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5)
2023(9920)
2022(8324)
2021(7726)
2020(6283)
2019(13979)
2018(13401)
2017(25659)
2016(14343)
2015(15786)
2014(15356)
2013(14535)
2012(13516)
2011(12116)
2010(12163)
2009(11036)
2008(11026)
2007(9934)
2006(8797)
2005(7802)
作者
(41354)
(34533)
(34296)
(32243)
(22079)
(16595)
(15491)
(13452)
(13048)
(12292)
(11804)
(11284)
(11090)
(10870)
(10821)
(10741)
(10382)
(10295)
(9800)
(9785)
(8763)
(8356)
(8253)
(7874)
(7855)
(7743)
(7663)
(7468)
(6866)
(6840)
学科
(50305)
经济(50244)
(42849)
管理(42069)
(35753)
企业(35753)
方法(20502)
(16981)
数学(16957)
数学方法(16682)
中国(15292)
(14747)
业经(13449)
(12843)
贸易(12837)
(12560)
(11706)
农业(11208)
地方(10921)
(10605)
(9932)
技术(9912)
理论(8950)
(8738)
财务(8720)
(8719)
财务管理(8705)
(8588)
银行(8557)
教育(8532)
机构
学院(200222)
大学(197728)
(79981)
经济(78339)
管理(76269)
研究(68116)
理学(66610)
理学院(65774)
管理学(64566)
管理学院(64176)
中国(49708)
科学(42286)
(40724)
(38103)
(36885)
(34263)
业大(31822)
研究所(31299)
中心(30784)
(30401)
农业(30231)
财经(29036)
(27271)
师范(26925)
(26394)
北京(25276)
(24510)
(24105)
经济学(23258)
技术(21480)
基金
项目(135721)
科学(107213)
基金(98311)
研究(97667)
(87247)
国家(86336)
科学基金(73430)
社会(62855)
社会科(59554)
社会科学(59540)
(53617)
基金项目(51793)
自然(48277)
自然科(47217)
自然科学(47202)
自然科学基金(46424)
教育(46014)
(45788)
编号(39565)
资助(39081)
成果(32364)
重点(30822)
(29791)
(29769)
(29208)
课题(28138)
创新(26857)
大学(25937)
科研(25789)
国家社会(25492)
期刊
(88861)
经济(88861)
研究(58840)
中国(40473)
学报(34461)
(34424)
科学(31314)
管理(28870)
教育(27386)
(26905)
大学(26074)
学学(24686)
农业(23183)
(18816)
金融(18816)
业经(16096)
技术(15180)
经济研究(15052)
财经(14153)
(12410)
(12190)
问题(11569)
(10953)
(10434)
国际(10017)
商业(10002)
科技(9957)
技术经济(9057)
业大(8970)
现代(8870)
共检索到29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新筱  张积家  
本文旨在考察跨文化敏感性对朝鲜族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机制,采用跨文化敏感性量表、民族认同量表和文化适应策略量表,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20名朝鲜族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策略。结果发现,跨文化敏感性对朝鲜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汉族认同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跨文化敏感性通过民族认同间接地影响文化适应策略,跨文化敏感性高的学生倾向于采取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研究结果启示可以通过培养跨文化敏感性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姝玥   苏嘉韵   张诗雨   何玉梅   张积家  
采用跨文化敏感性、双文化认同整合、文化自信、民族团结意识4个量表对549名年龄在12~17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跨文化敏感性对民族团结意识的影响,探讨双文化认同整合的中介作用及文化自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少数民族中学生拥有高水平的跨文化敏感性、双文化认同整合、文化自信、民族团结意识,且两两之间呈现正相关;(2)跨文化敏感性对民族团结意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跨文化敏感性正向预测双文化认同整合,双文化认同整合正向预测民族团结意识,双文化认同整合在跨文化敏感性与民族团结意识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相比于高文化自信青少年,在低文化自信青少年中,跨文化敏感性对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正向影响更强;(5)与高文化自信青少年相比,在低文化自信青少年中,双文化认同整合及跨文化敏感性都显著影响民族团结意识。整个研究表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增强双文化认同整合能力、提高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其民族团结意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海  薄其燕  
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掌握另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提供了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认同的机会,与此同时,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熟悉也可能为个体带来与自己文化认同的冲突,甚至是母语及其文化的散失。对此,持过于保守的语言学习态度,会阻碍融入现代化的步伐,制约整个民族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以朝鲜族和维吾尔族双语教育为背景,比较分析二者的语言态度差异和文化认同差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崔英锦  
城市化进程使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途径日趋多元。笔者对东北地区6个朝鲜族乡镇和部分市区相关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的实地调查显示,目前,从社会传承来看,基层和城镇传承文化的主力军从过去的各个群体逐渐转向老年群体;家庭中的文化传承主要集中在民间教育习俗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礼仪及其风俗;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传承民族语言文字及其相关文化课程为主。虽然这三种教育各自的侧重点和实施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合力模式,正是新时期推动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为有效的运行模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海英  
就人的社会意义而言,文化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特定文化能否得到有效传承,直接决定着特定人们共同体继续存在的可能和意义。从人类历史来看,传承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多样,其中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最具形式化特征的方式和途径毫无疑问就是教育。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迁徙移动特征显著,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机遇而形成跨界移动的突出特点。在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积极应对生存发展和竞争压力的过程中,朝鲜族发展了特色浓郁的教育文化,形成鲜明的教育信仰,增强了朝鲜族的集体意识,在传承朝鲜族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鲍成学  
朝鲜族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重要的聚居地。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国朝鲜族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框架、建设流程及建设细则,同时还就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了建库经验和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宝琰  王双双  柳玉姣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135名藏族高职生的民族接触、文化适应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民族接触对"整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分离"和"边缘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同化"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民族接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整合"和"边缘化"在民族接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中起中介作用;"分离"和"同化"在民族接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整合"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分离"和"边缘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大部分维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同化"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金运  
在全球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文化敏感性之于民族地区教师的价值,从提升教师文化认同、尊重本土知识、构建文化共同体等方面,提出了生成民族地区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今海  范妍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活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与日剧增。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儿童颇为典型。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劳务人员,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短缺以及所在国的各种结构性排斥,致使跨国流动儿童的教育越趋边缘化,不仅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流动儿童教育与留守儿童教育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允镇  
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朝鲜族教育一直处在全国民族教育的前列,但是随着朝鲜族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朝鲜族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缺乏师资、学生数量减少、课外读物和参考书缺少、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根据变化了的朝鲜族的分布情况适当增加城市的朝鲜族学校,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优惠的民族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明秀  
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恪守孝道、尊卑有序、祖先崇拜、丧事重哀等具有浓厚儒家礼仪特点的朝鲜族丧葬礼仪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黎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迫切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已然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大计的重点。相较于跨文化认知和行为层面的研究,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另外,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聚焦智能化、交互化和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关联性,总结出"互联网+"时代提升跨文化敏感度智慧课堂的特征,认为其在提升高等教育阶段的跨文化敏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探讨并建构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来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的实施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武强  刘树林  倪冠群  
文章针对由供给商与不同价格敏感性的零售商组成的销售渠道,从在线策略和竞争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面对不确定性需求时供给商如何制定单一批发价格的问题,给出最优竞争策略,并证明了所给策略具有最优竞争比。最后对策略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所给策略对那些需求量大或者具有固定消费群体的产品更为合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房国凤  
清朝末年,图们江对岸的大量朝鲜移民流入中国东部边境地区,对我国东北边疆形势产生重大影响。清政府为了应对越界跨国移民的局面,对东北边疆的封禁政策进行了调整,逐渐松弛了封禁政策,由被动封禁逐渐转向主动开放,并通过“通商局”、“越垦局”、“抚垦局”等边疆民治机关的设置,加强了对移民的管理,促进了东北地区特别是延边等东部边疆的开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昊  侯玉波  
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A大学和陕西省B大学各200名藏族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跨文化人际适应的关系,以及文化情境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到内地学习提升了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际适应能力;不论是在内地还是西藏,藏族大学生个人取向自我都能正向预测跨文化适应能力;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正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生活在西藏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概念则反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上述结果说明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提高并表现为主动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人际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