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9)
2023(7385)
2022(6535)
2021(6179)
2020(5510)
2019(12935)
2018(12917)
2017(25718)
2016(14125)
2015(16189)
2014(16053)
2013(16093)
2012(15241)
2011(13697)
2010(13699)
2009(12696)
2008(12832)
2007(11544)
2006(9866)
2005(8844)
作者
(40569)
(34167)
(34059)
(32248)
(21688)
(16573)
(15828)
(13322)
(12678)
(12134)
(11632)
(11448)
(10880)
(10699)
(10655)
(10614)
(10519)
(10019)
(9991)
(9892)
(8530)
(8356)
(8259)
(7749)
(7690)
(7681)
(7679)
(7484)
(6821)
(6817)
学科
(58721)
经济(58664)
(40572)
管理(38854)
(33493)
企业(33493)
方法(29545)
数学(26626)
数学方法(26425)
(17790)
(16262)
地方(13237)
(13150)
中国(12397)
(11896)
贸易(11894)
(11778)
财务(11756)
财务管理(11728)
(11519)
业经(11252)
企业财务(11124)
(11060)
农业(10801)
(9488)
(8936)
(8089)
金融(8086)
(7886)
银行(7865)
机构
大学(201979)
学院(200856)
(81095)
经济(79270)
管理(77512)
理学(66973)
理学院(66195)
管理学(65143)
研究(64868)
管理学院(64755)
中国(49847)
(42302)
科学(40460)
(38815)
(35401)
(33247)
中心(31470)
财经(31001)
业大(30517)
(30505)
研究所(30044)
农业(28124)
(28069)
北京(26451)
(26248)
师范(25979)
经济学(24505)
(24396)
(23027)
财经大学(23002)
基金
项目(131546)
科学(102276)
研究(95463)
基金(94464)
(81931)
国家(81230)
科学基金(69204)
社会(58890)
社会科(55722)
社会科学(55700)
(51868)
基金项目(51237)
自然(45748)
自然科(44632)
自然科学(44617)
教育(44129)
(43907)
自然科学基金(43853)
编号(40045)
资助(38812)
成果(32400)
(29411)
重点(29293)
(28054)
(27043)
课题(26705)
科研(25781)
创新(25265)
大学(25073)
教育部(25026)
期刊
(87644)
经济(87644)
研究(56644)
中国(35861)
(32840)
学报(31381)
(31071)
科学(27968)
管理(25311)
大学(23197)
学学(21656)
农业(20756)
(19143)
金融(19143)
教育(18264)
技术(16605)
财经(15144)
业经(14472)
经济研究(13811)
(12866)
问题(12430)
(12052)
图书(10282)
财会(10253)
(10037)
(9984)
理论(9981)
技术经济(9942)
资源(9629)
商业(9506)
共检索到291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好丹  
2014年文化产业领域的并购如火如荼,尤其是影视板块更是成为资本市场并购的"香饽饽"。很多业绩下滑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与高速发展的影视公司宣布"联姻",掀起一股跨界影视并购的热潮。本文对海润影视借壳申科股份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其并购动因及效果,为跨界影视并购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李思琪  刘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海外并购作为其能力跃升,进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和迅速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在现有研究中,海外并购的绩效评价方法繁多,结论各异。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将并购动因和绩效评价结合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走出去"的效果与得失,并补充现有研究的不足。因此本文以"锦江"并购"卢浮"为例,运用行业分析、财务分析、事件研究法等方法,探讨了我国酒店业海外并购的动因、方案与实施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亮  
以借壳方式曲线上市成为诸多企业登陆证券市场融资的捷径,对借壳上市审计如同中医就诊望、闻、切、诊缺一不可,必须以谨慎的职业怀疑态度执行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有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和财务舞弊行为。但是,随着借壳上市审计业务的增加,为达上市进行财务舞弊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频发,深入分析借壳上市审计失败原因并找出防范对策能够为会计师行业秩序的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借壳上市审计失败的相关案例分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华  刘鑫  
基于华策影视与克顿传媒并购的对赌协议案,以中小股东视角,识别出对赌协议在企业并购前、中、后三个阶段带来的风险,并将对赌协议应用到粤传媒并购案,分析其共性及可借鉴性以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彦锋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政府及监管机构做大做强并购市场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在此背景下,百润股份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巴克斯酒业100%股权。由于该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以未来收益法的评估价值为基础的交易价格颇受质疑,并且此次的高溢价赎回与之前的贱价剥离形成鲜明对比。对此本文重点探讨在关联企业并购及股权转让中如何合理确定评估价值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可欣  
对赌协议,即"交易估值调整机制",是一种创新的契约形式,如今已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中得到运用,并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蔓延。2014年11月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采用收益法对拟购买的资产进行定价时,必须与交易对方签署对赌协议。在企业并购中,投资者借助对赌协议,可以有效解决并购双方的估值差异,提高并购效率,降低整合失败风险,并激励管理层。基于此,本文以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为例,全面分析其对赌协议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效果,试图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钊  赵耀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股份回购的动因主要有:财务杠杆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经理人股票期权、企业股价市值低估、控制权假说、企业融资弹性假说等。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我国推行股份回购有着特殊的动因。由于法律不完善,我国推行股份回购政策要避免出现“市场操纵”。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春甫  
借壳上市实际上是一种以上市为目的的产权交易行为,较之IPO上市具有资质要求低、时间周期短、简捷、高效的优势。借壳上市的关键在于壳公司的选择和交易模式的设计。以大有能源借壳欣网视讯为例对借壳上市的动因和交易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探讨如何结合重组各方特点,设计和选择最佳的交易模式以便实现资源的最优上市重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冬年  王瑜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连续融资中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万科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了万科转债在万科公司连续融资中发挥的作用。在万科公司以未来投资期权价值不确定为基础的连续融资过程中,当投资期权项目被证实有价值时,通过可转换债券的赎回(强制转换)把初始项目积累的资金转向有价值的投资期权项目,有利于万科公司有价值投资期权项目的后续融资,验证了Mayers(1998)的连续融资假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青  
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的股市都受到重创。文章从国内外市场的股份回购事件效果分析出发,并用事件分析法分析我国2010-2011年间股份回购的部分公司的数据,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回购后并未能对每股收益产生积极的影响。认为这是很多上市公司不愿意在资本市场采用股份回购的方法来改善公司的股价的原因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易  李文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密  
企业为寻求丰富的融资平台和充足的资金往往会选择分拆上市,但分拆上市存在子公司不正当关联交易、超额收益被侵占等问题,整体上市恰好能弥补其缺陷,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整体上市。整体上市在我国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整体上市成功的企业案例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中信股份为例,从反向收购方式的整体上市入手,通过分析其整体上市的动因、方案以及上市后的财务效应,深入剖析其整体上市后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宏斌  杜依娜  牛煜文  
文章以博腾股份跨国并购J-STAR为分析案例,研究以技术协同为导向的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从并购方博腾股份的角度分析并购动因,发现其并购动因是希望利用技术的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分散固有风险并落实自身的战略转型。基于并购动因分析其并购的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研究发现,博腾股份以技术协同为导向,跨国并购J-STAR后,虽然市场绩效短期出现下降,但是,长期财务绩效经过整合期后出现上升,盈利能力提高,研发能力提升,企业战略转型成功。本研究为上市公司以技术协同为导向的跨国并购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上市公司提升跨国并购的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晓燕  谢桥英  李正安  
产业并购基金作为一种获取资本的新渠道,不仅解决了融资问题还解决了并购后产业整合的问题,进而实现价值创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PE+上市公司"组合出现在资本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创造价值。那么,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到底有什么关系?产业并购基金是否能为上市公司带来真正的价值创造呢?笔者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实际案例,采用比较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瀚叶股份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前后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产业并购基金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得出: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与价值创造是正相关的。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产业并购基金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