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030)
2022(8280)
2021(7718)
2020(6202)
2019(13860)
2018(13588)
2017(25169)
2016(12888)
2015(14445)
2014(13602)
2013(12917)
2012(12015)
2011(10804)
2010(11358)
2009(10501)
2008(9516)
2007(8647)
2006(7821)
2005(7167)
作者
(34136)
(27883)
(27565)
(26055)
(17922)
(13114)
(12825)
(10764)
(10595)
(10312)
(9710)
(9446)
(8897)
(8778)
(8764)
(8316)
(8281)
(8267)
(8139)
(8133)
(7093)
(6687)
(6566)
(6435)
(6405)
(6343)
(6306)
(6099)
(5719)
(5708)
学科
(43917)
管理(41030)
(40734)
经济(40702)
(36302)
企业(36302)
(25530)
金融(25529)
(23228)
银行(23219)
(22631)
中国(21650)
技术(16046)
方法(15356)
(13827)
(13122)
数学(12791)
业经(12527)
数学方法(12512)
地方(12200)
技术管理(11845)
中国金融(11042)
(10755)
图书(10568)
理论(10483)
书馆(10042)
图书馆(10042)
工作(9144)
(9117)
贸易(9104)
机构
大学(165929)
学院(164925)
管理(66015)
(64804)
经济(62912)
理学(55190)
理学院(54628)
管理学(53674)
管理学院(53303)
研究(50738)
中国(46568)
(33991)
(31683)
科学(28612)
中心(27252)
(26887)
财经(24414)
(23682)
(23390)
图书(22536)
(22391)
师范(22166)
(22082)
书馆(21956)
图书馆(21955)
北京(21709)
研究所(20787)
(19897)
经济学(19699)
技术(19640)
基金
项目(108898)
研究(86420)
科学(85596)
基金(75951)
(64238)
国家(63615)
科学基金(56123)
社会(54393)
社会科(51723)
社会科学(51709)
(44693)
基金项目(39792)
教育(39245)
编号(37249)
(35925)
自然(32918)
自然科(32257)
自然科学(32252)
自然科学基金(31706)
成果(31673)
(29399)
资助(29220)
创新(26354)
课题(25075)
项目编号(24887)
(24294)
重点(24245)
国家社会(22766)
(22379)
(21780)
期刊
(71530)
经济(71530)
研究(50060)
中国(41578)
(31122)
金融(31122)
图书(30512)
管理(27422)
(24800)
书馆(24349)
图书馆(24349)
教育(24037)
学报(22152)
科学(18466)
技术(17923)
(17430)
大学(17409)
学学(14044)
经济研究(12336)
(12217)
论坛(12217)
财经(11521)
业经(11334)
农业(11132)
(10092)
情报(9672)
科技(9658)
理论(8705)
技术经济(8613)
职业(8369)
共检索到27588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春磊  徐舒  梅颢  
在面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上海图书馆在东馆建设中秉持“智慧、互联、包容”的理念,推动公共图书馆“以人为中心”转型,全面创新文献服务模式,推出了POD服务。本文主要从POD应用领域出发,阐述了POD服务在上图东馆的应用实践,同时对POD服务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POD服务的作用有4方面:(1)成为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组成;(2)成为馆藏文献配置的重要补充;(3)对传统文献服务的拓展和延伸;(4)图书馆跨界应用创新服务的形式。POD服务启示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智慧图书馆思维下,在流程体系再造过程中,图书馆要全面统筹优化读者服务全周期、各环节革命性再造,实现对服务效能的整体优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磊  
上海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尝试移动服务,经历了短信服务、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移动服务实践阶段。上海图书馆将移动新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融合,利用二维码和智能手机全媒体技术,在手机上实现图书馆地图导航、语音检索等个性化的服务。针对挑战和困难,上海图书馆提出构建与整合移动平台、丰富移动阅读资源的构想与方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佳  梁永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了对于数据本身的认识,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产生新的效益,开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了上海图书馆利用数据可视化方法对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成果进行展现,藉此进行的数据创新服务实践并帮助图书馆洞察运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拱佳蔚  
本文以近年上图讲座整合图书馆内部资源起步到与上海社会各界乃至全国图书馆界建立合作、实现讲座业务拓展的过程为例,归纳、提炼了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路径,为同行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司姣姣  
[目的 /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 /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琴玲  郭晶  高协  李丽  余晓蔚  
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服务内容革新与突破、多种服务合作模式的结合、服务营销策略等角度,对其所开展的基于移动学习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创新规划与实践进行全面解读,对该服务贴近用户需求与课程特点、探求全程融入和深度嵌入、注重服务内容与形式创新、重视服务规划和宣传沟通、挖掘团队力量与合作机会等特色进行分析,并对该服务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与办法,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海清  黄萍  旷芸  陈晓菲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法梳理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文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审视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变革,由此构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框架,并结合阅读品牌“走读广西”的创意和实践,深入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融合、服务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和价值融合等融合模式及实践过程,进而从融合广度、融合深度和融合精度三个方面提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框架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明华  邬晓琰  
有人形象地把学校比喻成一架飞机。教师是机首,图书馆、实验室是机翼,没有图书馆就无法将学生载向知识的蓝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实施,图书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了图书馆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课题。我校近年来在图书馆服务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方式,收到良好效果。1 开展定题情报服务(SDI)定题情报服务(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Information,SDI)是图书情报机构围绕一定科学研究和生产项目,对其固定用户长期提供有关情报的服务工作。它是通过情报人员将离散的相关文献加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泽泉  段宇锋  
在全球数字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公众对于文献资源获取的成本和难度正在逐渐降低,对于图书馆的依赖正日趋减弱,公共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服务实施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个典范。本文基于对"创·新空间"馆员的调研访谈,对"创·新空间"的缘起、起步、发展等多个阶段进行了全貌展示,并对"创·新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揭示,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材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远良  
经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行合并。这是上海市委、市府经过近一年的酝酿与调研后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使两者的文献信息资源能合理配置,扬长避短、相互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原有图书情报工作的层次,为图书情报工作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虹  
上海图书馆"上海之窗"电子赠书服务是在顺应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当代图书馆变革的背景下,"上海之窗"项目的创新实践。本文从电子赠书服务全流程设计入手,全面剖析电子赠书服务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式;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审视服务效果,检验服务质量;探讨电子赠书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霞  
书名: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跨界融合研究作者:刘玲,齐诚,马楠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定价:42. 8元ISBN:9787519602161一、图书简介《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跨界融合研究》一书全面解读了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融合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互联网+图书馆与出版社、文化机构、商业机构等产业的融合;分析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书兰  
本文以上海图书馆和黑龙江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现行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合同的特点,探讨了这些合同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读者服务格式合同的意见和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