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相互依存的网络主体之间通过行为互动,形成一系列有效治理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和维护机制。信任机制是网络治理形成的必要前提;协调机制调整网络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维护机制促进网络治理主体的集体行动。这三种机制在具体运行中互为补充。
关键词:
网络治理 跨界水污染 治理主体 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坚
基于长三角跨界水污染的现实困境和治理难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吸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精华,提出构建以协商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多中心跨界水污染治理体系来解决跨界水污染治理问题,强调自主、协商和信任,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自组织的力量,实现跨界水污染的善治。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多中心 治理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关键词:
图模型 冲突 稳定性 水污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颖
水污染治理的资金缺口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了机遇,本文以湖南益阳水污染治理项目为例,分析了PPP模式的运作流程,并指出了当期该模式在水污染治理行业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而从PPP立法、风险分担机制、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越 张晓
跨界水污染问题一般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利益,在缺乏成熟制度设计的现状下通常难以顺利解决。博弈模型在精确刻画行政主体策略和研判决策收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跨界水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上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文章首先讨论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模型的一般形态;然后简要回顾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文献在转移支付制度、约束机制和环境政策三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后针对现实中跨行政区划的流域水污染问题,提出跨界水污染博弈在设计水质、水量双重环境政策和评估不同补偿原则效果两方面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来军 李怀祖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存在的严重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结合我国流域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 ,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顺序决策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我国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改进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管理体制 ,建立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对策 ;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流域 跨界水污染 纠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治理 纵向机制 嵌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首先,构建多个地方政府之间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理论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纳什均衡最优小于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二者呈现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其次,利用我国2012年62个主要水库和湖泊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行政单位数量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解决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公地悲剧 地方政府 博弈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璐 李郁芳 陆昂
跨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开始注重加强相互间合作,但合作常常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章在分析跨界水污染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构建地区间议价机制作为跨区域合作的实施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建立相应的议价环境支持系统和议价过程支持系统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春 郭弘翔
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描述了长三角地区排污权交易现状,构建了由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部分组成的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模式,并进一步细化为法规制定、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市场构成以及排污许可证交易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针对该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机制 长三角地区 跨界水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小勇 万玉秋 姜文 朱晓东 缪旭波 李杨帆
跨界水污染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间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条块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下,由跨界水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持续不断。尽管我国跨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但在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可以评估和比较跨界水环境管理条约,识别最可取的条约,同时可以对现有的条约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文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之一的消元法,通过三个主要指标共11条标准,对我国跨国界、省界、市界和跨流域4个不同层次的单边和多边跨界环境管理条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跨界水环境条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我国各层级跨界水环境管理政策在法律上缺乏有效的程序性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桦
水污染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高效的投融资是进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武汉市污水处理产业为例,分析了其投融资结构,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和增加财政投入;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发挥上市公司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等一系列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对策。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投融资 产业化 市场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的特征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治污技术授权机制与污染治理协同合作三种治理策略,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合作治理策略的具体特征与措施,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了三种合作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沿线省市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双重绩效的合作治理模式,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本文对长江经济带跨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与运行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跨界污染 合作策略 环境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