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0)
2023(5873)
2022(4858)
2021(4352)
2020(3605)
2019(8003)
2018(7932)
2017(15528)
2016(8075)
2015(9160)
2014(9062)
2013(9241)
2012(8673)
2011(8090)
2010(8119)
2009(7848)
2008(7592)
2007(7039)
2006(6604)
2005(6103)
作者
(23939)
(20308)
(20110)
(19376)
(13024)
(9550)
(9221)
(7905)
(7842)
(7241)
(7163)
(6641)
(6593)
(6588)
(6428)
(6177)
(5982)
(5980)
(5736)
(5380)
(5283)
(5055)
(4808)
(4709)
(4700)
(4691)
(4311)
(4085)
(4024)
(3961)
学科
(62319)
经济(62267)
管理(25185)
(21108)
方法(20148)
数学(18205)
数学方法(18102)
(17810)
企业(17810)
地方(15478)
地方经济(12053)
中国(11714)
(9890)
(9495)
业经(9465)
(8791)
(7721)
(7288)
贸易(7283)
经济学(7124)
(7005)
(6928)
金融(6928)
环境(6916)
(6483)
(6094)
银行(6081)
(6061)
(6059)
财务(6048)
机构
大学(127956)
学院(127014)
(69304)
经济(68229)
管理(47187)
研究(46751)
理学(40508)
理学院(40099)
管理学(39403)
管理学院(39175)
中国(35542)
(29509)
(25514)
科学(24682)
财经(23740)
经济学(23725)
(23402)
(21488)
经济学院(21046)
研究所(20925)
中心(20443)
(18997)
财经大学(17583)
(16479)
北京(16345)
(15992)
业大(14720)
(14627)
师范(14517)
(14419)
基金
项目(78528)
科学(62778)
基金(59406)
研究(56897)
(51301)
国家(50955)
科学基金(43996)
社会(39894)
社会科(38071)
社会科学(38063)
基金项目(29973)
(28811)
自然(26743)
自然科(26148)
自然科学(26144)
资助(25933)
自然科学基金(25673)
教育(25405)
(24090)
编号(20794)
(18249)
国家社会(17768)
(17731)
重点(17629)
成果(16923)
教育部(16281)
(15988)
经济(15852)
人文(15812)
(15503)
期刊
(82503)
经济(82503)
研究(43568)
中国(23666)
(23225)
管理(19552)
学报(15954)
科学(15934)
经济研究(15384)
(13805)
财经(13214)
(12798)
金融(12798)
大学(12774)
学学(12351)
(11624)
技术(11242)
问题(10460)
业经(10102)
统计(9299)
农业(8935)
技术经济(8816)
(8528)
世界(7738)
国际(7704)
(7696)
决策(7250)
经济问题(6569)
教育(6479)
商业(6470)
共检索到20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耿  
文章利用跨期选择模型估计我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与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卢卡斯框架相比,跨期选择模型具有更好的微观基础,而卢卡斯模型忽略了重要的福利效应机制,可能造成福利成本估算结果的失真,通过从理论逻辑和数值结果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数值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转型期的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损失是一个较为温和的数字,在不同群体间,具有更高风险厌恶和更大时间折现系数的个体,承担了较高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耿  
本文分析了不同偏好参数下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通过在离散跨期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以下新发现:首先,大多数时候风险规避系数与福利成本负相关;其次,当风险规避系数较小时,时间折现系数和福利成本负相关,当风险规避系数较大时,时间折现系数与福利成本正相关;最后,经济波动对不同个体产生的福利效应有正有负,即有人受益、有人受损。数值结果还表明,时间折现系数较小且风险规避系数较小的个体,是经济波动中的弱势群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超  
经济波动是经济运行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对于经济波动是否存在福利成本,理论和经验都还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利用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波动福利损失所做的经验估计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大的福利损失,其重要表现就是,经济波动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波动每上升1个标准差就会导致经济长期增长率至少下降0.23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产生的福利损失表明,对经济波动实施相机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本文采用递归效用函数形式,使用可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跨期替代弹性、主观贴现率三个因素刻画了消费者的偏好结构,而且在消费流的生成过程被假设为AR(1)基础上,运用年度实际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参数取合意数值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较接近于经济增长的福利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朱晓明  
本文将消费者情绪波动因素纳入模型,通过引进递归效用函数,使用主观贴现因子、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三个主观偏好参数的变化来刻画情绪波动,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情绪波动各参数波动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影响的同时,给出了在中国不同情形下的福利成本估计,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张都  
本文对比了现阶段与1996年经济"软着陆"时期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对本轮经济周期的持续期进行了估计,同时测算了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来自世界经济的外生冲击对我国总产出增速的影响。我们认为:从"十二五"后期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将形成新一轮"软着陆",并且本轮经济"软着陆"的平面将明显低于上次,此外,本轮"软着陆"后的持续期将显著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毅平  张昊  
从宏观经济波动和股权结构两个视角来分析判断企业的融资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内外部融资选择中基本上遵循了权衡理论的判断,而在外部融资中大体上依据了最优融资顺序理论的推断,同时研究还发现,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袁靖  
文章基于包含消费习惯与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尝试将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纳入到该模型中,并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发现:(1)模型能够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与资本波动的92.6%、77.8%、84.5%、87.6%。(2)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投资、就业和资本的影响均有明显的持续性,而对消费的影响均表现为短期性。(3)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就业有较大影响;消费偏好冲击对两者的影响与收入冲击恰恰相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澄  沈悦  
宏观经济波动会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而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将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本文立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思想,结合我国4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波动下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从行为视角综合研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是"主观偏好"还是"被动选择",并进一步考察了系统重要性差异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作用。实证结果显示:(1)上行的经济周期会使银行主动风险承担和被动风险承担同时增加,而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会降低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相反则会导致银行被动风险承担的增加;(2)在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下,系统重要性差异的确会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异质作用;(3)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扩大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和被动风险承担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耿  杨力  
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给出了货币政策的福利边界,该领域的早期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无效论"的一个重要支撑。但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学术思想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耿  
文章提出了一种数值方法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进行跨国跨期分析:(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相当大,不支持卢卡斯论断,而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支持卢卡斯论断,即经济波动不具有重要的福利价值;(2)中美之间的福利成本差异并非特例,而是具有一般性意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具有重要福利价值"的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不具有重要福利价值"区间;(3)当高速增长期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有所下降,但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仍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耿  
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早期量化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本观点的一个重要支撑。而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后续研究中,这一领域在技术和思想上不断推进,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志帆  孙根紧  
平抑经济波动是否具有潜在的福利效应?对此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入推进和反周期政策存在必要性的进一步探讨。本文从Lucas基准模型出发,依据是否遵循Lucas基准模型的分析框架,将继Lucas(1987)之后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划分为狭义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和广义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两大阵营。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修正Lucas基准模型或采用替代性的消费数据来检验Lucas论断的研究;后者是指考虑了不完全资本市场与消费者异质性等现实经济特征,或是引入了波动与增长的内生性、小概率灾难性事件和主观福祉概念等创新性思想来深化和发展Lucas基准模型的研究。从研究思路和测算方法两个维度对两类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