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5)
- 2023(6979)
- 2022(5404)
- 2021(5199)
- 2020(4193)
- 2019(9848)
- 2018(9700)
- 2017(18395)
- 2016(9702)
- 2015(11143)
- 2014(11130)
- 2013(10942)
- 2012(9828)
- 2011(8969)
- 2010(9458)
- 2009(8715)
- 2008(8572)
- 2007(7951)
- 2006(6998)
- 2005(5964)
- 学科
- 济(43130)
- 经济(43080)
- 业(27141)
- 管理(24790)
- 农(24311)
- 方法(19760)
- 企(18634)
- 企业(18634)
- 数学(17829)
- 数学方法(17348)
- 农业(16005)
- 业经(12650)
- 中国(12038)
- 地方(9467)
- 制(8815)
- 财(7793)
- 理论(7591)
- 发(7390)
- 农业经济(7102)
- 学(6715)
- 贸(6627)
- 贸易(6621)
- 易(6467)
- 策(6327)
- 发展(6074)
- 展(6068)
- 银(6015)
- 银行(6014)
- 建设(5844)
- 融(5805)
- 机构
- 学院(138345)
- 大学(134220)
- 管理(54627)
- 济(53179)
- 经济(51790)
- 理学(46701)
- 理学院(46249)
- 管理学(45108)
- 管理学院(44863)
- 研究(42120)
- 中国(33733)
- 京(28170)
- 农(25143)
- 科学(24946)
- 财(24103)
- 江(21793)
- 中心(21175)
- 业大(20763)
- 所(19879)
- 范(18599)
- 师范(18448)
- 财经(18402)
- 农业(18188)
- 研究所(17750)
- 州(17746)
- 北京(17661)
- 经(16608)
- 技术(15938)
- 经济学(15402)
- 院(15282)
- 基金
- 项目(91210)
- 科学(71633)
- 研究(70111)
- 基金(64116)
- 家(54743)
- 国家(54230)
- 科学基金(47242)
- 社会(43760)
- 社会科(41178)
- 社会科学(41166)
- 省(37666)
- 教育(33343)
- 基金项目(33174)
- 编号(30811)
- 划(30264)
- 自然(29530)
- 自然科(28869)
- 自然科学(28866)
- 自然科学基金(28307)
- 资助(26845)
- 成果(24724)
- 课题(21492)
- 重点(20194)
- 发(19823)
- 部(19553)
- 创(18830)
- 年(17806)
- 项目编号(17528)
- 创新(17522)
- 国家社会(17447)
共检索到211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跨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坚持先规划后申报、先报批后建设、建补同行、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税费改革后,村内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跨村生产公益事业怎么办?由各村群众一事一议决定、资金由群众自筹,显然是无法操作,一时成为难题。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从本地实际出发,突破村内一事一议的局限,对数村共有的道路、桥梁、圩埂等跨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桥(路、圩)一议、以奖代补"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跨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难题。1.建立跨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各村分别成立群众自治组织,对道路、桥梁等跨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民主管理。凡有道路、桥梁、圩埂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立斌 廖贤才
潘家湾土家族自治乡地处横跨湘鄂两省的武陵山区遗脉,是湖北省级贫困乡和14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过去这里的老乡们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虽然乡镇连接主城区的骨干道路已经形成,但"最后一公里"的入户道路硬化成为脱贫致富的"卡脖子"路。2015年,湖北省宜都市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受益农户为主体,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对农村公益事业探索实施一事一议"先建后补"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立斌 廖贤才
潘家湾土家族自治乡地处横跨湘鄂两省的武陵山区遗脉,是湖北省级贫困乡和14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过去这里的老乡们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虽然乡镇连接主城区的骨干道路已经形成,但"最后一公里"的入户道路硬化成为脱贫致富的"卡脖子"路。2015年,湖北省宜都市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受益农户为主体,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对农村公益事业探索实施一事一议"先建后补"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鹏
公益事业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事业,在中国,事业单位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载体。目前中国尽管有各类事业单位112万余家,从业人员总数达2250万人左右,占我国财政供养公职人员总数的70%以上,但是,仍然没能解决公益事业科技产品供给问题。本文在考察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益事业承担主体分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行事业单位体制特点,认为对公益性科学研究的财政投入,必须与公益类研究机构的分类改革相结合。按照市场经济下各类公益事业的特征和事业单位的职责特点、业务范围等对现有的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形成一种分工明晰的公益事业财政科技投入模式。
关键词:
公益事业 科技投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浓郁桂北风情的民居,蜿蜒清澈的小溪,横跨溪上的石桥,满山遍野的红叶,干净整洁的道路……这犹如画卷中的美景,正是桂林市临桂县六塘镇岚岩村的真实写照!曾经"脏、乱、差"的无名小山村如今凭借秀丽的风景、细致的规划,不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带动下,借助"美丽乡村"的东风,桂林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志扬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是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本措施和条件。美国把农村公益事业视为民生体系的核心,并为之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有必要借鉴美国经验,在科学构建和创新机制上下工夫,包括确立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建立和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等。
关键词:
美国 公益事业 建设机制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玉柱 金燕
山东省济南市共辖141个乡镇(办),4538个村,总人口60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98万人。近年来,济南市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2011—201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奖补资金5.78亿元,项目总投资达10.4亿元,共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703个,惠及村民逾150万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不仅解决了村容村貌的"脏乱差",实现了"美亮净",而且还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精气神",促进了农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铁军 杨庭伟 王烈忠
"一桥飞架连‘两长’,青山绿水沐春光。一事一议办实事,苗乡人民齐颂党。"这是湖南省绥宁县麻塘苗族乡长寨村老教师林顺礼站在"恩泽桥"上吟的一首诗。过去,长寨村到会同县长寨乡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简易石拱桥,过人但不通车,村里农副产品不能畅通外运,严重制约了村里经济发展。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长寨村建成了一座长20米、宽6米的钢筋混泥土平板桥,村里经济也随之活跃起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治 杨光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苏省自2009年被列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省份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谛 陈立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从2008年在休宁县率先开展试点,到2009年试点工作在全省推开,再到2011年被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成功实践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新模式,取得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苏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从2008年开展试点,继而扩大试点到2010年全面展开,已经历时五年。通过五年的实践,奖补政策不断完善,操作程序日趋规范,奖补投入越来越大,项目工程越建越多,建设质量越来越好,受益农户越来越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不仅让广大农村百姓直接得益受惠,而且在发展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