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6)
- 2023(13171)
- 2022(11573)
- 2021(10897)
- 2020(8980)
- 2019(20466)
- 2018(20415)
- 2017(39454)
- 2016(21336)
- 2015(23764)
- 2014(23420)
- 2013(22910)
- 2012(20730)
- 2011(18433)
- 2010(18185)
- 2009(16809)
- 2008(15959)
- 2007(13550)
- 2006(11693)
- 2005(9809)
- 学科
- 济(81078)
- 经济(80978)
- 管理(60338)
- 业(55401)
- 企(47760)
- 企业(47760)
- 方法(37923)
- 数学(31756)
- 数学方法(31398)
- 中国(23607)
- 农(20432)
- 财(19611)
- 业经(18958)
- 学(17870)
- 地方(17841)
- 理论(15904)
- 贸(15212)
- 贸易(15206)
- 易(14695)
- 和(14193)
- 农业(13641)
- 制(13448)
- 环境(13255)
- 务(12604)
- 技术(12555)
- 财务(12540)
- 财务管理(12521)
- 教育(12136)
- 企业财务(11823)
- 划(11454)
- 机构
- 大学(292785)
- 学院(292432)
- 管理(117774)
- 济(110292)
- 经济(107651)
- 理学(103106)
- 理学院(101922)
- 管理学(100107)
- 管理学院(99595)
- 研究(93535)
- 中国(66815)
- 京(61583)
- 科学(59591)
- 财(49305)
- 所(45489)
- 业大(42995)
- 农(42548)
- 中心(41999)
- 研究所(41799)
- 财经(40703)
- 范(40691)
- 江(40556)
- 师范(40377)
- 北京(38289)
- 经(37055)
- 院(34516)
- 州(33884)
- 农业(33457)
- 师范大学(32721)
- 经济学(32544)
- 基金
- 项目(207767)
- 科学(163861)
- 研究(153392)
- 基金(150161)
- 家(129929)
- 国家(128817)
- 科学基金(111615)
- 社会(96385)
- 社会科(91163)
- 社会科学(91141)
- 省(81224)
- 基金项目(80751)
- 自然(72846)
- 自然科(71161)
- 自然科学(71147)
- 教育(70515)
- 自然科学基金(69846)
- 划(68484)
- 编号(63678)
- 资助(60341)
- 成果(50864)
- 重点(45945)
- 部(45041)
- 发(43944)
- 创(43503)
- 课题(43096)
- 创新(40330)
- 项目编号(39561)
- 科研(39390)
- 教育部(38995)
- 期刊
- 济(118593)
- 经济(118593)
- 研究(84058)
- 中国(49881)
- 学报(45117)
- 科学(42056)
- 管理(41595)
- 农(38317)
- 财(35756)
- 教育(34960)
- 大学(34077)
- 学学(31974)
- 农业(27050)
- 技术(23916)
- 业经(21081)
- 融(20157)
- 金融(20157)
- 经济研究(19178)
- 财经(18785)
- 问题(16777)
- 图书(16776)
- 经(16034)
- 科技(14348)
- 理论(13892)
- 商业(13767)
- 现代(13634)
- 业(13510)
- 版(13153)
- 技术经济(12993)
- 实践(12931)
共检索到40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朝彦
为应对国际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利用国际游客口碑传播提升我国城市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旅游目的地已有理论观点,将城市原真性划分为客观原真性和存在原真性两类,探讨城市原真性对国际游客口碑传播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583个有效国际游客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城市原真性均能正向影响国际游客的城市依恋和口碑传播,城市依恋进一步对口碑传播有显著影响,而文化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客观原真性对城市依恋的正向影响,但对存在原真性与城市依恋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能为我国旅游城市通过原真性呈现,形成国际游客的情感联结并提升口碑传播效应提供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雯
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口碑对旅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游客体验对口碑传播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游客体验会让消费者给予积极评价或反馈,从而促进良好的口碑传播,反之则会减少。此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目的地原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口碑传播。再者,旅游地过度商业化也会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从而影响旅游地口碑传播。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游客体验对口碑传播的影响,并探讨目的地原真性的中介作用以及旅游地商业化的调节作用,并为相关旅游单位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泗宗 邵长斌 杨晶
借鉴整合决策神经科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提出了负面口碑再传播评估决策过程的"六阶段"划分并构建机理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负面口碑再传播评估决策应存在对口碑信息的自动受控处理过程;感知契合性是负面口碑再传播评估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由相似性判断与口碑可信性判断引出,并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是决定负面口碑再传播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契合性与先验品牌态度共同决定了接收负面口碑后的品牌态度,但接收负面口碑后的品牌态度并不会直接影响再传播意愿。
关键词:
负面口碑 再传播 评估决策 决策神经科学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璇
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不少国家开始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了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建设。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灿若星辰、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文化作品,戏曲作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戏曲文化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汇聚了舞蹈、杂技、艺术唱腔、口技、舞台表演等多个艺术门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提升我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能力,对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邓卫华 闫明星 易明
文章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理论,构建网络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揭示现阶段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特征。结果显示:接收、再传播和发布是目前普及度较高的三种口碑信息传播活动,价值性水平中等;个体社区用户的传播行为可分为接受型、扩散型和创造型三个层次,现以扩散型为主,侧重于对于单条口碑信息传播效应的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丹 魏卫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线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自我构建视角,研究在线评论对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丰富了口碑传播、在线评论、自我构建以及社会支持的理论依据,为品牌的发展提供实际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
在线评论 口碑传播 自我构建 社会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财玉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购买意愿测量口碑传播效果,发现随着社会距离的延伸,口碑传播效果降低,提高口碑信息的目标价值、目标可得性将增强口碑传播效果;在社会距离较近的强关系下,增强目标可得性可更好地提升口碑传播效果,而在社会距离较远的弱关系下,提高目标价值则能更有效地改善口碑传播效果。
关键词:
社会距离 口碑传播 解释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舒 吴丹
[目的/意义]全球化使得个体与不同文化的接触日益频繁,掌握多种语言的个体能够借助多元文化融合的机遇,利用数字平台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方法/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多语言用户成为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推动者。故此,文章以多语言用户,即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借助信息分享行为传播中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众包方式收集来自全球355个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构建了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旨在揭示具体的形成机制和行为规律。[结果/结论]构建了包含动机驱动阶段、信息交互阶段和体验感知阶段的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立足中国文化语境,有助于凸显跨文化研究情境,对于促进新时代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樊志勇 唐雪薇
本文以旅游中的服务失误作为研究背景,基于对402份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服务补救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并检验了地方依恋在服务补救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旅游服务失误发生后,服务补救各维度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依恋与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地方依恋在服务补救同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对有形补偿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为目的地自身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樊志勇 唐雪薇
本文以旅游中的服务失误作为研究背景,基于对402份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服务补救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并检验了地方依恋在服务补救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旅游服务失误发生后,服务补救各维度对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依恋与游客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地方依恋在服务补救同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对有形补偿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为目的地自身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新 陈雪阳
本文在全面回顾和分析口碑传播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模型,深入剖析了口碑传播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口碑营销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口碑传播 口碑效应 形成机理 口碑营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茂红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激发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低成本而有效的获取消费者方式。华为和小米口碑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二者品牌个性的不同。本文基于品牌依恋理论,以手机品牌为调查背景,探究品牌个性与口碑传播的关系,试图解释品牌个性对口碑传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品牌个性("精致"、"胜任"、"粗犷")对消费者口碑传播意愿有正向影响,且"精致"完全通过品牌依恋对口碑传播意愿产生影响,品牌依恋在"胜任"与口碑传播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粗犷"则直接对口碑传播意愿起正向影响。研究发现可以为企业在如何塑造品牌、塑造什么样的品牌个性更能诱发消费者进行口碑分享传播等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品牌个性 品牌依恋 口碑传播 手机品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向阳 白丽群 杨颂
基于消费者角度,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将感知威胁和原型性作为区域品牌口碑数量的影响因素,剖析文化认同、内群体偏好对区域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内群体更加倾向传播有关区域品牌的正面口碑;文化认同程度越强,内群体对区域品牌就越偏好,进而给予区域品牌更多正面评价,更加愿意传播区域品牌的正面口碑信息;感知威胁和原型性都与区域品牌正面口碑信息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亚利
在充分理解和有效传播的目标驱动下,当前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困境是主客体融合和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性增强,实践表现为个体认知上的失范、资本利益当道和国际霸权依然存在。网络修辞作为话语有效传播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关系联结、技术发展和文化塑形方面都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尝试根据网络修辞的特点,剖析网络传播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并分析作为社会行动的网络修辞的社会体现,以期为修辞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新意。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传播困境 网络修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焦玥 张昕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迅速扩张使得奢侈品消费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整理国内外顾客满意与口碑传播意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奢侈品消费为研究对象,对国内消费者的顾客满意与口碑传播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特别地,对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在满意和不满意情况下的正负口碑传播意愿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一般收入水平消费者更倾向口碑传播,而高收入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意愿并不明显。本研究有利于奢侈品企业更好地制定产品、品牌与顾客管理策略。
关键词:
奢侈品消费 顾客满意 口碑传播 收入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