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1)
- 2023(15973)
- 2022(13545)
- 2021(12496)
- 2020(10338)
- 2019(23518)
- 2018(23256)
- 2017(44660)
- 2016(23842)
- 2015(26717)
- 2014(26651)
- 2013(26572)
- 2012(24470)
- 2011(22111)
- 2010(22530)
- 2009(20920)
- 2008(19568)
- 2007(17253)
- 2006(15418)
- 2005(13927)
- 学科
- 济(102332)
- 经济(102238)
- 业(68916)
- 管理(68619)
- 企(56885)
- 企业(56885)
- 方法(40310)
- 数学(34331)
- 数学方法(33985)
- 中国(33901)
- 地方(28412)
- 融(28192)
- 金融(28190)
- 农(27434)
- 银(26778)
- 银行(26739)
- 行(25910)
- 业经(25063)
- 财(23385)
- 制(20707)
- 学(19761)
- 贸(18763)
- 贸易(18745)
- 农业(18621)
- 易(18164)
- 技术(16677)
- 理论(16644)
- 环境(15999)
- 和(15739)
- 产业(15482)
- 机构
- 学院(335210)
- 大学(334164)
- 济(137315)
- 经济(134288)
- 管理(133293)
- 研究(114992)
- 理学(114395)
- 理学院(113149)
- 管理学(111409)
- 管理学院(110813)
- 中国(91154)
- 京(72050)
- 科学(69314)
- 财(61920)
- 所(57347)
- 中心(53177)
- 农(52263)
- 研究所(51961)
- 江(49492)
- 财经(49159)
- 业大(47867)
- 北京(46181)
- 范(44719)
- 经(44567)
- 师范(44316)
- 院(41847)
- 州(41309)
- 经济学(40762)
- 农业(40529)
- 经济学院(36753)
- 基金
- 项目(226131)
- 科学(178146)
- 研究(168889)
- 基金(162298)
- 家(140100)
- 国家(138873)
- 科学基金(119895)
- 社会(106064)
- 社会科(100720)
- 社会科学(100697)
- 省(89802)
- 基金项目(86002)
- 教育(76447)
- 自然(76416)
- 自然科(74641)
- 自然科学(74627)
- 划(74550)
- 自然科学基金(73275)
- 编号(69689)
- 资助(66820)
- 成果(56179)
- 发(52618)
- 重点(50396)
- 部(49008)
- 课题(48369)
- 创(47744)
- 创新(44481)
- 项目编号(43130)
- 国家社会(43043)
- 发展(42588)
- 期刊
- 济(154950)
- 经济(154950)
- 研究(103427)
- 中国(69127)
- 管理(50533)
- 学报(48786)
- 农(48434)
- 科学(46439)
- 财(44747)
- 融(43064)
- 金融(43064)
- 教育(39330)
- 大学(37270)
- 学学(34895)
- 农业(33353)
- 技术(30127)
- 业经(26973)
- 经济研究(24827)
- 财经(23311)
- 问题(20078)
- 经(19994)
- 图书(17982)
- 业(17124)
- 理论(17115)
- 科技(16503)
- 技术经济(16392)
- 商业(16181)
- 现代(15745)
- 实践(15666)
- 践(15666)
共检索到510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静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调整。运用嵌套Logit模型选择EG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首次考察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专业化集聚、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现象,并进一步从外部异质性、内部保护性和新发展格局的综合视角探索其驱动因素及双联动协调发展形式与机制。研究发现:内部保护性表现出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专业化集聚较高的中心地区,存在竞争层面的双联动协调效应,但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较高的的中心地区,则是存在协作层面的双联动协调效应,出现了竞争层面与协作层面的"差异化"现象。研究还发现,内部保护性的阻碍作用呈现空间强化趋势,并抑制了产业链与供应链外部异质性的有效溢出。外部异质性对产业链与供应链双联动协调的促进作用呈现空间衰减特征,尤其是知识技术溢出,仅在中心地区小范围内发挥作用。在开放条件下,循环累积的集聚力、贸易的开放度对产业链与供应链双联动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对于贸易型特殊企业,会出现地区经济"量"与生产效率"质"的"差异化"现象。基于此,提出以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内部保护性,释放和拓宽外部异质性的溢出范围。依托跨界共融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三集一群""三位一体"两链双联动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设计"跨区内区外通道—跨境内境外通道""基础融合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链—资源集成链"两链双联动协调发展机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全貌,为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基础性认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平 朱静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不像以前把产品放在第一地位,而是把客户放在第一地位,随之而然供应链的中心也变得不同,慢慢将产品与服务融合,转型为产品服务供应链,这种新型的供应链正逐渐被研究人员重视、关注。本文从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现状以及发展的情况出发,通过对两链的分析,提出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怎样相结合才能发挥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现有四个观点开始论述,使当下的产品供应链利用搭配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方法,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产品与服务实现相结合,提高效率。国外学者也对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逐步认识到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文章最后研究了产品供应链如何与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发展,并且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岷峰 郝朝坤
供应链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也是当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目标的重要抓手,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供应链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现行的分别以商业银行、集团企业和第三方科技公司为运行主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各有优劣,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供应链金融发展问题的较优解决方案。供应链经济是跨地区、跨领域、跨企业甚至跨国界的经济活动,供应链金融要促进供应链经济的发展,必须综合运用现有金融工具,构建“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同时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积极赋能供应链金融业务,疏通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堵点,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供应链经济市场,从而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金实 段永瑞 霍佳震
当前传统渠道与在线渠道并行已经成为供应链的普遍模式,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积极发展小微贷款体系,本研究聚焦这种第三方平台供应链金融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通过对比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不同供应链的决策过程和利润情况,我们发现在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利润较高;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中,零售商的利润较高;说明供应链成员能够利用其主导权谋取更高的利润水平。而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的产量更大,零售商使用主导权时激励供应商提高了产量。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低于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这主要是零售商在激励供应商提高产量的同时也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风险。本研究结果和相应的数值计算...
关键词:
双渠道 供应链金融 协调机制 三方博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张海芸
绿色建筑供应链运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活动,解决其运行过程的管理机制失调问题,需要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体系。基于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的主体关联框架,分析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的外在基础环境营造,阐述核心企业主导下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管理机制形成与建设,提出绿色建筑供应链多方主体协助配合机制优化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瑛
针对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演变情况,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综合发展和效率水平来看,绿色供应链效率水平高于新零售发展水平,并呈现提升趋势,尤其在东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上,新零售和绿色供应链的效率耦合度在各地区普遍表现良好,但协调度发展水平仍需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空间相关性方面显示区域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效应,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促进“高-高”区域的联合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绿色供应链效率和新零售发展水平,提升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的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的空间协同发展。
关键词:
新零售 绿色供应链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浩 李佳川
本文研究了成本和需求扰动时,制造商拥有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对于集中式供应链,通过求解突发事件下供应链最大利润的Kuhn-Tucker条件,提出了双渠道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优策略;对于分散式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动态博弈,推导了供应链重新协调时,两部定价协议所应满足的条件,从而证明了两部定价协议在成本和需求同时扰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协调供应链。
关键词:
供应链 双渠道 协调机制 两部定价协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两个"中心—外围"的格局,应该考虑到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这一微观基础。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之间,NVC1与NVC2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割裂关系可能是造成中国在GVC中低端锁定和地区差距扩大的微观机理。通过产业转移构建和发展国内价值链,促进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的良性互动,将经济拉动方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扩大内需型",将竞争模式从"环节对链条"转变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苏渝 王茂春
针对传统营商环境下供应链运营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入共识机制、数据开源、信息加密、去中心化等计算机技术,以供应链金融中的借贷业务作为区块链和供应链双链融合的切入口,探究区块链与供应链双链融合的机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运营的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低成本、高效率运营。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 融合机制 供应链金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余新创 付保宗
在当前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受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外部国际产业循环不畅的情况下,技术打压、上游断供、市场封锁、生态脱钩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显。长期沿袭嵌入式分工合作路径、追赶型经济固有的发展水平差距、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外资企业转移、产业发展生态不优等是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要把握好内外协作融合关系、新旧接续融合关系、整零畅通融合关系、要素支撑融合关系等四大关系,在前端补链、后端延链、畅通协作、动能再造、优化布局、开放合作等方面积极发力、寻求突破,通过深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与弹性韧性。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链供应链 现代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晚春东 毕建广 谭旭红
供应链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是在供应链系统内成员之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的关系,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降低成本、实现系统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良好的供应链协调效果,应建立稳定而有效的协调机制,使设计出的协调机制在供应联系统中顺利实现。
关键词:
供应链系统 协调机制 设计实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品 王宁生
供应链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 ,协调是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基础。本文在对目前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概念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 ,提出了供应链协调机制层次划分模型 ;建立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供应链数学模型。研究表明 ,供应链协调机制能有效地降低零售价格 ,增加订单数量和提高供应链系统利润。
关键词:
供应链 协调机制 供应链利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健飞
本文在构建智慧物流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省域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智慧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且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从作用机制来看,智慧物流发展会促进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继而起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后,提出尽快制定支持智慧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发展,强化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欣 许永斌
首先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四链互动模型,利用微笑曲线和武藏曲线来诠释军工企业和民品企业的价值链状况,以技术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归纳出军工企业与民品企业之间的价值链融合途径。其次构建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系统动力学协调度模型,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对四链互动视角下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内样本城市的三螺旋系统与军民融合价值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亦即该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到协调的相互促进状态。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协调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春秋
考虑消费者具有低碳产品偏好的情况,研究需求随机且受减排影响的期权契约,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中制造商处主导地位,零售商处追随地位,制造商首先提出期权契约,零售商购买期权。求解发现,由于传统双重边际化效应的存在,只有当零售价格等于期权执行价格时,才能达到供应链的协调,这时零售商利润为负,不满足参与约束。为此,从降低期权执行价格的角度,对期权契约进行补充,增加了成本共担条款。研究表明,减排成本共担的期权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结论,计算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及零售商分担的减排成本比例随期权价格和期权执行价格的变化情况,并对减排难度系数的敏感性做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