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5)
- 2023(15951)
- 2022(13734)
- 2021(12907)
- 2020(10890)
- 2019(24805)
- 2018(24783)
- 2017(47077)
- 2016(26322)
- 2015(29445)
- 2014(29218)
- 2013(28797)
- 2012(26562)
- 2011(23880)
- 2010(23881)
- 2009(21662)
- 2008(21360)
- 2007(18654)
- 2006(16512)
- 2005(14862)
- 学科
- 济(97379)
- 经济(97229)
- 管理(76393)
- 业(69137)
- 企(57630)
- 企业(57630)
- 方法(42948)
- 数学(36809)
- 数学方法(36376)
- 农(28764)
- 财(28054)
- 中国(25762)
- 学(24175)
- 业经(22829)
- 制(22555)
- 地方(21349)
- 环境(18922)
- 农业(18597)
- 理论(17201)
- 务(17029)
- 财务(16961)
- 财务管理(16921)
- 贸(16907)
- 贸易(16893)
- 易(16420)
- 和(16395)
- 企业财务(16084)
- 体(15636)
- 银(15606)
- 银行(15544)
- 机构
- 大学(363919)
- 学院(360996)
- 济(138913)
- 管理(138489)
- 经济(135629)
- 研究(125790)
- 理学(119529)
- 理学院(118111)
- 管理学(115944)
- 管理学院(115317)
- 中国(93476)
- 科学(80698)
- 京(78362)
- 财(66633)
- 农(65925)
- 所(64412)
- 研究所(58734)
- 业大(58326)
- 中心(57410)
- 江(55599)
- 财经(52019)
- 农业(51761)
- 北京(49425)
- 范(48264)
- 师范(47656)
- 经(47264)
- 院(46026)
- 州(44077)
- 经济学(41113)
- 省(41073)
- 基金
- 项目(250938)
- 科学(195818)
- 研究(181139)
- 基金(180796)
- 家(159474)
- 国家(158162)
- 科学基金(134449)
- 社会(111279)
- 社会科(105230)
- 社会科学(105198)
- 省(99952)
- 基金项目(96278)
- 自然(89403)
- 自然科(87166)
- 自然科学(87140)
- 自然科学基金(85561)
- 划(83827)
- 教育(83313)
- 资助(73847)
- 编号(73513)
- 成果(60141)
- 重点(56999)
- 部(54800)
- 发(53456)
- 创(52159)
- 课题(51532)
- 创新(48778)
- 科研(48448)
- 制(46877)
- 计划(46466)
共检索到541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辞 袁慧
本文初步探讨了生态补偿价格机制的政策规范和制度价值,描述了地表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价格机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入研究了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定价法的内涵及功能,指出了进一步跟踪研究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完善地表水资源生态补偿定价法的理论方向,并就地表水资源生态补偿定价提出了合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亦欣 于鲁冀 葛丽燕
以河南省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试点研究为例,探讨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流域特征和突出问题,以可操作性为着力点,开展了基于流域责任目标考核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路线、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流域考核目标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是在基于流域尺度和基于流域突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动态性,利于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万勇 杨思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其中,流域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创新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但随着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加快推进,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对症下药,建立一套设计合理、科学系统、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推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流域 生态补偿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坦 秦国伟 崔玉环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林农是补偿实施的主体,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持久性。安徽省集体林区承担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2003年开始实施森林生态补偿。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安徽省集体林区林农对森林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影响显著的因子主要有4个:林农对补偿额度的评价、林农家庭年林业收入、补偿是否改善林农生活水平以及没有补偿时林农生活水平变化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高林农参与意愿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贤斌 傅先兰 倪建华 赵彤
通过对1997年和2007年碳排放强度分析,揭示安徽省会经济圈内各市县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区域差异,根据相关固碳价格计算省会经济圈市县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省会经济圈总体上为碳汇区,1997—2007年间碳排放总量增加1 049.9万t,年均增长14.4%,其中,合肥市碳排放量增长最大。(2)2007年经济圈内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和地均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为1997年的2.18,2.41倍。1997—2007年,省会经济圈内的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3)经济圈内各县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强度以合肥市最高(78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晖 吴霜 张燕媛 虞祎
利用2012年安徽省黄山市成为生态补偿试点这一事件作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分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对黄山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使试点城市的人均GDP降低2.93%;且生态补偿政策对人均GDP的降低效果具有滞后效应,降低效果为2.15%。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改变是人均GDP下降的主要原因,体现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及第三产业的产值未能弥补试点城市为生态补偿政策付出的机会成本。从政策评估的角度看,生态补偿政策是以牺牲上游地区经济增长为代价的,因此,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双重差分模型 流域生态补偿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张景欣 蒲小明 沈会芳 胡学应 林壁润
针对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补贴目标不明确、监管不足和挤占挪用等难题,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2014—2020年在广东省的27个县推行实践,53.47万户农户参加,实施面积达34.02万公顷,发放补贴金额达16 406.57万元。结果表明:(1)项目实现补贴精准发放;(2)有效引导农户形成良好的种植习惯;(3)该机制协调项目各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管补贴流程;(4)项目区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减少30.6%和30.9%,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源头;(5)该机制可复制、可推广,目前在广东省财政支持下继续在省内推广应用。该项目的实践成效可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及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张景欣 蒲小明 沈会芳 胡学应 林壁润
针对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补贴目标不明确、监管不足和挤占挪用等难题,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2014—2020年在广东省的27个县推行实践,53.47万户农户参加,实施面积达34.02万公顷,发放补贴金额达16 406.57万元。结果表明:(1)项目实现补贴精准发放;(2)有效引导农户形成良好的种植习惯;(3)该机制协调项目各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管补贴流程;(4)项目区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减少30.6%和30.9%,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源头;(5)该机制可复制、可推广,目前在广东省财政支持下继续在省内推广应用。该项目的实践成效可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及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榕 刘冷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在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做了诸多开创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青海模式。尤其是在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工作力度大、推进快、覆盖广、成果效益斐然,基本建立形成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基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青海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进展,归纳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内容以及主要观点,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角度,提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以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制 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艳芬 刘毅华 王芳 杨木壮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生态补偿实践的进展,介绍当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及重大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当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专门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市场补偿潜力有待提高、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机制不完善、地方实践存在理论和技术盲区与障碍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实践 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仕钧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东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展开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介绍了美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融资模式、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和开展多地合作。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美国 经验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立华
在当前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依附资源产权的不完整,使得相关各方利益分配出现了显失公平的失衡,从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因此,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重新调整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生态补偿效率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成本、支付意愿以及交易成本等。而要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最优供给,生态补偿需要在补偿客体对象及数量、补偿主体对象及数量、补偿方式等方面作出科学判断以及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 产权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