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1)
- 2023(3672)
- 2022(2978)
- 2021(2795)
- 2020(2272)
- 2019(5197)
- 2018(5108)
- 2017(9601)
- 2016(5261)
- 2015(5996)
- 2014(6096)
- 2013(5874)
- 2012(5758)
- 2011(5258)
- 2010(5444)
- 2009(5087)
- 2008(5529)
- 2007(4950)
- 2006(4489)
- 2005(4184)
- 学科
- 济(22329)
- 经济(22294)
- 管理(13130)
- 业(12538)
- 企(12419)
- 企业(12419)
- 方法(10323)
- 学(7726)
- 理论(7637)
- 数学(6655)
- 数学方法(6499)
- 业经(6316)
- 中国(5845)
- 和(5171)
- 农(5010)
- 教育(4717)
- 贸(4619)
- 贸易(4619)
- 财(4563)
- 易(4454)
- 制(4060)
- 文化(3766)
- 经济理论(3688)
- 融(3640)
- 金融(3638)
- 产业(3606)
- 地方(3584)
- 银(3343)
- 银行(3330)
- 农业(3314)
- 机构
- 大学(87974)
- 学院(84863)
- 济(31858)
- 经济(31125)
- 研究(30371)
- 管理(29429)
- 理学(25510)
- 理学院(25119)
- 管理学(24536)
- 管理学院(24371)
- 中国(21416)
- 科学(19120)
- 京(19073)
- 财(15668)
- 所(15655)
- 研究所(14412)
- 范(14406)
- 师范(14293)
- 江(13032)
- 农(12933)
- 财经(12684)
- 中心(12569)
- 北京(11894)
- 师范大学(11804)
- 经(11512)
- 业大(11272)
- 院(10634)
- 经济学(10418)
- 州(10368)
- 农业(10283)
- 基金
- 项目(54323)
- 科学(43081)
- 基金(39893)
- 研究(39874)
- 家(35300)
- 国家(34982)
- 科学基金(29226)
- 社会(25599)
- 社会科(24135)
- 社会科学(24128)
- 基金项目(20481)
- 省(20055)
- 教育(18858)
- 自然(18484)
- 自然科(18061)
- 自然科学(18052)
- 划(17893)
- 自然科学基金(17756)
- 编号(16108)
- 资助(16035)
- 成果(14865)
- 重点(12711)
- 部(12270)
- 课题(11464)
- 发(11434)
- 创(11173)
- 教育部(10638)
- 国家社会(10632)
- 性(10286)
- 创新(10258)
共检索到12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圣鹏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从国与国之间文学文化的同一性实证研究发展到洲际之间文学文化的同一性平行研究,经过文化批判理论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关于文化差异性的洗礼,认识到共同诗学的达致要从跨文化差异诗学出发,进行寻根研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建基于现代性之上的文化批判对劣质文化要素的消解作用以及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提升作用,以此推动跨文化共同诗学汇通的达致。华人华裔批评家,由于其对中西两种文化及其诗学的近距离接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圣兵
解释过程是解释者的世界观念展现的过程。语词是向我们打开了的文本,它以图形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广阔的意欲语境,激发解释者独特的、丰富多样的理解与解释。本文以西方理论话语核心语词之一Logic为个案,从阐释学的视角探讨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不同译介群体立足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不同的学术前见,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或借用中国古代思想中现成的词语,或利用汉字造新词,作为其对等词,使得Logic在与汉语文化的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译名。这些带有双重文化标识的语词传译方式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贯穿于中国逻辑文化构建的整个动态生成过程。
关键词:
语词 逻辑 越境 跨文化阐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跨文化视角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理念无意识,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叠加博弈的产物。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兴起助推人们以文化划分边界,也迫使比较教育服从于构建国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需要。跨文化视角的确立导致文化偏见与国家主义大行其道,也使比较教育陷入创新乏力的困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推动各国从竞争走向依存,比较教育在"无疆界世界"中面临着从跨越边界到超越边界的文化视角转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法国学者朱利安、德国学者卜松山、美国学者苏源熙都对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方式却各不相同:朱利安基于中西文化的“间距”,着重揭示中华美学的独特性,属于跨越式的跨文化阐释;卜松山则不仅重视中西美学的差异性,也关注其相似性,是沟通式的跨文化阐释;苏源熙对中国美学问题的解答,解构了中西二元论模式,是互动式的跨文化阐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1901年)中曾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1)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中国之中国"是华夏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亚洲之中国"是中华民族与亚洲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而"世界之中国"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范围虽有不同,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质却亘古未变。中华民族之所以蔓延几千年,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卫东
根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教师专业生活属于一种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在目标、内容、环境、基本活动方式、维持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专业生活"可以界定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思考和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并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过程;也指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或取得的结果。探讨教师专业生活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贾宗普 周琦
跨国影视旅游是中国旅游市场一个突出的文化消费现象,呈现出二重跨文化消费的特征。一重指观众打破文化空间的阻隔,消费承载异国文化符号的影视作品;二重是观众转换为游客,游客跨越地理空间来到异国影视拍摄地旅游,实现异国文化景观的文化再体验与经济消费。二重跨文化消费是根据中国旅游现象概括的与跨国影视旅游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也具有普遍意义,揭示了跨国影视欣赏与旅游内在的文化相关性。
关键词:
影视旅游 二重跨文化消费 影视作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贾宗普 周琦
跨国影视旅游是中国旅游市场一个突出的文化消费现象,呈现出二重跨文化消费的特征。一重指观众打破文化空间的阻隔,消费承载异国文化符号的影视作品;二重是观众转换为游客,游客跨越地理空间来到异国影视拍摄地旅游,实现异国文化景观的文化再体验与经济消费。二重跨文化消费是根据中国旅游现象概括的与跨国影视旅游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也具有普遍意义,揭示了跨国影视欣赏与旅游内在的文化相关性。
关键词:
影视旅游 二重跨文化消费 影视作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婷 孙彬博 张玲
本文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调查分析了甘肃省汉、藏、回、东乡4个民族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情况、在各具体维度上的表现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各民族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弱,高分段学生比例较少;除"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维度外,各民族近半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偏弱。发展民族地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路径主要有:(1)重视民族地区的"家-校"合作与舆论引导,重塑知识和真理的价值;(2)重视培养高中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促进其对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3)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技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玲
本文首先对组织文化的主要理论进行分类的定性分析与批判,并进一步探讨组织文化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指明组织文化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上的贡献与不足,从而为组织文化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组织文化理论 大学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工业文明在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却被其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所消解,曾经辉煌的工业文明由于丧失了稳固的自然生态基础而不能够持续地发展。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它的整个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生态表征,具体为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尖锐性、生态经济结构的掠夺性和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性。这些非生态表征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分离对立的客观事实状态,工业文明只有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人类文明才能永续演进。
关键词:
工业文明 非生态表征 转型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车向前 郭继荣
[目的/意义]国际恐怖主义近年来呈现出由跨国别延伸到跨文化地域等新生态,加剧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人与社会、文化与文化间的关系梳理恐怖主义新生态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依照符号互动主义,利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符号与情境、自我与角色、社会化三维度以跨文化研究方法梳理国际恐怖主义新发展的成因。[结果/结论]国际恐怖主义产生与扩大是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抗、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进程中文化渗透、文化中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问题加剧的表现,也与现代社会中移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卢烁乐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兰萍 秦峰 罗中琼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并借助隐喻机制的阐释力探讨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研究发现:研究生文化负迁移现象源于汉语语言及文化价值观即汉语隐喻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注重将母语文化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易剑东 任慧涛
中国体育财政正在向着民生化转型,但体育部门仅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作出规定,而不注重政策执行的适用性和关联性,其弊端逐渐显现。通过对体育公共服务权责分配、资金流动以及法规框架的综合分析,认为体育事业系统已经习惯性地将竞技体育作为工作重心,竞技成绩仍是衡量体育部门绩效的最主要指标;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被过多地使用在其他社会保障方面,地方体育彩票公益金难以到达基层社区。因此,建议扩大体育事业在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的使用比例;体育部门应走出封闭、孤立的状态,逐步形成多方合作、权责明确的体育公共财政系统。
关键词:
体育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 事权 财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