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191)
- 2022(7434)
- 2021(6796)
- 2020(5748)
- 2019(12473)
- 2018(12269)
- 2017(23692)
- 2016(12431)
- 2015(13574)
- 2014(12646)
- 2013(12644)
- 2012(11285)
- 2011(9728)
- 2010(10112)
- 2009(9566)
- 2008(9765)
- 2007(9095)
- 2006(7946)
- 2005(7389)
- 学科
- 业(76228)
- 企(73136)
- 企业(73136)
- 管理(57314)
- 济(57028)
- 经济(56966)
- 业经(26253)
- 财(21275)
- 方法(21090)
- 农(20064)
- 技术(19387)
- 务(17802)
- 财务(17791)
- 财务管理(17783)
- 企业财务(16823)
- 农业(15140)
- 技术管理(13573)
- 制(13431)
- 数学(13358)
- 数学方法(13254)
- 策(13009)
- 中国(12929)
- 划(12526)
- 理论(12496)
- 企业经济(12238)
- 体(11854)
- 经营(11579)
- 和(11492)
- 贸(9509)
- 贸易(9498)
- 机构
- 学院(174899)
- 大学(166313)
- 济(78302)
- 管理(77152)
- 经济(77007)
- 理学(65895)
- 理学院(65384)
- 管理学(64834)
- 管理学院(64496)
- 研究(50067)
- 中国(42042)
- 财(36418)
- 京(33394)
- 财经(28341)
- 江(28114)
- 科学(26308)
- 农(26209)
- 经(25659)
- 商学(23342)
- 中心(23313)
- 所(23284)
- 商学院(23145)
- 经济学(22129)
- 业大(21975)
- 州(21950)
- 经济管理(20973)
- 北京(20635)
- 财经大学(20539)
- 研究所(20441)
- 农业(20106)
- 基金
- 项目(110114)
- 科学(90405)
- 研究(86776)
- 基金(80529)
- 家(67370)
- 国家(66653)
- 科学基金(60912)
- 社会(57690)
- 社会科(54851)
- 社会科学(54841)
- 省(46114)
- 基金项目(42851)
- 教育(38569)
- 自然(37252)
- 自然科(36514)
- 自然科学(36507)
- 自然科学基金(35987)
- 划(35495)
- 编号(34936)
- 业(31230)
- 创(31112)
- 资助(30574)
- 创新(27799)
- 成果(26552)
- 发(24799)
- 制(24439)
- 部(24077)
- 重点(23913)
- 国家社会(23747)
- 课题(23527)
共检索到27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琳
"产、学、研、用"跨界组合式的研发,是康平纳创新的一大特点。康平纳从毛纺织起家,最早涉足纺织染整装备领域时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我们和国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经过十年的合作,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建国以来纺织机械史上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娜 李东红
本文从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分析了与运营相关的企业外部环境和与创新相关的企业外部环境在影响企业跨国合作战略决策时的作用机制,以及企业的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与运营相关的外部环境越不利于企业创新时,"障碍逃离"机制发挥作用,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跨国合作创新;与创新相关的外部环境越有利于企业创新时,"资源利用"机制发挥作用,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跨国合作创新。企业市场能力削弱逃离机制,增强积极利用机制;企业技术能力对两种机制均存在削弱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文
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使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本地企业在“干中学”、“出口中学”过程中,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能力提升。我国企业要积极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广泛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俊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产业,可以创造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激发产业新业态,释放产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於军 孟宪忠
跨界创新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那些你看不见、看不起的企业,才是颠覆你这个企业的竞争对手。而那些看不见、看不起的企业,往往不是来自你所在的传统行业,它可能来自其他产业,犹如外星人、哥斯拉才是人类真正的对手一样。本文跨界创新是指企业超越本行业传统预设前提,突破本行业既有规则边界,借鉴其他产业成熟做法,从产业跨界的视角在本行业创立新的更有效的管理和经营规则的过程。跨界创新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必须指出这些创新对于跨界创新来说还不完整,跨界创新不仅在于开创蓝海产业,更在于开创蓝海规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庆金 石仁波 杜甜甜 韩昌霖
跨界搜寻作为企业突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的关键力量,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认知柔性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跨界搜寻促进管理创新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跨界搜寻视角出发,对认知柔性与管理创新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并收集287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跨界搜寻对探索式和利用式管理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认知柔性在跨界搜寻与管理创新间具有中介效应;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跨界搜寻与认知柔性的关系。
关键词:
跨界搜寻 吸收能力 认知柔性 管理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赵彬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平台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同质化严重,平台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的协同作用能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构建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协同作用模型。[结果/结论]跨界搜寻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获取,大数据能力可以完成资源整合及深度分析,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市场新知识发现,有利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章长城 任浩
跨界创新成为新时代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跨界创新表意是指跨出熟悉的领域、跨入新领域,但实际上是指企业在跨界思维指导下,基于企业能力和内外可协调资源,以整合、连接企业内外部创新价值为目标,进行的组织系统重组活动。在解析企业跨界创新概念、内涵及跨界的原因、层次性、创新领域、创新形式等基础上,指出跨界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跨界者能力因素和组织重构水平。此外,跨界活动的组织合法性和跨界战略行为本身也是影响跨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晓燕 金禹航 张璐 郭建鸾
跨界流动使得高管职业路径呈现多变性,有助于提升高管个人特质和职业胜任力,实现高管个人目标和职业成功,然而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组织创新有何影响,目前尚未明晰。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手工收集的高管职业跨界轨迹数据,区分了高管多变职业路径的“多变挑战型”和“多变平稳型”两种类型,研究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专一传统型职业路径相比,高管多变职业路径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其中高管多变挑战型和多变平稳型职业路径与企业创新投入均存在正向关系。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企业的国有属性会削弱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尤其是“多变挑战型”职业路径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冒险精神与创业精神在高管多变职业路径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为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引导企业从职业发展角度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及其创新特质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丽 尹润锋
本文构建了联动数据库、场景体验以及品牌生态管理三种零售企业跨界共享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国内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骁 吴琴 余欣
互联网时代,"跨界"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一些企业在跨界后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行业运作模式,但现有理论对组织跨界内部动因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跨界颠覆的过程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尚品宅配跨界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运用案例间的复制逻辑构建了组织跨界颠覆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组织跨界颠覆有以下三个时序阶段:①知识内化阶段,在组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催化下,组织通过跨界涉入活动转化边界以外的异质性知识,拓展组织知识池。②组织边界跨越阶段,组织通过环境洞察能力前瞻性地识别跨行业机会和本行业威胁,然后以IT能力为载体,利用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冗余资源,开展跨界经营以实现不同的组织目标。③颠覆阶段,组织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颠覆行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实现"创造性破坏"。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目标导向组织边界跨越策略的适用情境。能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部风险低,外部风险高的情境;效率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外部风险低,内部风险高的情境;而权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外部风险都高的情境。本文运用丰富的案例资料呈现组织边界演化的微观细节,为解释跨界颠覆新现象构建过程理论模型,为企业跨界经营提供了洞见,对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边界动态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跨界 颠覆 知识内化 创新 动态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芳 张潇天 王宛秋 高雅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 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悦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 投资 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自新
我国加入WTO后 ,一些跨国公司加快与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合作。本文以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为视角 ,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 ,借跨国公司之力提升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经营理念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王伯安
本文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加大R&D经费投入、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