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4)
- 2023(11868)
- 2022(10115)
- 2021(8993)
- 2020(7706)
- 2019(17260)
- 2018(16687)
- 2017(31748)
- 2016(17734)
- 2015(19480)
- 2014(19404)
- 2013(19105)
- 2012(17731)
- 2011(16185)
- 2010(16106)
- 2009(15002)
- 2008(14965)
- 2007(13625)
- 2006(11821)
- 2005(10391)
- 学科
- 济(75615)
- 经济(75549)
- 管理(51498)
- 业(46248)
- 企(36744)
- 企业(36744)
- 方法(34705)
- 数学(30772)
- 数学方法(30518)
- 农(20500)
- 环境(18758)
- 学(18618)
- 地方(18143)
- 财(18046)
- 中国(17500)
- 业经(15555)
- 贸(15438)
- 贸易(15438)
- 易(14998)
- 农业(13880)
- 划(12493)
- 和(12196)
- 制(11782)
- 务(11259)
- 财务(11246)
- 财务管理(11219)
- 地方经济(10803)
- 技术(10776)
- 企业财务(10623)
- 融(10217)
- 机构
- 学院(261999)
- 大学(261994)
- 济(105235)
- 经济(103117)
- 管理(97732)
- 研究(91003)
- 理学(85701)
- 理学院(84637)
- 管理学(83107)
- 管理学院(82650)
- 中国(65568)
- 科学(61658)
- 农(55407)
- 京(54571)
- 所(48334)
- 业大(46701)
- 研究所(44886)
- 财(44663)
- 农业(44445)
- 中心(41613)
- 江(38792)
- 财经(36812)
- 范(34281)
- 师范(33799)
- 经(33415)
- 北京(33378)
- 院(32538)
- 经济学(32503)
- 州(30648)
- 经济学院(29826)
- 基金
- 项目(185429)
- 科学(144619)
- 基金(134474)
- 研究(126489)
- 家(121424)
- 国家(120464)
- 科学基金(101097)
- 社会(81143)
- 社会科(76975)
- 社会科学(76945)
- 省(73965)
- 基金项目(72514)
- 自然(67855)
- 自然科(66160)
- 自然科学(66133)
- 自然科学基金(64957)
- 划(63112)
- 教育(57084)
- 资助(53477)
- 编号(49191)
- 重点(42913)
- 发(41058)
- 部(39827)
- 创(38729)
- 成果(38038)
- 计划(37291)
- 科研(36772)
- 创新(36340)
- 国家社会(34134)
- 课题(34026)
- 期刊
- 济(109579)
- 经济(109579)
- 研究(66646)
- 学报(51796)
- 农(48396)
- 中国(45283)
- 科学(44333)
- 大学(36901)
- 学学(35410)
- 财(33983)
- 农业(32822)
- 管理(31043)
- 教育(21412)
- 技术(19517)
- 融(18930)
- 金融(18930)
- 业经(18849)
- 经济研究(18029)
- 业(18012)
- 财经(17722)
- 经(15206)
- 问题(15197)
- 版(14755)
- 资源(14569)
- 业大(13614)
- 科技(13574)
- 技术经济(12898)
- 商业(12749)
- 贸(12462)
- 统计(11759)
共检索到36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蓉 赵敏 常玉苗
跨流域调水在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尤其是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就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影响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界定,然后分别对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建设期及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鑫 倪朝辉 沈子伟 王楠 刘博群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人为地改变了区域水文情势,将会不可避免地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以辽西北供水工程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生态经济补偿技术模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项目目标确定指标权重的选取原则及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评价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陈云娟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李婵
【目的】综合研究高原湖泊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滇池流域1990、2000、201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热点分析(Getis-OrdGi*)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对其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0—2018年,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城镇生活空间共增长了272.88 km~(2),生活空间的增加挤占了大量生态、生产用地,造成流域三生空间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威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但下降明显。城镇生活空间的快速增加使得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滇池沿岸逐渐形成团块状分布状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冷热点区差异明显,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以城镇生活空间为主的主城区,热点区域则多分布与流域四周林、草地生活空间密集区。人口密度成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导因子,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差异。【结论】协调好三生空间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构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我国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例,对其水价确定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水量配置等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经济、技术、民生等各方面因素对水价的影响力,据此提出合理制定水价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价制定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婕 王伦澈 戴崴巍 曹茜 牛自耕
长江流域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时序监测研究相对缺乏,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探讨长江流域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选择1990-2020年生长季(5-9月)的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四个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5.49%,RSEI的平均相关度高于其他单一指标,验证了长江流域根据第一主成分构建RESI的可行性。(2)1990-2020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维持在良好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缓慢增加趋势,中下游生态质量普遍高于上游,南部高于北部。1990-2005年,轻度恶化区域较为分散,2005-2020年轻度改善区主要聚集在金沙江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3)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海拔高度、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多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协同增强效应。(4)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的RSEI均值最高,裸地最低。县域尺度上林地占比和RSEI的相关度最高,且对RSEI有正向影响,平均相关度为0.69;不透水面占比、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对RSEI有负向影响,平均相关度分别为-0.39、-0.43、-0.45。这一研究结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潜
本文以甘肃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为例,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燃料供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房木材供应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移民对迁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移民开发能否与资源环境匹配,能否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少炜 罗林杰 查欣洁
采用非径向的SBM-DEA模型对2011—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评价,运用Moran散点图和LISA图着重考察其空间差异性及演变,然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综合水平小于1,未能实现DEA有效,且呈现出"中部最高、东部和西部次之""下游最高、上游和中游次之"的态势。(2)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呈现出较高的局部空间异质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3)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主要受到技术水平、城镇化、医疗水平、经济外向性以及社会性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少炜 罗林杰 查欣洁
采用非径向的SBM-DEA模型对2011—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评价,运用Moran散点图和LISA图着重考察其空间差异性及演变,然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综合水平小于1,未能实现DEA有效,且呈现出"中部最高、东部和西部次之""下游最高、上游和中游次之"的态势。(2)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呈现出较高的局部空间异质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3)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主要受到技术水平、城镇化、医疗水平、经济外向性以及社会性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吉 刘岩 朱亚坤 秦胜利 王艳华 苗长虹
以黄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了2005—2016年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以及二者同步发展的状态;通过构建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均值在0.34~0.70之间,整体上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均值处于0.20~0.60之间,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③黄河流域超过78%的地级市为生态滞后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压力凸显;④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等对于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对于黄河流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摆脱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要针对上游和中下游地区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佳洁 姚慧琴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入手,构建了包含40个指标在内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2010年和2017年进行了竞争力评价,接着又对比分析2017年在不考虑生态环境情况下和考虑生态环境情况下各省份竞争力的变化,最后在上面分析基础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区域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蔡志雄
司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部分县城地区仍然存在司法不公和司法干预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司法环境 金融生态 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超显 彭福清 陈鹤
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CVM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外部特征"、"现状评价"、"心理特征"取代传统研究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作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具全面性和解释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分析更具整体建构性和优越性;居民的支付意愿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现实能力,也取决于居民的心理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立钊 骆进仁 钱晓东
跨区域、流域调水是我国未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协调好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关系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并获取实效,以及促进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辨析,分析他们各自福利的损益均衡条件,是建立完整的利益补偿框架的基础。从产权角度分析了洮河水资源的用水权分配问题,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基于两区域的局部均衡模型对跨区域(流域)调水工程中利益补偿问题的产生给出了福利经济学解释,最后分析引洮工程各利益主体在工程实施前后的成本收益变化,为确定补偿主客体以及进一步实施有效补偿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引洮供水工程 用水权分配 利益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