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7)
2023(14824)
2022(12707)
2021(12102)
2020(9951)
2019(22648)
2018(22847)
2017(43151)
2016(23883)
2015(26996)
2014(27040)
2013(26119)
2012(23946)
2011(21578)
2010(21260)
2009(19461)
2008(18612)
2007(16105)
2006(14098)
2005(12284)
作者
(66853)
(55034)
(54613)
(51900)
(35107)
(26237)
(25209)
(21707)
(21005)
(19804)
(18952)
(18348)
(17384)
(17317)
(17054)
(16782)
(16708)
(16367)
(15851)
(15657)
(13644)
(13616)
(13171)
(12622)
(12470)
(12295)
(12204)
(12060)
(11014)
(10975)
学科
(83248)
经济(83130)
管理(65214)
(58784)
(50456)
企业(50456)
方法(37947)
数学(31322)
数学方法(30896)
中国(24190)
(22842)
(21876)
(21449)
业经(20285)
理论(18773)
地方(17596)
(16795)
(15993)
贸易(15986)
(15968)
(15511)
教育(15083)
农业(14957)
技术(13630)
(13606)
财务(13530)
财务管理(13505)
(13390)
银行(13343)
(13212)
机构
大学(326514)
学院(323790)
管理(126330)
(117819)
经济(114889)
理学(109011)
理学院(107725)
管理学(105684)
管理学院(105076)
研究(104779)
中国(76115)
(69247)
科学(66723)
(54918)
(51851)
(50776)
业大(48357)
(48064)
中心(47870)
(47584)
研究所(47515)
师范(47125)
财经(44204)
北京(43450)
(40130)
(40063)
农业(39924)
(38379)
师范大学(37649)
技术(37596)
基金
项目(224086)
科学(174621)
研究(168700)
基金(158568)
(137460)
国家(136250)
科学基金(116472)
社会(102457)
社会科(96739)
社会科学(96718)
(88934)
基金项目(84227)
教育(78965)
自然(75088)
(74809)
自然科(73325)
自然科学(73309)
编号(72435)
自然科学基金(71945)
资助(64493)
成果(60360)
重点(49912)
课题(49485)
(48641)
(47555)
(46754)
项目编号(45363)
创新(43343)
科研(42581)
大学(42105)
期刊
(128706)
经济(128706)
研究(93003)
中国(62945)
学报(54350)
教育(47857)
(45956)
科学(45773)
管理(44795)
(40970)
大学(40492)
图书(36139)
学学(36009)
农业(32028)
技术(28599)
书馆(27230)
图书馆(27230)
(24336)
金融(24336)
业经(22967)
经济研究(20624)
财经(20417)
(17465)
(16875)
论坛(16875)
问题(16536)
(16184)
情报(15900)
科技(15469)
理论(15363)
共检索到47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蒋凌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芳  李刚  
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形成了他们进行知识服务、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既在北美图书馆界提供中文文献资源服务,又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进行学术活动,对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在职业身份、学术追求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共同认知,促生了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这一专业组织的出现,标志着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共同体的正式形成。本文立足于海外中国研究和"文化中国"的学术背景,从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角度,对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及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进行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莎莎  倪晓建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对比了国内外学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现状,分析了学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学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今后我国学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玲  张秋  
通过典型调查法对国内外10所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主页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统计,比较各专业分馆主页在建设形式、栏目设置、服务功能揭示等方面存在的异同,总结其主页建设的成功经验,指出应从突出专业分馆主页学科服务功能、建立与读者沟通互动平台等方面建设、发展与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主页建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敏  
以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发展为研究背景,对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典型个案OCLC和CALIS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彼此的异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时长江  陈仁涛  罗许成  
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三种主要形式的教研组、学科组及课题组,是集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于一体的教师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载体,具有自愿性、同一性及发展性的特征,呈现出完善知识建构、实现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感、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生成学习动态环境等诸多价值功能。教师共同体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建立完善开放的校本研究制度、建构人文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师徒教师教育模式、营造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及确立"共识"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培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辉  
通过杭州部分高校图书馆馆长近年来的实践发现,馆长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校际图书馆高层交流和沟通,促进互相学习和互相指引。学习共同体为不同高校的馆长们提供了职业上的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和分享感。馆长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有自我认同、自我控制、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学习共同体能提升馆长的实践性智慧,促进馆长知识共享,提升馆长效能和生成馆长学习的动态环境。这种学习共同体是对高校图书馆在职学习方式的重要创新,对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英  
"互联网+"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成为主要趋势。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融合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校教师跨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师的横向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高校教师跨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积极打造互联网学习平台,利用网络载体密切跨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促进的交流与学习环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润娣  
论述国际图联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图书馆组织都制定有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方针,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规划、馆藏建设与管理、读者服务与馆员教育;国内图书馆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备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发展纲要性文件或法规,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国外研究情况的介绍,对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对象、措施及具体实践情况的探讨;指出导致国内外研究存在异同点的根源是国内外不同的多元文化环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平  张文亮  唐承秀  
基于对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研究方法、研究类型的文献计量统计,应用知识图谱分析确定3个研究主题,分别是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研究、构建研究和测量与评价研究,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最后提出我国图书馆文化研究未来应重点关注本土化、文化建设过程和文化对图书馆组织发展的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志伟  余烁  刘莹  
德国在面对少数族裔群体所引发的内外部社会问题时,主要通过跨文化教育增强少数族裔个体的德语运用、知识学习、职业技术、文化融合等四项核心能力。其中,构建德语学习网络的主要基础和功能在于家长协同配合、幼儿习惯养成、学习阶段衔接等;对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则通过打造内容多元、管理全面且有体系化保障的学科融合课程来实现;跨文化职业教育技能依赖政府保障职业教育权利、工会和行会组织提升政企动力、企业确保培训和就业岗位数额等进行培养;主流文化氛围的创建与融入主要依靠政府组建的跨部门工作组进行顶层设计、相关机构在基金会支持下设立文化项目、学校营造文化环境和语言浸入情境等。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满足德国少数族裔对于日常交流、知识获取、物质收获和精神共生等四项社会属性的需求,从而实现族裔共同体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对德国在族裔共同体建设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有助于我国更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梁慧芳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培养与培训质量。教师教育者群体很少能集理论与临床知识于一体,主要存在专业发展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身份认同不足等问题,致使教师教育低效。本研究致力于基于温格与恩格斯托姆的边界实践思想,突破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封闭路径,构建跨越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边界的学习共同体。跨界机制、共同体内成员责任共享与促进以及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支持、外部制度与资源保障是构建其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素。教师教育者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分别寓于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共同体中。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促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横向专业知识融合、创新和情感理解与认同,进而引发他们认知重组和可能的教育实践变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遵红   夏海鹰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指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关乎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新时代下,教师教育者的内涵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身份角色也从某一领域的专业佼佼者具化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教师进修校等组织中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者、专业引领者、教师培训者。然而,作为兼具多重身份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却出现内部成员结构单一、学习内容局限、学习场域有界等现实困境。立足当下,提出建构具有跨界属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共同体,融入跨界学习理论,提炼出中间人、跨界学习文化、跨界合作项目、跨界管理制度等四种要素是其建构的应然逻辑。由此提出从有界到跨界是建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必然之路,包括重塑认识,建构跨界身份属性;创设环境,营造跨界学习文化;项目驱动,组建跨界合作团队;柔性管理,打造智能时代的“对话式”管理模式,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融合和专业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桂影  冯耕中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WebofScience以及科学文摘(INSPEC)为信息源,对近30年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文献在时间分布、著者、主题、期刊分布及引证文献五个方面进行统计、聚类、对比分析并作比较研究,找出国内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深入分析国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和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